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威院长(蓝衣左二)在模拟演练过程中视察现场情况

医护人员模拟抢救现场

记者 吴双 通讯员 陈雨虹 郭俊
“有一名霹雳舞运动员,15分钟前摔伤头部,局部皮肤裂伤,伴有头皮血肿,生命体征稳定,需进一步处置……”
接到通知后,浙江医院三墩院区亚运联络员立即汇报亚运医疗保障领导小组值班院领导——浙江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凌文娟,一系列应急处置预案有序展开。
伤者到院后,通过亚运绿色通道进入三墩院区亚运保障专区,颅脑症候群专家团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行体格检查,清创缝合后行相关影像学检查……
这一场景出现在亚运会预备赛中。浙江医院作为亚运赛事医疗卫生保障的坚实后备力量,在亚运赛事的筹备中,时刻准备着。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做好亚运赛事医疗卫生保障的坚实后盾
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亚运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1.2万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人数创历届新高。
亚运会各场馆完成“模拟考”,静待八方宾客。以一流的场馆设施、顺畅的赛事组织和周到的服务保障,助力运动员在赛场上尽情发挥,展现更高的竞技水平,是浙江以及杭州办好本届亚运会的郑重承诺。在这一承诺背后,是无数单位的支持与默默守候。
亚运赛事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亚运赛事医疗卫生保障服务能够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和紧急处理:无论是突发的身体不适、意外伤害还是其他突发情况,医疗卫生保障团将快速响应并提供紧急救援,确保参赛者足够及时的医疗照顾,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浙江医院作为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体育场的医疗卫生负责医院,主要负责乒乓球、曲棍球以及霹雳舞场馆的人员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负责此次杭州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的医务部副主任沈世恩表示,曲棍球赛事的最大特点就是防护不够完备,运动员相对其他赛事容易受伤。对运动员突发扭伤的处理成为此次杭州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的关注重点。
浙江医院院长毛威表示,亚运赛事医疗保障是特殊时期的任务,浙江医院一定坚决完成此次医疗保障任务,结合要保障的赛事特点做反复、系统的演练,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
精挑细选保障天团
每周数次演练
力求抢救效率最大化
浙江医院派驻在场馆的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共有32名,涵盖骨科、普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这些被选拔入组的人员都有丰富的从医经历,对于突发的意外伤害有着及时的应变、处理能力。此次亚运会,浙江医院除了精挑细选人员,在物资上充分准备。考虑到霹雳舞、曲棍球运动容易导致扭伤,医院特准备了大量的冷喷以及镇痛药物。
以干部医疗保健为中心的浙江医院,在以往的国际盛会如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承担了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在此次亚运会的保障筹备上,已有了丰富的经验,对现场情况的掌控以及预估也有全面而精准的把握。好几个月前,浙江医院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就展开了每周一次的全流程演练,从模拟突发状况开始,直到送进医院急诊紧急抢救,对快速到达场地、搬运伤员、绿色通道直接输送等细节都一一进行了实际演练,对不足之处及时修正,力求抢救效率最大化。
毛院长针对此次亚运赛事保障,特别提出了五个环节:第一、围绕杭州市亚运医疗保障工作制定了浙江医院亚运保障方案,作为整体的逻辑思维指导;第二、制定了方案指导下的流程,找准团队中每个人应该扮演的角色;第三、通过无数次的演练形成条件反射、肌肉记忆,制定出最符合亚运急救的流程与线路;第四、建设医疗救援的队伍,全体人员从8月15日开始时刻待命;第五、建设最小的医疗救护单元,精细到病人的转运与搬动上。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联系,最终闭环形成一个整体。
具体的演练流程大概如下:FOP(比赛场地)医疗点医务人员收到裁判员指令,立即对受伤运动员进行紧急处置,报告医疗服务主任,经评估需送到医院急诊进一步诊治;通知救护车待命,4名医疗服务志愿者迅速用担架沿既定路线将其转运至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医院,整个流程紧张有序,快速高效。
除此外,医务部主任卜智斌还提到,浙江医院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人员也针对不同赛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了模拟实际抢救演练。例如,曲棍球是户外场馆,虽比赛时已非夏季,但
医院也做了应对中暑的准备。而霹雳舞是室内场馆,空调的温度较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就与曲棍球截然不同。在考虑运动员之外,浙江医院还细致地考量了工作人员及观众可能出现的意外,照顾到比赛现场的工作人员以及观众。
演练过程中,浙江医院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人员模拟了观众区有一名观众突然晕倒,观众医疗点医护人员迅速反应,经评估需心肺复苏急救,快速实施心肺复苏操作、志愿者将病人转运至救护车送至医院诊疗。还模拟了一名发热、皮疹疑似传染病病例,公卫领域做好个人防护迅速将病人转运到临时观察室,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救护车送医,对转运通道进行消毒。
每次演练后举行反馈会,由各临床、职能部门组成的观察团就演练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反馈,并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浙江医院副院长陈新宇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就演练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短板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总结。毛威院长表示,医院会继续组织和开展各类模拟演练,做到调度有方、救治有力、措施得当,要求医务人员做到“平诊时和风细雨,抢救时干脆利落”,全力以赴做好亚运医疗保障工作。
浙江医院每一次的演练,都提高了医疗卫生保障的实战能力,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医疗卫生保障应急处置各环节流程、流线,为赛事医疗卫生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杭州最早接待外籍人士的医院
为亚运会保驾护航
浙江医院建院之初就以干部医疗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主,作为杭州最早接待外籍人士的医院,在涉外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目前是省内首家涉外医疗定点医院,全球救援支援网络 (SOS)的网络单位。
60多年来,浙江医院一直承担着外籍来宾的重要保健任务。作为浙江省干部保健主要基地,浙江医院为众多外国政要访华提供过严谨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有了这样的历史与文化基础,浙江医院对外宾的接待与服务也更上一个台阶。在此次亚运会上,有来自亚洲各地的选手交流切磋,对外宾的接待及服务也是此次赛事中非常重大的一个考验。面对这样的考验,浙江医院责无旁贷。
浙江医院灵隐院区门诊楼2楼的左侧有一个温馨的“小天地”,这就是国际外宾门诊中心。进门后,看到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感谢信以及洋溢着笑容的照片。
护士长介绍,浙江医院国际外宾中心最大的特色就是服务人性化,服务外宾的护士都有口译证书。之前有一位德国的外教因为运动不当,前交叉韧带断裂来浙江医院进行手术。康复后,他特意回来看望当时帮助过他的医护人员们。
亚运赛事即将拉开帷幕,一切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凝结了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浙江医院医疗队的亚运保障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医院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杭州亚(残)运会医疗卫生保障人员在演练时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无私奉献。一次次的演练,一遍遍的细节推敲,一点点的速度提升,都是浙江医院全力保驾护航此次亚运会的有力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