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赞·穆巴拉克
记者 童蔚
34棵树、27块自然保护地、3个海洋证书;保护地巡护时发现了80种动物,还顺带在“神奇物种”里解锁562个动植物物种……这是我,一个重度又佛系的支付宝“蚂蚁森林”用户的成绩,还在朝着小小的目标努力:蚂蚁森林在真实世界覆盖的每一个地区,都要用脚步与指尖“种”上一棵树。
这片刚过完7周岁生日的森林,一头扎根于城市里的手机,另一头延伸向广袤的大自然,背后是6亿多具体而可爱的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各自实践着对于低碳的理解,最终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足以改变世界。往大了说,这叫可持续发展。
第二届外滩大会的首日主论坛,在一众科技、金融领域演讲大咖中,有一位嘉宾显得有些特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拉赞·穆巴拉克。她也是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物种保护基金的创始董事,该基金已在160多个国家支持了2500多个物种保护项目。
在现场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建议》里她强调,金融科技不仅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护航碳排放交易,还特别点赞了蚂蚁森林,用一套机制激励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
此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与蚂蚁森林展开合作,通过科学和技术支持,协助评估公益项目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成果。
前天,在外滩大会的预告中,蚂蚁集团说,外滩大会是能够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B面问题,比如当下发展与可持续未来。
科技金融向善、双碳、ESG……可持续发展的宏大叙事,能否破解人与自然的冲突?3年前的首届外滩大会,其实已经在尝试给出答案。
那年的大会进行到最后一天,压轴议题和全场焦点都给了大象。
当时,由蚂蚁集团联合北京九天微星科技设计的一款大象智能项圈,吸引了众多参会者围观。
这款周长足有3米多的项圈,融合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天地一体化”技术思路,结合北斗卫星系统技术能力和IOT技术,能在快速移动状态下实现高精度定位及智能上报,避免人象冲突。这也是“蚂蚁保护大象”计划中的关键一步。
“蚂蚁保护大象”,脱胎于马云的一个想法。
2020年7月,从云南转了一圈回来后的马云,他号召员工群策群力,想办法解决云南的人象冲突问题。
号召发出后的第45天,“蚂蚁保护大象”公益项目迎来进展。蚂蚁集团和当时阿里的多方力量,从野生亚洲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栖息地和廊道恢复、亚洲象肇事帮扶等方面入手,促进人象和谐发展。
这也不是马云第一次为大象操心。
2017年7月,为推动非洲年轻人和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他以联合国特别顾问身份去了非洲,没想到有意外收获:在非洲认领了一头母象,命名为“杭州”,并带领科学家和专业医生为它戴上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感应项圈。
科技+公益的力量,已经在改变人们善意的表达方式。蚂蚁能保护的,远不止大象;能保护自然的,远不止蚂蚁。借助蚂蚁森林等金融科技创新手段,治愈和守护大自然的心愿,正在变成每一个普通人减少自身碳足迹的实际行动。
毕竟“眼前”和“远方”,其实是同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