



扫码抱回家 已售1215
杭州的秋天,总是冷得慢,但说冷就冷,让你毫无防备。大热之后,必有冷空气影响!11月5日夜里起,将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到时最高气温降幅可能会超过10°C。秋冬季节,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在暖暖的被窝里一觉到天亮。今天小抱抱给大家推荐几款床上好物,陪你暖暖度过这个秋冬季。
常大妈手工棉被有阳光的味道,睡在里面,酥、软、暖,有被外婆奶奶抱在怀里的宠溺幸福。
天气渐冷,有抱抱粉惦记常大妈的手工棉被了。抱抱粉反馈说:“那个棉花被真的好好,上面盖的,底下垫的,柔软、保暖,有棉花的清香。”
常大妈是河北衡水人,很多人都吃过她家的黄金小米,每年的黄金小米收工后,她就着手摘棉花做手工棉被。
她做的手工棉被和我们江南的机弹棉胎有些不同:更蓬松柔软。其采用的棉层,如真丝棉被样,一层一层铺起来的,不容易板结成块。纯棉布双层包裹,棉丝棉绒不易跑出来,套上被套即可,舒适好用。
常大妈手工棉被,小抱抱2018年上线,至今已售出928条。应姐是最早试用的,垫的盖的都有。
好物担当应姐试用报告:6年前,我买了一床棉被(1.5m×2.0m 3公斤),下单时是准备当垫被用的,收货时发现这么蓬松暖和,细嗅有棉絮的自然清香,比结婚时老妈给的棉被还要软柔轻盈,
手工走线坚实稳固。贴脸近闻,棉花的味道,如同阳光入怀,特别温暖舒适,舍不得当垫被,改当棉被盖了。
俗话说:多穿三件衣服,不如多穿一条裤子。多一床垫被胜过加一床盖被。过了立冬,我就会加两床垫被,一床是我结婚时母亲送的棉胎,一床是常大妈的手工棉被,从11月可以用到第二年4月。
棉花纤维长有韧性,不会有静电,不易滋生细菌,不易过敏,温度高点低点,也不会闷气,更不会燥热。
今年气候干旱,特别8月以来,几乎没下过雨。棉花植株长得矮,只有底部坐果,上部棉桃基本没坐果。收成比往年减少了两三成。
常大妈告诉小抱抱,今年虽然收成差,但回馈老客户,自家种的棉花,棉被的人工成本都不计了,价格还是和去年一样。
一床好的手工棉被,源自上好的棉絮和精细的制作技艺。常大妈说,棉花生长周期长,从4月初一直到10月中旬历经200天左右。
常大妈做事讲究个“心安理得”,坚持纯手工采收棉花,一定要等一朵朵自然绽放,才小心摘下。使用机器采收会连棉籽带叶子一起,将棉花收进,棉絮中夹带部分杂质影响棉花的柔软度。
常大妈,手工棉被做起来工序多,耗体力,难出活。翻被、暗线、定型等高级手工活,工序很繁杂,如我等偶然拿针线的人简直要累趴下,年纪轻点人不会做,年纪大些的,眼力又不济。当地,能做手工棉被的也就三五个人。
今年还是黄金搭档常大妈(66岁)和堂姐“大常阿姨”(68岁)自己做,两人眼睛居然都不老花。手工棉被的做法和我们这边的真丝被有点相似。
这其中,重点说说手工棉被制作的重头戏——暗线定型。这招既考验手艺,也是棉被会不会板结、棉絮移位的关键。这道工序,来来回回的,针脚在3cm-5cm之间,约300针,需两个人合作完成。
如果是10斤以下的,需要2小时。10斤以上的厚棉被,则需要3小时及以上。低头猫腰缝两三个小时,不比我们码字员轻松啊。
棉被定暗线,常大妈用一根特制的长棉线针,把整床棉被一针一针固定好。要是棉被薄一点,针还容易穿过,8斤以上的,就需要技巧了。
力度松紧都要恰到好处,紧了被子不平整,棉线容易崩断,太松会不服帖。这也是常大妈让小姐妹们佩服之处。
为便于粉丝查验,常大妈在棉布套留有一道拉链口,拉开拉链,便可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棉胎品质。
常大妈有话说:
1.棉胎当中偶尔会有少许的小黑点,那是干枯棉叶被打碎了,这是所有棉花被都不可避免的,不影响使用体验感(棉花采摘的时候会剔除杂质,但偶尔会有漏网之鱼)。
2.新鲜的棉花,会有棉脂的香味,就是我们常说的棉花味。新棉花的味道浓,陈年棉花没有味道的,这就是老人说的闻味看棉花。(应巧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