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广大老年朋友身体健康 老人最高发的几种疾病在这里“一站式”解决

14年了!浙江医院“九九重阳”义诊如约而至

2023-10-23

记者 吴双 通讯员 陈雨虹 吴玲珑 薛蕙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当走在街头能够嗅到桂花香、看到层林渐染、感受到冷风的温度时,就是秋意造访杭城之际。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浙江医院的“九九重阳——浙江医院与您健康相约”系列公益活动也如期而至。

浙江医院党委书记陈军表示,为守护老年朋友的健康,从2010年重阳节前夕开始,浙江医院每年举办“九九重阳——浙江医院与您健康相约”大型健康公益活动。随着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如今这一大型健康公益活动已经进行了十三年,俨然成为一张亮闪闪的公益金名片。

今年的“九九重阳”活动,把常规集中的义诊改为针对70岁及以上老人连续5天的免挂号费(普通号、专家号),实际就诊效果更突出,也更为精准。同时,还举办血压计校正、眼镜清洗维修、老年口腔卫生保健、前列腺癌免费检测等大型便民服务,且和多个社区及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合作举办系列公益惠民义诊活动。此外,还契合杭城亚运主题,为增强群众身体素质,特别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设置“八段锦”现场教学活动。

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出现排尿不畅要引起重视

“我想问问这个筛查是在这里做的吗?”10月20日一大早,82岁的陈爷爷拿着一张剪报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的门诊大厅,问现场的工作人员。他手中的那张剪报正是都市快报此前刊登的浙江医院“九九重阳”活动预告。原来,陈爷爷看到报纸上登出浙江医院免费送出前列腺筛查的消息,特意找来做筛查。

浙江医院党委书记、泌尿外科专家陈军表示,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隐形杀手”,且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80%患者的年龄超过6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72岁。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长。据2019年浙江省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首次跻身浙江省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且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症状明显时才来就诊,往往诊断时肿瘤已处多发转移阶段,比较可惜。”陈军说。他特别提醒,由于前列腺肿瘤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少有排尿相关症状,但随着肿瘤局部进展可出现尿频、排尿困难、血尿等常见下尿路症状,这些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类似,难以区分,大家千万不能轻视。晚期前列腺癌还可表现为胸背部、腰骶部疼痛,大便困难,消瘦等。

如何预防这一“隐形杀手”?陈军表示,运动、饮食、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及控制慢性持续炎症,对有相关高危因素者早期普及筛查很重要,遗传相关者建议从45岁开始。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筛查最简便的方式,是直肠指检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相结合。绝大多数的前列腺癌是由血PSA异常而发现,通过直肠指检可以判断前列腺组织的大小、质地以及是否存在可疑结节,由此发现的前列腺癌约占20%。

陈军建议,前列腺癌筛查一般从50岁后开始,最好每年做一次相关检查,并根据筛查结果决定复查间隔时间。通过筛查,尽早发现前列腺肿瘤患者,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浙江医院也开设了前列腺肿瘤的早期筛查门诊,进行免费前列腺癌筛查,对高危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同时,医院前列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可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83岁老爷爷提了重物导致骨折

这类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早晨8点还不到,浙江医院骨科门诊前已经排起了长队,其中不少老年人都由子女陪同在侧。今年60岁的王阿姨就是其中之一,一年前,她突然感到自己的颈椎活动不是很灵活,同时也有腰、背部的酸痛,直到最近已经出现了走路也有些脚痛,才赶紧趁着这次义诊来医院就诊。

“我妈妈就是这样,一点小痛还不肯来医院,就怕我们花钱,我们赶紧让她趁着这次义诊来看看!”王阿姨的女儿说。接诊王阿姨的是浙江医院副院长、骨科宋柏杉主任医师,宋柏杉在给王阿姨做了骨密度检查后,发现她的骨质疏松已经很严重了。“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的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因为卵巢萎缩、雌激素减少,导致骨丢失的速度加快。”宋柏杉说。

根据宋柏杉在临床上遇到的案例,很多患者对自身骨质疏松并不自知,导致一旦外界稍有外力刺激,就容易骨折。“前两天收治的一个83岁的老爷子就是这样的情况,出现腰痛症状一个多月了,一直也没来医院看。后来发现是因为弯腰提重物后出现腰痛,导致骨折,送来的时候已经动弹不了。” 宋柏杉提到,这个患者其实已经骨质疏松很严重了,但他并不自知,所以很轻微的外力就会导致骨折。

如何判断老人有骨质疏松?宋柏杉给出了两个办法,第一是直接从外形上判断,如果出现佝偻,那很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第二是通过骨密度的检测来判断。

骨质疏松是众多老年人要面临的一大“考验”,该如何治疗?宋柏杉介绍,一般临床上通过药物治疗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善。日常饮食中多食用高蛋白、含钙丰富的食物,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紫外线能够促使人体生成维生素D3。此外,尽量避免弯腰、举重物也很重要。

天气由暖转冷之际

心梗和心绞痛患者增长50%

“快帮我看看我妈妈怎么样了!”浙江医院急诊室的门口,一位女士带着哭腔焦急地说。躺在病床上的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是她的母亲,因为心梗被送到急诊。经过医生的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江挺主任医师表示,正值天气转凉之际,老年人心梗和心绞痛的发病率大幅提升,相较于上个月增加了近50%的患者。门诊常常遇到心绞痛的患者,其中65岁的王先生之前进行过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平时状况稳定,一换季带来的温度变化导致王先生再次复发,被心绞痛折磨得苦不堪言。

“很多老年人喜欢起个大早去运动,其实早晨并不是最佳的锻炼时间。”王江挺点醒很多人可能存在的误区。“有一句口诀说的就是心梗高发的情况:晨起早餐吹冷风。”王江挺详细进行了说明,早晨刚起来时,人体的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早餐如果吃得比较油腻,出门又吹到冷风,导致血管迅速收缩,心梗的发生往往就在这个时候。“老年人运动的最佳时间其实是下午,午后去锻炼会比早上更好。”对于心梗高危的老年人群,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并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很重要。

王江挺还提到,除了老年患者,相对较年轻的40岁-50岁这一群体,也在换季气候转变之际出现了较多突发心梗的情况,且这类群体基本上存在肥胖、长期久坐不运动、熬夜、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这类人群,王江挺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好情绪、平时定期筛查“三高”情况,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流感来临

老年人该如何预防?

入秋天气渐凉之际,也正是流感发病的旺季。免疫力相对低下的老年人是受到流感影响的高危人群,且相对其他年龄段,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在感染流感后陷入重症或是在流感痊愈后出现一些后遗症,如肌少症、情绪上的变化等。

浙江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洪主任医师表示,今年流感季门诊接到的老年患者中,出现不少呼吸道季节性流感与支原体肺炎或是其他病毒合并的情况。老年人的免疫力较为低下,往往上呼吸道感染后会引发其他并发症。

“现在是流感窗口期,高发期在11月天气更冷的时候。”王洪说。很多家有老人的开始担心:该怎样让自家老人在流感来袭之际得到较好的保护呢?王洪表示,接种流感疫苗很有必要,能够减轻流感可能导致的重症。现在这段时间正是接种的最佳时机,流感抗体的产生需要1-2周,这样在高发期来临之际,正好产生抗体应对。

王洪还提醒,除了预防疫苗的接种,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良好的作息、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外出戴口罩,保护气道温度都能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止流感带来的重症。

创建老年医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一站式”解决老年患者共病问题

浙江医院是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老年医学学科发展一直走在国内前列,今年更是在积极创建老年医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挥浙江医院在老年病诊治方面的特色所长,不断提升大众对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管理率,促进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是作为一家公立医院积极发挥公益性的现实意义。

浙江医院党委书记陈军表示,要把单病治疗模式转变为多病共治模式,启动多学科团队,“一站式”解决老年患者共病问题,制订并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康复计划,从而达到更好、更快、更精确的服务和诊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