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彬
10月25日晚,川航3U8899成都至北京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飞鸟撞击。
昨天,橙柿互动从四川航空了解到,撞击发生后该航班返航至成都双流机场,更换飞机后重新执飞,并于26日凌晨00:11顺利抵达北京,所有机组人员与旅客一路平安。
川航工作人员告诉橙柿互动记者,这次撞鸟事故,处置过程非常顺利,“撞鸟对于飞行来说偶有发生,这次的撞鸟事件里,机舱内的乘客是没有明显的感觉的,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有旅客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晚7点40分左右机上乘客接到鸟击通知,机组人员告诉他,飞机是爬升到3000米以上的飞行高度时遭到鸟击的。
起飞与降落,候鸟迁徙季
都容易发生撞鸟事故
还记得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剧情片《萨利机长》吗?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原型就是2009年1月15日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飞往夏洛特/道格拉斯国际机场的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因起飞撞鸟导致引擎失去动力,迫降至哈德逊河河面的事件。这起撞鸟事件中,这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于900米高度撞鸟,成功迫降后机上全体人员均获救。
自从1903年莱特兄弟完成全人类历史上首个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一步步展开。100多年间,尽管人类航空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科技树进化迅速,在一次次突破高度与速度的同时,天空最初的主人鸟类始终是和平年代中航空器最大的威胁之一。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航空器是客机。别看客机和人类相比都是个庞然大物,但如果在飞行过程中遇上高速对向飞行的鸟,很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正因如此,固定翼航空器的起飞与降落阶段,遭遇撞鸟的可能性较大;每年候鸟迁徙的春秋两季,也较为容易发生撞鸟事故。
2019年8月,乌拉尔航空公司U1678航班从莫斯科茹科夫斯基机场起飞遭遇鸟击,飞行员在轮子没有时间伸出的状况下用机腹部着地将飞机迫降在玉米地上,救下了233人的生命。
2012年9月28日,尼泊尔西塔航空公司一架小型客机在首都加德满都机场起飞1分半钟后坠毁,机上19人无一幸免于难。在飞机坠毁前30秒,飞行员曾联系塔台报告“飞机撞鸟”。
以尼泊尔西塔航空公司的坠机事件为例,飞机在遭受鸟击后仅有右边发动机起火,单纯依靠左边发动机还是有可能成功迫降的。但飞行员试图以一个很小的转弯半径调头转变航向,由于飞机刚刚起飞,飞行高度低,加上右发停车导致的飞行速度低,飞机极易失去平衡。相关技术人员分析,这很有可能是坠机的一大原因。
飞机哪些部位容易被鸟撞击?
撞到哪里是最危险的?
在人类航空史上,飞机撞鸟事故并不算少。但可以发现,有的撞鸟事故,会造成飞机坠毁;而有的撞鸟事故,在机组成员的紧急操作下,飞机与乘客还能平安无事地返航。
这就与鸟击位置有一定的关系了。一位航空业内人士表示,飞机容易被鸟撞击的部位包括雷达罩、驾驶舱风挡玻璃、发动机、起落架、大翼、水平安定面等。
如2021年,重庆江北机场飞往太原武宿的东航MU6996航班在深夜起飞不久后遭鸟击,前挡风出现裂纹后返航。
1977年1月17日,一架MD-80客机在美国达拉斯机场起飞时遭到400多只山鸟撞击,几乎所有部分均遭损伤,发动机被更换。当时有一万多只山鸟在机场寻食。
除了发动机外,一些特殊部位一旦受到破坏,也会导致机毁人亡。比如1987年9月美国空军的B-1B型可变后掠翼轰炸机在科罗拉多作低空高速飞行训练科目时,与一只6.5公斤重的美洲白鹈鹕撞击,这只白鹈鹕撞坏了后掠翼根部的液压系统,同时还破坏了燃油系统,进一步造成飞机失控坠毁,机上6人中3人遇难,损失21500万美元。
军机如同客机一般,虽然使用性质大不相同,但在面对鸟袭击时一样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1991年,意大利航空表演时,英国空军的一架战斗机在飞行中,与一群海鸥相撞而坠毁,两名驾驶员死亡。
1988年,巴黎航展,一家苏联米格-29战斗机刚起飞就因发动机吸入鸟类而坠毁,飞行员跳伞。
“鸟被吸入发动机,打坏压缩器和涡轮叶片,导致飞机空中停车和起火,是发生鸟击后最危险的情形之一”,前中国空军歼击机特级飞行员叶重辉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鸟类撞击飞机座舱,造成座舱盖破裂,舱内失压,或是打坏操纵系统舵面,造成操纵失效,都会发生事故。
“只要不是体型较大的鸟,如鹰隼、野鸭、大雁,不是撞在飞机座舱、发动机等要害部位,飞行员冷静正确处理,一般不至于造成严重事故。如果是在低空大速度飞行中撞上大型鸟群,造成发动机停车失火、座舱盖爆裂,处理难度就比较大了,后果会比较严重。”
资深机长陈建国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小一点的鸟类如麻雀之类,可能不会造成发动机大的损坏,但是稍微大一点的鸟,撞击的能量就有可能让发动机叶片损坏或断裂。
不过即使叶片断裂或者发动机着火这种最极端的恶性损坏,也不会损坏到飞机机翼,或者打穿飞机机舱。一旦发动机严重损坏乃至着火,是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发动机设计时已经考虑到这种危险,将这种危险限制在不能进一步危及飞机和人员的安全的限度之内。
飞机机翼前侧前缘缝翼也是遭受鸟击的重灾区。由于鸟击发生时飞机多数处于起飞或降落阶段,此时前缘缝翼处于放出状态,更加脆弱,受损时也更难收回,使飞机不断增加升力系数,从而导致低空失速,产生极大的危害。
如何防止鸟击事件发生?
飞行员怎样才能紧急避险?
如何让飞机平安起飞与降落,避免人类与飞鸟之间的冲突呢?
叶重辉表示,一方面要靠机场管理方采用人工和科技相结合的驱鸟方法,最关键的是飞行员加强空中观察,做到及时发现,正确避让。此外还要研究飞行航线、区域与候鸟迁徙路线、鸟类活动区域的冲突点,提前预防。最后要严格遵守飞行规定,不违章改变飞行路线和任务。特别是低空飞行时不要擅自进入鸟禽活动频繁的湖泊水网,以免低空与鸟类不期而遇。
比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驱鸟队就曾用过煤气炮、驱鸟剂、声波等方式驱鸟;2012年,温州永强机场还引进了9只猎鹰驱鸟,这样的做法,国外著名的机场如法国戴高乐机场和美国肯尼迪国际机场,都有包括苍鹰、秃鹫在内的猛禽组成的驱鸟队。
昨天,一位执飞空客320客机的机长告诉橙柿互动记者,发生鸟击后,判断处置需要分三方面:
1.明确机组分工,保持对飞机状态和飞行参数的监控。
鸟击产生的声响要比撞击带来的实际损坏要严重,会给机组造成较大心理影响,所以首先要稳定好情绪,即使观测到与鸟擦肩而过没有损伤,也会极大牵扯机组精力,所以机组最首要的是保持监控好飞机状态,不要偏离正在进行中的正常程序。
2.结合外部信息、仪表参数、系统显示,综合判断鸟击后受损的情况和范围。
视觉:目视鸟类接近飞机或者已与飞机相撞;风挡玻璃留有血痕羽毛或出现裂纹破裂。
感觉:机身或发动机出现振动,推力损失,推力不对称,非正常阻力增加,飞机操控性异常。
听觉:明确地听到撞击声;发动机喘振;压气机失速;雷达罩损坏后偏离空气动力学设计外形而发出异响;引气管道破裂发出的气流声。
嗅觉:空调烟雾,异味,或是焦煳味。
EWD(发动机及警告显示器,Engine and Warning Display, E/WD)指示:发动机参数波动,不正常的燃油流量指示,发动机失效,发动机火警。
PFD(主飞行显示器,Primary Flight Display/PFD)仪表:由于空速管、迎角传感器等大气数据采集设备损坏,大气数据计算机接收数据错误。左右座或备用仪表速度不一致,或与姿态、构型、推力呈现出不匹配的状态。
3.及时重新评估飞机状态,考虑飞行高度限制、速度限制、燃油消耗、目的地天气、目的地保障能力等因素,寻求客舱机组、签派、机务、ATC的支持,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