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长江实验小学
六(5)班 赵乐宜
我妈妈很喜欢史铁生的这本《我与地坛》,小时候经常给我念里面的金句。暑假,我自己拿起书翻阅的时候,一下就被感动了。
其实,关于生命的思考,我们小朋友也有。我种过小花小草,养过小金鱼、蚕宝宝,经历过长辈离世。虽然,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痛苦,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是阅读文字,我觉得自己更深地理解了生命。
作者对妈妈的爱和承诺,让我感动。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作者在书中写道:母亲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昏迷前还念叨“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在作者截瘫后的岁月里,他无数次逃到地坛,把哀怨和迁怒给了妈妈。而妈妈总是坚忍地给予他前行的力量和温暖,陪伴他抵御艰难,最终在文学中找到自我。遗憾的是,他妈妈离开早,没能放下那颗牵挂的心,没能看到“那个有病的儿子”日后成为被那么多人惦记和崇拜的人。
作者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让我感动。书中写道:被命运摁在轮椅上的他,悲观绝望成了生命底色。他曾无数次捶打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作者的命运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我看来,作者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十五年,他打败了命运,还给我们留下那么多好的作品,甚至在弥留之际,还叮嘱妻子捐献所有器官。他跨越生死,要用更多方式让更多人坚强地面对生命。
作者对其他生命的关照和体恤,让我感动。作者透过持久细致地观察,描写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书中写道:昔日令人艳羡的中年情侣穿越了时代变迁,白发苍苍依旧紧握彼此的手;“卓尔不群”的饮者同坚定信念的捕鸟汉子总能带来许多乐子;最有天赋而不得志的长跑运动员跑了数十年,即使成绩斐然也逃脱不掉被埋没的命运;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却有着无法弥补的智力缺陷而被人欺负……虽然作者遭受命运的不公,但还关注别人的伤痛与不易,这是多么的善良。
我想去地坛,亲身感受“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感受曾经荒芜的园子给予作者的灵感。我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起作者遭受的生命打击真的不算什么。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开心的高潮,也有悲伤的低谷,面对挫折迎难而上,是对生命和爱我们的人最好的回应。
指导老师许乐:
小作者从“生命”这个主题入手,感悟了作品中人物与母亲之间深厚的亲情,感悟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感悟了生命延续中人间的情谊。如果说《我与地坛》一书是文字中带情,那么小作者是感悟中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