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换芯”黑科技你知道吗?

屈光手术后再植入Vivity晶体首例手术成功!

2023-10-25

成功植入Vivity晶体的楼女士(中)非常感谢明视康医院的医生们

张君副院长的妈妈在直播间和郑历院长(右)谈术后感受

记者 吴双 通讯员 吴洁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随之衰老,眼睛亦然。眼睛衰老的表现就是我们俗称的“老花眼”。有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未经矫正的“老花”人数约为3.71亿人。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出现,52岁以后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据此估算,我国有超过2亿的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侵袭。

10月23日重阳节当天,在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有两台手术全程直播,并引来100多万人围观。这两台手术是什么手术,又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儿子送给妈妈的重阳节礼物

摆脱老花镜、重见光明

“我的老花镜在哪儿,怎么又找不到了?”今年66岁的王阿姨在去年的检查中查出了有白内障和老花眼,日常出门买菜、看手机都没什么问题,就想着平时看近处时戴戴老花镜。没承想,今年开始,王阿姨的生活又多了一大任务:照看小孙子。为了给孙子冲奶粉,需要校准精确的奶粉和水的比例。这时候找不到老花镜,就成为了王阿姨最大的困扰。

王阿姨的儿子正是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君,看到妈妈的生活因为老花如此不便,张君暗暗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在重阳节为母亲亲自做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换手术,让妈妈可以从此摆脱整日寻找老花镜的烦恼。

这台手术对张君来说已经非常熟稔,为无数患者做过这台手术的他在一年前为自己的爸爸也做了这台手术。“我爸在去年做了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换手术,而且恢复得很好,他的白内障和老花程度比我妈还严重,所以我对我妈的术后恢复更放心了。”张君说。

张君提到,老花眼是人体衰老在眼睛上的表现,无论年轻时是否有近视,到了一定年龄,眼睛用于调焦的晶状体逐渐硬化,加上调节晶体的肌肉力量减退,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老花。“众所周知,我们眼睛里面的晶状体,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如果‘镜头’坏了,就无法看清眼前的景象,会让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三焦点人工晶体提供给患者很好的远、中、近视力,即使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远、中、近视力也完全不受影响。通俗来说,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就相当于更换了照相机的“镜头”,让老年人的眼睛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有的甚至比年轻时的视力更清晰,因为手术同时解决了白内障、老视、近视或远视等问题。

据张君介绍,这是一种无刀化晶体置换手术,用飞秒激光代替原来的手术刀及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由高科技的设备来完成,使手术更精准更安全,手术时间短,过程舒适无疼痛。

术后,王阿姨的视力恢复到单眼远中近分别是1.0、1.2、1.0,双眼远中近分别是1.2、1.2、1.0。对于儿子送给自己的这份重阳节礼物,王阿姨很满意:“我现在感觉不用戴老花镜让我看起来变得年轻了,终于不用每天找老花镜了。”

22年前做了激光手术

现在出现老花该怎么办?

有老花困扰的人群基数非常大,但并非每个人都适用于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换术。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院长郑历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眼底、角膜和晶体就像是镜头成像中必不可少的三元素,角膜和眼底条件是固定的,就要根据这两个已有元素去匹配能够发挥最佳成像效果的晶体。若角膜和眼底条件都很不错,那么三焦晶体手术是很合适的选择。但有些患者的眼底条件和角膜条件相对较差,搭配三焦晶体也无法发挥最佳成像效果。”

对于这类眼底、角膜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该如何选择晶体呢?今年60岁的楼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楼女士自己也是一家小型眼科医院的院长,近视550度,散光150度,她在22年前进行了激光手术,算是国内较早一批进行激光手术的人。

近两年来,楼女士出现了老花的症状,她发现自己看近距离的东西非常模糊。她不得不开始接受这个现实,并且戴起了老花镜。这对楼女士来说,是非常大的煎熬。一来,楼女士平时打扮得很年轻时髦,一戴老花镜就瞬间暴露了自己的年龄;二来,楼女士已经20多年没有戴过眼镜了,当年选择做激光手术,就是因为不想再戴眼镜。“没想到到了这个年纪,我又要开始戴眼镜了。”楼女士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楼女士找到了杭州明视康眼科医院,她深知自己激光手术后想再做晶体植入手术,难度不言而喻。郑历院长是她非常信赖的专家,得知今年刚上市的Vivity人工晶体可能适合自己,她马上请郑院长为自己安排手术。

老花眼手术成功的关键,除技术创新,还需要精密的术前检查与评估,选择度数合适的人工晶体便是重要一环。郑历在了解了楼女士的需求后,先为她做了全面的眼部检查,再根据她的眼睛状况,为她定制了专属的手术方案。

“以往做过近视激光等手术的患者,角膜形态和屈光状态发生变化,再用原先国际上通用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误差可能达到几百度,显然不合适。我们看到国际上没有标准公式,决定自己研发。”郑历说。就这样,郑历与张君带领团队潜心钻研,运用数学、物理光学等跨学科知识,用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Z-IOL公式。

2021年2月,明视康眼科医院研发的ZZ-IOL公式《一种人工晶体的屈光度计算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该公式以明视康两位院长郑历和张君的名字第一个字母命名,其除可用于常规晶体度数计算外,还为各种角膜屈光术后复杂病例提供了一种更精准的晶体度数计算方法。

“现在这个公式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让角膜屈光术后的患者在有了老花和白内障以后也可以享受到多焦晶体带来的年轻好视力,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郑历说。目前这个公式已在网上公开,供全球眼科医生使用。中国的眼科医生,用创新科研成果,在全球医学界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Vivity晶体带来的福音

为眼部存在病变的人提供新选择

楼女士的手术非常顺利,手术过程只花了10多分钟,且全程无刀无痛,无需住院。术后第二天,楼女士就恢复正常上班,单眼远1.0、中1.2、近1.0、双眼远中近全达到1.2,且期望度数和预估完全一致,人工晶体位置居中,角膜透明,几乎没有任何损伤造成的炎症反应。“太感谢郑院长了,我又可以摆脱眼镜了!”楼女士的开心溢于言表。

楼女士的手术也是目前全国首例角膜屈光术后再植入Vivity晶体成功的案例,这也大大振奋了从前做了激光手术、如今又再面临老花困境的这批人。

郑历提到,一些有其他眼病或遭受外伤但仍希望拥有全程视力的患者,常因眼球的球差、散光、瞳孔不标准等情况被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拒之门外。但Vivity晶体相较于传统的衍射型晶体,采用了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对适应证的选择也显得很包容,能够给更多追求全程视觉的患者带来福音,提供更清晰、更自然的视觉体验。

郑历认为,Vivity晶体的上市为我国白内障老视矫正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临床中的白内障患者,约有20%-30%为复杂患者,这类患者可能既往有角膜屈光手术或者青光眼手术等眼科手术史,或者合并有其他眼部病变如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等,这类患者使用传统的多焦点晶体需要非常谨慎,在适应证的考量上会有诸多局限。Vivity晶体的上市,拓宽了这类患者选择全程视晶体的适应证,在满足全程视力的同时,又能提供媲美单焦点晶体的视觉质量。

“目前,老花问题深深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许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用眼强度大,出现老花后会感到看近模糊、疲劳,尤其在远、中等不同距离切换时更为明显。这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诱发眼痛、头痛、视疲劳等不良后果。”郑历说。

随着白内障治疗进入屈光性手术时代,患者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看得清”转变为“看得好”,中老年患者生活方式与日常用眼场景日趋多元也在逐步推动老视矫正的需求。近年来,老视矫正型人工晶体快速发展,设计原理不同、适应证各异的新型人工晶体不断涌现,为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优化提供了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