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

沉甸甸的奖项不能只是“摆摆、看看” 而是要再研究,辐射区域内其他学校,创生出更多新成果,最终惠及学生的发展

2023-09-23

(上接G02版)

学校: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

成果名称:《内生课堂:大面积提高初中育人质量的实践探索》

所获奖项:2022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以“内生课堂”的探索和迭代更新来破解难题,提出了“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外烁走向内生、从单一走向协同、从绝对值走向增长值”的教育理念,走出了大面积提高初中育人质量的强校之路。

高琼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这是我们团队历经15年教学变革形成的成果,我们实施了“扶放有度的课堂导助机制”,探索了“点赞式评价体系”,着力培育拥有“契约精神”的班组文化,学校形成了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还通过医教融合、家校融合等策略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个性化帮助。学校还在山西运城、湖北石首、福建石狮等地建立了31个基地学校,数百万学生受益。

学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成果名称:《“知行创”:国家课程高效育人的小学实践探索》

所获奖项:2022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以知行合一、融合创生为价值理念,将国家课程内容、育人主张、教学方式和资源保障有机整合为育人体系。历经24年,形成了国家课程高效育人的小学“知行创”路径。

何慧玲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

我们开展了持续二十余年的探索,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形成了“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三类主题学习课。同时,我们在国家规定的教学总量内,重构了学习时空,形成了“一生一策”“一生一课表”,以“丰富的学习经历、多样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学校:杭州市建兰中学

成果名称:《学校大脑,推动智慧学习的教育变革》

所获奖项:2022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数字化改革进程中,杭州市建兰中学在院士、专家指导下,提出“让学校更会思考”的核心理念,自主研发全国首个“学校大脑”,让数据联通、流动、赋能,变革学教方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力。

饶美红

(杭州市建兰中学党委书记)

学校大脑,推进智慧学习的教育变革,我认为主要成果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校大脑通过数据的无感沉淀,实现学生由原来重复性的“学”转向基于自我画像的“学”;其次,实现老师大一统的“教”转向基于数据精准性的“教”,让老师更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找到更合适发展的轨道;再者,学校管理由原来的无序低效的“管”转向了科学高效的“管”,打通多方数据孤岛,让数据联通流动变得更有价值。

学校: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成果名称:《小外交官课程:外国语学校英语学科综合改革的实践研究》《全境英语(ELITE):外国语学校英语特色课程群建设实践研究》

所获奖项:2018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从强化外语教学的发展思路走向全面发展的开放办学思路,从全境英语走向小外交官课程,学校在二十余年“治课程”与“治教学”螺旋推进的过程中,建构了以“中国心·世界眼”为核心,涵盖五大领域六十余项子课程的“小外交官”课程体系。

虞大明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

2023年是学校建校30周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践行“思辩课堂”,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进一步探索跨学科协同、跨文化交流的“小外交官”深度学习模式;进一步依托数智化技术实现更精准的学教方式变革、更广域的成果辐射应用,让更多的孩子以“无障碍”的世界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示文化自信,参与国际交往,成长为心系祖国、胸怀世界的气质少年。

学校:杭州市时代小学

成果名称:《大数据时代小学数学精准学教评的整体优化方案》

所获奖项:2018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时代小学从1996年起开始实践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和数学功勋教师张天孝两位大家的指导下,亲历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

唐彩斌

(杭州市钱学森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杭州市时代小学党支部书记)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和新教材出版的“双新”背景下,基于素养本位的数学课程学、教、评又该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平台上,是否能集成一个学习的新时空,升级创建“数字数学教师”?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的数学是机器人教的”,这一点富有想象也值得期待。

学校: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

成果名称:《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一所薄弱初中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成功密码》

所获奖项:2018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建构了“弘毅少年”成长课程体系,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建立“思维课堂”操作性定义,让学生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建立“弘毅少年”评价体系,从唯分数转向全面关注学生人格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社交动机。

宋莉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校长)

面向未来,我们会不断完善学科育人的课程体系,持续研究课堂变革,开拓学习空间,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搭建数智化平台,创建多维度多渠道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个性化的融合创新教育,培养内心自主、强大,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弘毅少年。

学校: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

成果名称:《学程导进:基于学生立场的初中教学方式变革》

所获奖项:2014年度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采荷实验学校校园里随处可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效学习”这一句话,这也是学校“学程导进”课题研究的生动体现。课题研究强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通过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进入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状态。

叶建群

(杭州采实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校长)

20余年的课题探索与实践,如今依然生机勃勃。目前学校正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质量教育教学研究,并通过“元宇宙教学”“5G+VR”等高科技手段,将数智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通过“荷唐慧探”劳动教育,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和融合性实践教育,为培养“向上、向善、有担当”的健康人,提升学生“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学习力奠定坚实基础,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