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大妈和篮球少年

2023-08-24

记者 杨丽 通讯员 谢韵儿

几天前,一条视频在网上爆火,一群篮球少年和一群广场舞大妈因为场地争执,民警在调解,“你们让出一个小时,她们跳好后你们打……”七嘴八舌中,一个少年说:“这是公共场所。”大妈们说:“你们是滨江过来的,这是我们黄山村的。”“从下午2点打到晚上8点……”

闻堰街道黄山村,是萧山当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在三江口北,西临钱塘江,北连杭州主城区,境内有座黄山岭,所以叫黄山村。

按导航找到黄山村篮球场,“不是我们这里”,正打篮球的三四个少年看着大约十四五岁。

“他好像认识其中一个”,一个少年拉来另一个小伙伴,小伙伴笑着说,“哇,上热搜了啊!好像是樟树村那边的”。

路边烧饼摊老板娘一边夹着烧饼一边指路:“是有一个篮球场,跳广场舞也在那儿。”

记者吗?我们过来澄清下

篮球场外空地上,一群中年女子正跟着音乐翩翩起舞,铁丝网围着的篮球场内,打球的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还有几个女孩。这里正是视频中的篮球场,属桥南村。

“一般晚上6点多过来,打到8点就回家了。”一个在场边休息的男孩说,他来自安徽,“我是寒暑假过来,会打下球”,他们大多来自安徽、河南等地,住在附近,“我们都是自己在网上学的,没人教”。

一位穿黑白花点连衣裙的大妈走过来,说:“我们想说明下情况。”

正说着,一群少年跑过来,为首一个气喘吁吁:“你是记者吗?我们过来澄清下。”

正是视频中的那群少年。一个瘦弱点的男孩说,“我们来澄清下,我们没有从2点打到8点,没有霸占打6个小时”。

“现在同城热搜第二了!刚才第一!”大家管领头的少年叫“晁盖”,他拿出手机,“我去澄清,被网友骂了”。

“你们怎么知道我们来采访?”我好奇。

“群里有人说了,说记者要来采访。”“晁盖” 说。

男孩宝宇说,早上他接到电话,“你们上新闻了”,几个小伙伴一商量,想在网上留言说明下情况,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看到群里有人说记者来采访,他们就各自骑车赶来了。

少年们大多住在滨江,只有一两人住在萧山,这块场地其实位置偏僻,从滨江骑过来要30分钟。少年们大多十五六岁,下半年读高一,有的下半年读高二。

“我从小就在这里了”,男孩子桓老家安徽宿州,初中曾是校篮球队队员,打“小前锋”,他爸爸是网约车司机,姐姐在读大学。

其他少年和子桓情况差不多,都是父母在杭州打拼多年落脚,他们从小在杭州生活,在杭州上学。

少年们说,第一次“纠纷”,发生在8月19日。这边本地的叫了几个滨江的一起打球,下午开始打到晚上,大妈们想跳舞,起了争执,“有个阿姨说话难听,我们有个就生气了,踢了音响,后来阿姨们报了警。”宝宇就住附近,当天他也去了。

第二次纠纷也就是视频中那次,发生在8月20日。大家约好一起打球,下午2点多,宝宇先去球场等,晚上6点左右人到齐才开打。7点左右,大妈们过来说她们准备跳舞了,要跳一个小时,“她们就把音响放在篮球架下,我说可以放在那边吗,她们没说话,我往篮筐投球,球落下来打到阿姨身上了。”双方争执由此而起。

“她们说你们是外地来的,这是她们村的场地,她们都有股份的。”宝宇说。

那次大家没报警,派出所巡逻队员正好经过,出面做了调解,后来大家各自散了。

我们在这儿跳了13年

“我们在这儿跳了13年了”,一位跳广场舞的大妈说,村里固定的跳舞队大约20多人,年龄大都60多岁,有几位五十来岁,“我们每天晚上从7点跳到8点,就一个小时”。

虽是不成文的约定,但大妈说,本村孩子一到时间就不打了,会让出地方,“都是和平协商的”。

大妈们也证实了少年们的话:从2点打到8点的事发生在8月19日。“几个从滨江赶来打篮球的小孩,从2点一直打到8点,还不肯让出来。”一位大妈说,“一个小孩踢坏了音响,我们报警了”。

“民警来了,小孩子说自己因为情绪冲动,想私下解决赔50元,我们说不行的,音响买来1000多块,我们20多个姐妹平摊的。”

后来,民警让大妈代表和踢音响少年一起去派出所。一位大妈说,调解下来说赔300元,目前还没赔。“今天跳舞的音响,是跟别的地方跳舞姐妹借的,我们下午赶过去搬过来。”

8月20日那次,大妈们说,“那天我们要跳舞了,篮球砸到一位姐妹的头,吵起来后,正好边上有警车路过,我们就找警察来协调协调”。

据大妈说,前天下午,她们领队接到村委会电话,约她们过去商量,“说我们纠纷的事情上了网,有热度了,村委会也关注到了。”村委会和大妈们商量,想让她们在篮球场外面的空地跳舞,“他们下午紧急处理,把花岗岩瓷砖光滑的表面磨掉,这样不会滑倒”,所以晚上,她们就在“新场地”跳了。

大妈们说,她们对小孩子来打球

没意见。不过有的认为,有时候孩子们打得比较晚,吵到边上住户,“有时候晚上10点多还在打”,有的认为,“篮球场是村里建的,每个村民都有份,主要还是为我们村民服务的”。

去球馆我们都没钱

晚上9点半,篮球架下,两个十多岁的少年和几个七八岁的小孩一直专心致志打着球。

小周和著名篮球运动员周琦名字发音一样,下半年读高二了,有天骑车经过,发现这里可以打球,就告诉了“球搭子”,“大家来打下球也没什么吧,本来这里就是开放的啊”。

尽管位置不好找,但从滨江赶来打球的少年还不少,靠的是人带人,黄山村的少年叫来小伙伴,就在圈子里渐渐传开。

赶来的少年们平时也会在滨江东冠社区和冠山路一带的篮球场打,但那边打球人太多,经常排不到,“很多是大人,我们打不过,他们都是冲撞式打法”。而去篮球馆要收费,最少也要每人38元,高的每人50元,以8人计,一次起码要300多元,现在是暑假,少年们每周起码打三次,“我们都没钱”。

有朋自远方来,希望提前预约

磨平的空地,横向宽约六七米,纵向和篮球场长度一致,“大小够是够的”,不过,大妈们还是感觉篮球场地面舒服,“还是希望每天晚上7点到8点可以到篮球场跳舞”。

黄山村书记孙金高介绍,黄山村下辖6个自然村(原本9个自然村,有3个自然村拆迁),现有外来人口1.3万多人,本地村民6800多人。

“这个不是向社会开放性质的篮球场”,孙书记说,2019年,黄山村多方位改建、升级,村经济合作社投资建了三个多功能休闲娱乐运动场所,“边上有公园,还有休息的回廊等”,运动场地面积达400平方米,“主要是给本村村民用,他们早晚打太极拳、篮球、羽毛球,轮滑,跳健身操等”。

孙书记说,他们关注到网上视频后,一方面做大妈思想工作,一方面采取紧急措施,“把花岗岩打磨下,是防止大妈们滑倒。”孙书记表示,已和大妈们协商好,先在篮球场外跳舞,过段时间,他们再铺塑胶地板。

对有人从滨江等地赶来打篮球,“我们欢迎的,也说明我们村里这些设施受到大家喜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孙书记也提到场地使用时间问题,“边上有住户,我们规定夏天晚上10点冬天晚上9点结束,希望外来朋友也能遵守本村规定”。

黄山村还打算推出场地“预约制”,孙书记说,他们新做了告示牌,上面有网格长电话,“希望来打球或其他体育运动的,能提前报备预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