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中秋 黄煜轩 摄



亚运村探营
记者 黄煜轩
杭州亚运村离钱塘江不远,在村里,能看见钱塘江两岸的都市风光,就像一个窗口,展示着杭州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亚运村的窗口作用,远不仅限于此,在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和媒体村,都设有文化屋,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街道两旁,甚至红绿灯上,都展示着各种亚运和杭州元素,让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了解杭州故事,爱上中国文化。
有半山泥猫、萧山过江布
还能在茶壶上欣赏西湖十景
走进运动员村的文化屋,一组二十四节气的卷筒立刻吸引了我们。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由萧山过江布制成,而亚运村所在的位置就是萧山区,很有地方特色。卷筒选取每个节气的代表性草本植物作为天然染料,入染后呈现独特“浆纹”,千变万化。
在二十四节气的卷筒旁,一个个可爱的小猫又吸引了我们,这是杭州本地民俗——半山泥猫,源于南宋,有着吉祥的寓意。老底子的杭州市民喜欢买上几只双面泥猫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用以消灾祛邪,祈求家业丰足。
文化屋内的风筝也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里的风筝来自杭州的瓶窑,有蜻蜓、蝴蝶、知了等造型,墙面上悬挂了一只名为“蝶恋花”的风筝,筝面采用真丝面料手绘而成,获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省风筝比赛金奖。
要了解杭州的城市故事,总是离不开西湖。文化屋中,有一组展示西湖美景的剪纸作品,还有绘制着西湖十景的茶壶,西“湖”与茶“壶”,两“Hu”同音,巧妙融合,相得益彰。
古琴、茶艺等传统元素
让外国友人爱上中国文化
走进技术官员村的文化屋,典雅的国风扑面而来。
一进门,便能看到“千里江山”铜雕,它的作者是朱柄仁,设计灵感源自故宫珍藏的北宋王希孟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壶身雕刻群山层峦起伏,青绿山水,细致入微。它采用国家非遗百年传统工艺,结合高温热着色彩铜精制而成,精致厚重,中国传统味道的设计,更添饮茶气息。
除了铜雕,这里还有栩栩如生的根雕、高贵古雅的瓷器、技艺精湛的扇子,再到临安天目盏、仙居花灯、西湖绸伞、杭州和台州的刺绣、织锦、丝绸画缋、蓝印花布等,再现当时的典雅与繁华。古琴与茶艺的结合,加上以古画为背景的展厅,凸显江南文人的风雅韵味。
在茶文化体验区,我们现场体验了泡茶和品茶,欣赏了浙派古琴艺术。品茗听琴,意犹未尽,工作人员说:“在我们这里,要让外国友人知道杭州不仅有龙井,绿茶很不错,红茶也是一绝。”
媒体村文化屋展出了由西泠印社当代注册社员创作的多种金石篆刻作品——“百印墙”。其中包括,40方杭州亚运会竞赛项目篆刻作品、19方历届亚运会主题口号篆刻作品,以及以所有参加此届亚运会的国家或地区相关元素创作的非汉字印章与图形印。
专属于你的艺术印章、丝巾
在这里可以定制
除了古老、传统的技艺,文化小屋里也呈现了现代、智能的科技。
智能篆刻,以篆刻这一古老艺术为载体,利用人工智能、交互设计、硬件研发等技术降低其门槛,帮助零基础用户设计和制作个性化艺术印章,让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意。等待5至8分钟,一枚个性化艺术印章就可以制作完成。
智能画像机器人则是第一款采用深度学习肖像生成技术的绘画机器人。通过对用户拍摄或上传的照片进行智能分析,生成艺术肖像,绘制在明信片上。
此外,文化屋还有个性化丝绸定制,可以为冠军运动员免费提供个性化定制丝绸,设计之后的成品最快4小时送达亚运村。其余运动员可以参与体验定制,完成后也能得到一份小丝巾作为纪念。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员村文化屋的主题是“乐”,体现的是运动员们快乐、充满活力的特点,在这里设置有“互动体验区”,包含7个主题,22个互动项目及2个汉语桥互动体验活动。赛事期间,每天会组织5场体验活动,让大家对中国文化有更近距离的接触和更深入的了解。
亚运吉祥物化身“交通指挥员”
村内还有很多打卡拍照点
亚运的文化元素,也是亚运村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令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红绿灯上的亚运吉祥物,“琮琮”“莲莲”和“宸宸”出现在了红绿灯上,它们代替了传统的红绿交通信号灯的圆形图案和行人图案,化身“交通指挥员”,随着红绿灯颜色的变化而显示相应的色彩,“指挥”交通,为往来车辆和行人提供服务。
在红绿灯的下方,还配有吉祥物的中英文介绍牌,赛时来访的宾客,可以通过红绿灯了解三个可爱的吉祥物,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世界遗产。
亚运村里的部分道路,被命名为琮琮路、莲莲路,路牌特意用上了“虹韵紫”为底色,让亚运美学文化氛围在亚运村内更浓厚,也让亚运形象更深入人心。
如果喜欢拍照,亚运村里还有不少“打卡点”,如运动员村入口处的一组“欢迎运动员回家”的景观,以及媒体村内写有多种语言的“你好”天桥等。每一张照片,都是对亚运文化的记录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