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红豆双层巴士 杭州公交集团供图

7170路“云公交” 杭州公交集团供图

记者 黄煜轩 通讯员 谢鑫
一段杭州公交车的视频最近走红网络,视频中的博主在杭州市中心延安路坐上了一辆公交车,感叹:“在杭州坐公交车,竟然还能坐上真皮软座,太高大上了!”评论区部分网友难以置信,追问:“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近年来,杭州轨道交通线网不断延展,市民的出行模式和需求也随之改变。此时公交的变革就十分重要了,从线路的推陈出新,到运营模式的变革,再到备受称赞的各种服务细节……便捷优质的公共交通,让杭州市民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亚运盛会开幕之际,杭州公交又有什么“新玩法”?
一边坐公交一边给手机充电
这样的公交车在杭州已有数千辆
想坐上真皮软座的公交车,去杭州街头寻找大红豆双层巴士就可以。
2021年初,原有的“土豪金”双层巴士退役后,大红豆双层巴士来到了杭州。这款双层巴士不仅能从二层俯瞰街头风景,车内还配置了全景天窗、真皮软座、茶桌和酷炫的氛围灯。此外,每个座位旁都配置了充电接口,插上数据线,就能给手机充电了。如此贴心的大红豆,一上路就大受欢迎并走红网络。
如今,配置了充电接口的公交车在杭州已有数千辆,一边坐公交一边给手机充电,在杭州已逐渐普及。
工作日时段,大红豆双层巴士在520路运营,途经湖滨步行街、南宋御街和钱江新城,是杭州著名的爱情巴士线路。双休日和节假日,大红豆双层巴士则在大红豆数字旅游专线上运营,可深入西湖,到达南山路、虎跑、雷峰塔和动物园。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爱情巴士不只520路,还有绕西湖大半圈,再开往灵隐、上天竺、梅家坞直达宋城的1314路,以及开上孤山的WE1314路,都是深受喜爱的经典路线。此外,还有510路“小莲清风廉运”专线等多条特色线路。
“响应式停靠”为公交提速
新车在座位旁安装了下车铃
不久前,杭州又有一大批新公交车上路了。新车的座位旁除了配置充电接口,还安装了下车铃。
2022年7月,杭州公交在部分线路试点“响应式停靠”,要下车的乘客需提前按下车铃,若车上无人按铃且站台上无人候车,公交车就不再停靠,直接过站。目前,杭州已有百余条公交线路实行“响应式停靠”,大大提升了运行速度,为乘客节省了时间。
由于原有的公交车下车铃只安装在下车门口,乘客需要提前走到下车门口才能按铃,不太方便,因此,杭州公交集团之后购置新车时,对设施布局进行了调整,在各个座位附近都安装了下车铃,让乘客坐在位置上就能按铃。对于年纪较大,行动较为不便的乘客来说,可以先按下车铃,待车停稳后再走到下车门,消除了安全隐患。
地铁坐到站,公交送回家
畅通“主动脉”,织密“微循环”
过去,杭州的大部分公交线路在主干道上行驶,乘客下车后,前往目的地往往还需要走一段路,甚至需要骑车接驳。
当杭州进入“地铁时代”后,市民的出行习惯发生了改变,“地铁+公交”成为很多市民的新选择。
为了适应变化,早在2012年杭州地铁开通时,杭州公交集团就推出了地铁接驳线的服务,连通地铁站与周边的小区、医院、学校等,解决乘客走出地铁站后,前往最终目的地的接驳问题。
随着地铁线网不断延展,杭州公交确立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定位,秉持“地铁坐到站,公交送回家”的服务理念,围绕“一站一策”“单元治理”,以短距离、高密度、走街串巷、招手即停等灵活的运营组织,持续强化地铁接驳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不断细分、变化的出行需求,杭州公交还陆续推出社区微公交、公交快线等多种创新模式,优化公交线网,在畅通“主动脉”的同时,织密“微循环”,让市民出行有更丰富、更灵活的选择。
今年年初,杭州公交集团推出了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进医院、进中心、进小区的“六进”服务,有需求的市民可以联系公交集团,若市民需求量相对集中,且具备线路开行条件,就可以“给自己开通一条专属公交线”。
如接驳明石路地铁站的1906M路,就是璟宸府小区居民给自己开通的公交线。在多位居民向杭州公交反映接驳地铁的需求后,工作人员实地踏勘并快速确定了线路开行方案,几天后,这条公交新线就开通了。
给自己扫码预约一辆公交车
只需1元钱,10分钟内赶到
上个月,在滨江区运营的7170M路升级为“云公交”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本,这条线路只在高峰期运营,升级后,在9:30-17:30的平峰时段,想要乘坐7170M路的市民,只要扫码预约,10分钟之内公交就会开到你所在的站点,把你送到目的地。车费也非常便宜,只需1元钱。
我们了解到,7170M路沿途的乘客大多是上下班通勤族,平峰时段客流很少,所以公交集团就想出了“云公交”预约模式,让市民在平峰期也能坐上公交车,也避免了公交车空跑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缓解龙翔桥一带交通拥堵,杭州公交还开通了可以免费乘坐的延安路接驳线,让市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公交服务不断升级的实惠。
编制《亚运场馆公共交通指南》
带你在杭州坐公交看亚运
亚运期间,在杭州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十分便利,杭州公交集团提前为大家编制了《亚运场馆公共交通指南》,在场馆周边的主要公交线路、场馆接驳线、场馆穿梭线上,都可以看到这份指南,市民可以据此查找场馆周边的地铁、公交换乘信息,详实有用。
对于15处距离地铁站较远的场馆,杭州公交集团将在赛事期间新增16条场馆接驳线,把比赛场馆与周边地铁站衔接上。这些接驳线原则上在开赛前2小时从地铁站发车,比赛结束后的1-2小时从场馆发车。
杭州公交集团还将开通4条场馆与场馆之间的穿梭线路,方便观众来回场馆观赛,实现场馆之间的衔接。
比如,亚运16号线连接了上城体育中心、杭州体育馆、黄龙体育中心;亚运17号线将黄龙体育中心、浙大紫金港校区体育馆、拱墅运河体育公园相连;亚运18号线实现了瓜沥体育文化中心和临浦体育馆之间的连接;钱塘区的3处体育场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和钱塘轮滑中心,则由亚运19号线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