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一坐到考场就慌,满脑子都是考砸后如何面对妈妈

杭州建人高复“释然畅心灵吧”启用

帮助孩子打开心结,家长群反响热烈

2023-10-27

记者 张宇璐

“学校的释然畅心灵吧从今天开始正式开放,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同学,可以在周四周五的9点-18点在这里找心理老师进行预约、咨询。”

昨天,是杭州建人高复的释然畅心灵吧正式“营业”的日子,这可能也是浙江高复学校中唯一一个独立、健全、封闭式的心理咨询室。家长们收到这则消息后,反响也很热烈,有家长说:“非常有必要,学校考虑得太周到了!”

昨天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位于下沙的建人高复。释然畅心灵吧位于学校教学楼的三楼,推门进去,阳光正洒在房间里,各种设施已经摆放好。几个立式沙袋负责发泄、疏导情绪;一把皮质松软的音乐放松椅负责放松疗愈;可爱迷你的沙盘模型和堆放好的细沙负责表达与倾诉;还有一对沙发座椅,忠诚地聆听着咨询人的情绪与心事。

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王琼刚刚结束一位学生的咨询,正在埋头记录咨询情况。这位学生在结束咨询后,为自己留下了一句话:“一年的时间不长不短,远处的蛋糕没有意义,只要认识自我,定合理目标,尽最大努力,自己去尝试,说不定能做得更好,得到的也许就会是最好的蛋糕。”

把校长办公室改成了学生的“安全屋” 让学生释然、畅快地面对自己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今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

而作为一所高复学校,建人高复很早就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并为学生定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

2018年,王琼来到了建人文教集团,为集团内的杭州仁和实验学校、浙江建人专修学院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

“这几年,随着建人高复的发展壮大,校园几次搬迁,但我们的心理咨询一直没有断过,而且越来越成规模和体系。”这几年,学校的心理咨询场地从一个小小的沙发逐渐壮大成现在35平米的专业咨询室。咨询的时间也从大考前的针对性辅导,逐渐变为现在的每周日常安排。

学校老师介绍,今年暑假,建人高复迎来了下沙新校区。在这个校园的规划之初,董事长桑坚信就十分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现在的释然畅心灵吧所在的位置,原先规划的是一个副校长室。后来考虑到这里位于教学楼的三楼,平时经过的人比较少,可以保证私密性和必要的安静,很适合做一个心理室。于是,这里就被改造成了释然畅心灵吧,成为了学生们的一个心理“安全屋”。

王老师说:“今天第一天‘营业’,我的很多沙盘玩具都还来不及摆放好,因为不断有学生跑来跟我预约。有的学生愁眉苦脸地来,释然、畅快地离开,就像这里的名字一样。”

有学生在高考前一周来咨询

最后一周放下心理压力发挥出色

王老师担任集团专职心理教师多年,接触过很多中学生的案例。在她看来,高复生和其他学生相比,往往承担着更重的心理压力。

首先,他们都经历过高考的失败,很多人走不出失利的阴影,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还有的眼高手低,因为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陷入极度焦虑;有的面对高复毅力不足,因为几次小考失利就丧失信心意志消沉;还有的同学面对高复的压力放弃社交,甚至将身边的同学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导致自己丧失了生活体验感,且学习效率低下。

心理问题不是洪水猛兽,勇敢直视,才能打败它。在众多咨询案例中,有不少高复生就是这样慢慢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过去的错误和解,轻装上阵迎接更好的未来。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令王老师印象深刻。

几年前,有一位女生在高考的前一周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刚开始咨询时,她的状态有些保守,不愿意多说,因为是妈妈逼她来的,自己只想来打个卡就走。

王老师回答:“你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接受咨询可以离开;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内心也有需求,那么我们就聊聊。”

这位女生思考了几秒,决定继续。

从沟通中,王老师慢慢了解了这位女生的情况:她来自杭州一所重高,自身很优秀。但是由于高考发挥不佳,选择了高复。不论是高中阶段还是高复一年的学习,她都拼尽了全力,但每到大考,她都无法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临近高考,自己的专注力更是无法集中在学习上。

她的这个“心魔”,就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当时女生告诉我,妈妈非常关注她每次大考的成绩,并且无法接受她的失败。长久以来的压力累积,导致她坐在考场内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解题思路,而是考砸了怎么面对妈妈。”王老师说,这个女孩子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上浙大,但自己的能力始终在浙大分数线上下徘徊,考试状态也不太稳定,动辄有二三十分的浮动。

针对这个女生的情况,王老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告诉她: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做自己,聆听自己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

40分钟的咨询结束后,这位女生在记录表上为自己留下这么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自信地离开了。

之后,王老师通过和女生班主任的沟通,不断关注着她的情况。“其实我在她离开时释然、坚定的状态就知道,她一定没问题。果不其然,最后一周的复习她的状态很好,最后提高了60多分,顺利上了浙大的分数线。”

为摸到更好的“桃子”

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

同样的暖心故事,还在不断发生。

昨天下午,有一位男生主动走进释然畅心灵吧,在自己的需求栏中写下:1.语数英太差;2.想上本科。

分数的问题,应该找任课老师,为什么要来找心理老师?

王老师说:“这样的学生其实很多。要改变学习状态,找到学习动力,力量往往来源于内心。”

咨询之初,这位男生选择在音乐放松椅上躺下,放松地听了几首音乐后,开始讲述自己的烦恼。

这位男生今年的高考成绩在一段线之下,他给自己高复定的目标是上一个好的本科,可是无奈自己的语数英分数都只有两位数,提分也很困难。

这位男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眼高手低了。但是周围的家长、同学都抱有“高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起码也要上个本科”的期待,让他陷入了迷茫。

这时,王老师指了指天花板上的射灯,说:“你能碰到那个灯吗?”男生抬眼看了一下,身体一动不动地说:“碰不到,太高了。”

随后,王老师又指了指射灯下的一块宣传板上的红色爱心,问:“那你能碰到那颗爱心吗?”这位男生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宣传板前,小跳一下就够到了。

“那爱心上面的叶子呢?”王老师继续引导。男生蹲低了一些用力起跳,也顺利够到了。

王老师说:“通过这样具象的表达,他也能够理解到,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才能让自己有努力起跳的动力。这个引导也称作‘摘桃子’,从一动不动到开始站起来尝试,就是你变优秀的开始。对这位同学来说,所谓‘本科’就是那盏遥远的灯,但通过努力不断攀登上‘爱心’‘树叶’的过程,那才是他该努力的方向。”

抓住学生伸出的那只手

助他们一臂之力

王老师的心理咨询记录表上,留下了很多学生结束咨询后的留言。虽然他们仅仅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一年,但或许从中获取了受益一生的能量:

A同学:来到这里,我慢慢认识到过去皆已成为过去,你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那就让未来镀上过去少见的金色。时间能冲刷一切,也能染上一切。相信自己在未来的几年能过得更好,期盼未来的自己是所期盼的。

B同学:非常愉悦,感觉自己从被束缚中逐渐地释放出来。感觉自己以前与世界的联系、与生命的联系是被打断的。自己内心的扩张感又回来了!也学到了“爱得完整”“爱自己与爱他人同等重要”。希望自己接下来的79天里,能够每天调节好心态,尽量去感受生命与爱的扩张。或许,接下来的人生才刚刚起步。

C同学:感谢老师中肯的心理分析,让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目前困惑的源头在于性格与独立性方面的不足,深入剖析过往的不安状态,学习到积极暗示的鼓励方法。合理设立目标,保持稳定,淡然面对得失并最终克服心魔。老师很亲切随和,让我把积压已久的不稳定心绪在坦然的交谈中慢慢化解。虽然恢复心理健康仍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但今天的袒露心声更坚定了专注的状态。

王老师说:“这么多年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这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使命。其实孩子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一部分来自于自身,还有的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所以我们想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希望大家能够看到学生伸出的那只手,关注到他们的心理需求,共同助他们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