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园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作品特辑本版主持 张娜

2023-08-20

《静谧田园》  杭州市星洲小学四(2)班 曹凌菲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四(11)班 钱奕涵

这里看不见高楼大厦,听不见汽车鸣笛,这里是我的乐园——爷爷家门前的广场。

螳螂、天牛、蝈蝈都为常见,竹林、树林、小桥也是作为点缀。风景最为好看又好玩的就数田地里和小河边了。在河边走着走着,突然,一只螳螂从道边窜出来,举起那小刀子似的爪子,又瞪大了红色的眼睛示威,真是有趣。

这里不仅是昆虫和花草的天堂,还是载满我童年欢笑的乐园。

农村里的人们都起得特别早,小草上的露珠还没滑落,我和一群小伙伴们就跟着爷爷进到田地深处,一起玩捉迷藏,玉米,高粱的杆子好似一根根木桩,把孩子们隐藏在身后,也有细心的几位,自己趴在地上,让庄稼们为他打掩护。你找我,我找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公公已经升到头顶,我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

美美的午觉后,小伙伴们又集合了。下午就在河边玩,男孩子们最擅长打水漂,先找几块光滑又扁平的石子,只见他们做好准备姿势:弯腰,抬头,目视前方“三、二、一!”一声令下,男生们齐刷刷地扔了出去,石子们在河面上翻滚跳跃,湖面上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漩涡,由近到远,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串成了一条晶莹剔透的项链。女孩子们看得着迷,都在一旁鼓起掌来,不一会儿,也加入了打水漂的行列。

晚上,我坐在藤椅上看星星,白天的蝉鸣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蛙声阵阵,墨蓝色的夜空里,星星渐渐旋转起来,像那湖中的漩涡,我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爷爷家门前的广场,是我成长的天地,是我玩耍的乐园,我永远忘不了。

指导老师张静芳:

童年是美好的,孩子以一天中的时间为顺序,用拟人、比喻等生动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美好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孩子对爷爷家自然风景的喜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游胡杨林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四(2)班 郝宸煜

我去过美不胜收的西湖,去过一望无际的草原,还去过别具一格的月牙泉,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额济纳旗的胡杨林。

沿着弯弯的小路,我们来到金黄的胡杨林,哇!远远望去,看到了一幅壮丽的景象:成片的树林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那金灿灿的树叶像烟花般绚烂,黄得炫丽,黄得璀璨,闪耀着我的双眼。走近一看,那一片片叶子又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着。一阵风吹过,带着了几只蝴蝶。而又在不经意间有几只逃了回来,在空中打了几个圈,最后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我们一进入胡杨林的“最佳拍摄点”——二道桥,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胡杨林优美的身姿和天上洁白的云朵,给人别样的柔美。我选中了其中最特别的一棵:树干粗粗的身子横跨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座“桥”。我爬了上去,拍了一张好看的照片。

穿过一片沙漠,我们来到了怪树林,这里的树可真是千姿百态,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像一个躺椅,还有的似乎是一只淘气的小猫!在夕阳的照射下,那一棵棵枯木,像一个个战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妈妈告诉我: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它一年最佳观赏期只有15天,我真幸运,见到了它最美的模样,也爱上了它最美的模样!

指导老师张鸣敬:

文章按游览顺序,通过方位转换,把景点的美景介绍清楚。介绍时有详有略,过渡自然。文章语言优美、生动,读来犹如拂过胡杨林的微风。

闲不住的 “大胃王”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

四(10)班 潘汝馨

“白天睡觉,傍晚运动”,披着一身雪白的衣服,时不时发出“咕!咕!”的声音,你们知道是谁吗?

它住在一栋透明的大房子里,总共有三层,第一层吃喝玩乐,第二层睡觉,第三层运动。而它最喜欢的就是待在二楼睡懒觉,无论我怎么用棒子碰它,它都一动不动,宛如一团白色绒球。我特意在房子出口挂上一个小铃铛,只有摆动铃铛,它才会一跃而起,大概听到了内心深处的呼唤:“小懒虫,再不起床,就天黑咯!”好不容易挨到它挪动身体,我便趁机给“房子”消毒,除臭,再加水,而它则躺在那里咕噜咕噜转着眼球,露出圆滚滚的灰色肚皮,懒懒地瞪着我:“小主人,就不能让我吃点儿东西吗?”“哼!”我假装很生气地转过身,悄悄准备好食物——奶豆和营养粉,趁其不备,小心翼翼地放进盆子里,再滴上一滴水。不一会儿,盆子就被扫荡一空,仿佛被水冲刷过似的,而它那鼓鼓的腮帮子则成了食物的寄存之处。

突然,“唰”的一声,它便“飞奔”到了三楼,一把抓起磨牙棒,跷着二郎腿,一个劲儿地啃着磨牙棒,享受着美好的饭后“甜点”,有时候一激动还会把磨牙棒啃断呢!真是个十足的“大胃王”!

每到傍晚,它就会大摇大摆走到三楼,开始每日“健身操”,“一二一二……”一面做一面注视着我,如果我不给它准备食物,它便来到门前,伸出小手,轻轻挠我的衣角,好似在说:“小主人,我饿了!”有时候,还会听到“哒哒哒”的脚步声,原来是它跑下楼喝水。

刹那间,它又躲到蹦床上了。只见它蹬着两条小短腿,使劲往上弹,以“空中体操”之势飞进了蹦床。再沿着边缘溜到滑滑梯前,“呼”的一声又回到了一楼。一楼的它也不闲着,双臂往上挥舞,左右摇晃,俨然一副参加奥运会的架势,运动实力不可小觑。就连睡觉时,它也是左右翻滚,睡姿千奇百怪,有时蜷缩着,有时仰卧着,有时俯趴着,有时侧身……憨憨的,真惹人喜爱!

这就是我家闲不住的“大胃王”——小仓鼠。

指导老师李路奇:

小作者观察非常仔细,将自己的小仓鼠作为描写对象,写了它可爱的样子,写了它闲不住和大胃王的习性,真是萌态万千!恰当的比喻,流畅的语言,生动的童趣,让可爱的小仓鼠跃然纸上。

我的乐园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四(12)班 程奕皓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乐园在哪里?”我一定会脱口而出:“在我外公家”。

外公家在美丽的白塔湖湿地公园旁边,是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的地方,出门就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还有许多田地,能体验到各种有趣的农家活动。“湖中有景,景中有湖”或许是对这里最形象的描述了吧。

夏日清晨,公鸡刚刚打鸣,外公就拉着我的小手,一起出发去钓鱼啦。忘不了我第一次去钓鱼的情景,那时的我学着外公先在鱼钩上穿上鱼饵,再用力将钓鱼线甩向远方,最后眼睛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浮标。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外公钓了满满一桶,而我的浮标似乎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有点坐不住了,心想:钓鱼也太没意思了。就在这时,浮标猛地往下沉了一点,又左右摇摆起来。啊,一定是鱼儿上钩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往上一拉,果然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鲫鱼跃出水面,我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原来钓鱼如此有趣啊!从那以后,钓鱼成了我每次去外公家最念念不忘的活动。

除了钓鱼,吸引我的还有丰富多彩的采摘活动。每到丰收的季节,我便拿起小锄头提着小桶,要么躬身摘西红柿、挖地瓜,要么踮起脚尖摘玉米和藤架上的葡萄、丝瓜,别提多开心了。

最有意思的要数采摘菱角啦,夏末秋初的时候,外公会划着小船带我到湖边种菱角的地方。船还没停稳,我便闻到一股新鲜的菱角香迎面扑来。只见一片片绿的、边缘呈锯齿状的菱叶,张开着漂在水面上。我兴奋地学着外公慢慢坐到船沿上,伸长手臂将菱盘轻轻拎起,只见一只只躲藏在菱叶深处的菱角跃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地扯下一只又大又嫩的菱角,剥掉皮塞进嘴里,轻轻一咬,香脆中透着甜丝丝的味道,这大概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我一边摘一边吃,不一会便摘了满满一盆,肚子也变得圆滚滚了。

这就是我的乐园——外公家,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每当我来到这里,所有的烦恼便烟消云散了。

指导老师林淑颖:

小作者选取了外公家作为自己的乐园,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将钓鱼、采摘等乡间趣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每一帧画面都精彩纷呈,字里行间流露着小作者对农家活动的喜爱。

游杭州西溪湿地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

四(8)班 骆易昀

微微抖动的树荫,清澈透亮的湖水,人山人海的古街,又长又弯的福堤,这,就是西溪湿地的优雅景色。

从周家村坐船出发,路过烟水鱼庄,来到深潭口。下船后的小径上绿荫不断,鞋子在石板上啪嗒啪嗒地响,一路走到河渚街——河渚街可就热闹啦!喧嚷的游客们挤满了商店与街道。凉爽的冰淇淋、甜蜜的饮料、琳琅满目的小点心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穿过古街尽头的马路就能见到福堤了,福堤边的植物别具一格,有绿里透紫的苦草,有由浅黄到深黄的睡莲海尔芙拉,还有色彩艳丽的双色鸳鸯美人蕉……

看完这些已是傍晚四点了,伴着夕阳,各种绿植仿佛披上了一层金丝。湖面好似一块连绵不断的布料,有点儿红,有点儿绿,还有点儿蓝,上面有树叶和树枝作装饰,小鸭子是针线,在布料上来回穿梭,我们的船是剪刀,将布料一分为二。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写过“江宁之龙盘,苏州之东魏,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每年的二三月份就是西溪的赏梅佳季,你见过吗?从摇晃的船只上下来,两岸的梅子似乎还在目送着我们呢!

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感叹:西溪真好!

指导老师辛伟群:

在易昀的眼里,夕阳会给绿植披上金丝,小鸭子是针线,船是剪刀。多么生动的形容呀,多么灵动的想象啊,多么真挚的感受啊。希望易昀可以永远保持对自然的想象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