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记者作品选登——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特辑

2023-10-21

《美丽亚运》 杭师大东城小学五(9)班 陈佳玥

本版主持 郭婧

对抗“德莱蚊”大军

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

三(9)班 戴子萱

暑假的一天,我吹着空调,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读着我最喜爱的课外书《列那狐的故事》。“嗡嗡嗡……”一阵吵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上下左右一通找,也没有发现这位“不速之客”。没一会儿,我感觉身上痒痒的,原来是“德莱蚊”先生给我留了几个大“红包”!

这些“红包”打扰了我美好的假期。它们实在是太痒了!我忍不住地又抓又挠,坐立不安,连做梦的时候都在和它们对抗。

“德莱蚊”家族真是太热情了,它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再次光临。我必须做好防御措施,迎接战斗。首先,我把奶奶买的止痒药水涂在我的“红包”上,修复上次战斗的伤口。然后,又拿出了香气十足的“盾牌”花露水,阻挡“德莱蚊”大军再次进攻。然而,对手实在太顽强。几天后,它们使出更加锋利的“长矛”,击破了我的“花式盾牌”,饱餐一顿后,再次留下一块块红肿的“战场”,吹着胜利的号角,得意地飞走了。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我重整旗鼓,发誓要一雪前耻!最后,我使出杀手锏,拿出爷爷为我准备的机关枪——杀虫剂,瞄准敌军,一通扫射,哈哈哈,“德莱蚊”大军终于全军覆没。

结束了这场激烈的战斗,我继续吃西瓜,吹空调。当我合上《列那狐的故事》,看着身上红一块紫一块的战斗“勋章”,我拿起笔,写下了我和“德莱蚊”大军的故事。

指导老师王嘉文:

小作者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与“德莱蚊”大军的战斗,将蚊虫的可恶和顽强写得惟妙惟肖,充分表现出自己遭蚊虫叮咬之苦。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了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有趣!

放风筝

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二(8)班 叶芷瑜

星期天早上,天气晴朗,我和爸爸一起去临平人民广场放风筝。广场上放风筝的人真多! 天空成了风筝的舞台,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展翅高飞的老鹰,还有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它们好像顽皮的精灵,在同小鸟玩游戏。

看着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很羡慕。我迫不及待地对爸爸说:“咱们也来放吧!”爸爸托起我的燕子风筝,我一手拿着风筝线,一手抓牢线轴,一阵风吹来,我便飞快地向前跑。风姐姐伸出了无形的大手托着我的风筝飞上天空。“风筝飞起来啦!风筝飞起来啦!”风筝乘着清风越飞越高,一下子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马上又调皮地飞了起来。

看着风筝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欢乐!

指导老师宣静:

小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对放风筝的热爱之情。让读者也体会到放风筝的美好,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快乐。

多彩校园

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

四(8)班 蒋佳钰

校园,是个安静,多彩的地方。

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三栋高高的教学楼,面前是四个花坛,里面鲜花盛开,边上有一片草地,里面种着四叶草,四叶草开花了,散发出阵阵清香,在它的上面,金桂飘香,桂花树用树叶护着桂花宝宝,在风中摇曳。

走进教学楼,走过一间间教室,教室里书声琅琅,不时有小鸟前来凑热闹,“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仿佛它们也想加入晨读大军,体现自己悠扬的歌声。

午饭时间是同学们最期待的。外焦内软的茄子,红通通、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还有我最爱的番茄炒蛋。一道道菜都在勾引着我胃里的馋虫,啊!美味的午餐时刻,同学们在教室里捧着饭盒大快朵颐,补充着一天的能量。食物的香味飘散在教室,这是快乐的时刻。

“一二一,一二一”是谁在喊口号?哦,原来是体训队的同学们在操场上训练呢。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奔跑着,跳跃着……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总能看到他们流着汗水的背影,坚韧的身躯,在操场拼搏,为了荣誉也为了更好的自己。

操场边上有一条小路,寂静的小路中蝴蝶飞舞,两边绿树成荫,时不时飞出的一只蜻蜓都能给你吓一跳。沿着小路往下走,一直会走到长满植物,鸟语花香的“四合院”。边上是教室,在一间特别装饰的教室里摆放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日积月累用努力和汗水换来的奖杯,荣耀。

“丁零零,丁零零”放学了,我走出了学校,回头望了一眼,想:“明天又是个新的开始。”

指导老师沈雪珺:

小作者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将校园中发生的故事细细记录,能加入自己对学校生活的喜爱之情,很不错。

小猫“可可”

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

二(4)班 方思皓

子路哥哥是我的好朋友,他家养了一只猫,名叫“可可”,我常常去他家撸猫。

可可是只小母猫,已经六个月大了。它有一双圆圆的琥珀色大眼睛,头上的一对耳朵是三角形的,身上是白灰花纹,肚子总是吃的圆鼓鼓的,四只爪子像四个小肉球,长长的毛茸茸的尾巴耷拉在屁股后面,甩啊甩的。

可可特别害羞。它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扭头就跑,健步如飞地跑到卧室里去了。无论我怎么喊,它都不出来,后来还躲到床底下去了。直到我拿出了它最爱的小鱼干,它才慢慢地从床底下钻出来。阿姨趁机抓住它的脖子,把它拎到了透明的塑料猫咪包里。它无处可逃不情不愿地在猫咪包里跟我四眼相对。我拿了猫粮饼干给它吃,它吃得很欢乐,但是把它抱出猫咪包,它又趁机飞快地溜进了卧室。

可可喜欢钻沙发和床底,也喜欢爬到高低床的上铺。如果这个时候你去上铺逮它,它会很熟练地从上铺跳下,冲到另一个房间的衣柜里,身手极其敏捷。可可有很好的排便习惯,每次都会到固定放猫砂的位置排便。阿姨说,可可对熟悉的人很黏,大清早就会爬到被窝里找她,还会往阿姨身上蹭蹭。可真的是个爱撒娇的小猫啊!

我喜欢可可,希望有一天它也会黏着我,和我成为好朋友。

指导老师高娟:

可爱的“可可”、害羞的“可可”、喜欢钻沙发和床底的“可可”,你不仅写出了“可可”的样子,还细致地描述了它鲜明的性格和敏捷的身手。看出了你对它深深的喜爱,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

游贵州荔波小七孔

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

六(1)班 郭烨远

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桥,一处宛如迷宫的水上森林。一条水平如镜的小溪,一群气势磅礴的瀑布,组成了美丽的小七孔。

进入小七孔,映入眼帘的便是七孔古桥,它由石头砌成,因年代久远,上面长满了野草,却不影响使用。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古桥壁,仿若一把把巨伞撑着古桥,往下一看,成群结队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仿佛在游行呢。不过在这里我最惊诧的便是水的绿了,那醉人的绿啊,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在想张开双手抱住它,这是个怎样的幻想啊!站在水边,望向那面,居然觉得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确实可爱,这一切都那么宁静,弄得我都不忍发声便匆匆离开了。

顺着小路往前走,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拉雅瀑布。“拉雅”在瑶族语言中是指“美丽的”,但我觉得它应该更壮观,抬头,只见汹涌的水向下扑来,水花不停翻滚着,粼粼烁烁、晶晶亮亮,像千万个浪尖,相互摇着、撞着。它们像猛虎一样冲了下去,论气势,就像爆破的冰山、倾倒的雪峰崩塌而下。有一部分的水狠狠撞到突出的石头上,碰得零碎,像千千万万的珠子,水在落地的一刻狠狠地砸向水面,撞出万朵莲花,又好似堆堆白雪,而莲花的每一片花瓣都好似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在那一瞬间就四处乱蹦,有一部分跳到了石壁之上,更多的则是冲向了人群中。偶然有几点送入了我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寻它不着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过了水上森林。最后我们来到了卧龙潭,卧龙潭水的颜色不是绿的,是蓝的,且蓝得分明。最初是淡蓝,之后分别是宝石蓝、瓦蓝、湖蓝,到最后就有点幽蓝了。但水的颜色深,不妨碍它像一面镜子。它是动的,蓝天白云像是被一针针缝上去,与湖水慢慢向前走着。它是软的,微风习习,波光万道,像一块迎风舞蹈的绸带,但它又是硬的,在无风时,它就像一块蓝莹莹的宝石,光泽极佳。我们继续往前走,到最后,是一个半圆瀑布,规规整整的,为人工堆砌,我对它没太大的兴趣。此时我也只能踏上了归途,但小七孔的景色在我脑海中晕染成了一幅水墨画,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荔波小七孔处处美景,真不愧是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我们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把欢笑留在此,在此停留,不虚此行!

指导老师凌虹:

小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条理有序地写出了荔波的神秘和美丽。加之小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细致,恰到好处地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把写景和抒怀结合起来,情景交融,突出了对荔波的无比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