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生沉迷玩游戏 爸爸两年砸坏三部手机

网络成瘾找准根源 才能更好干预

2023-07-06

“胡医生,我家小龙中考成绩还不错,应该能上心仪的学校,感谢你长期以来的支持。”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胡婵婵心理治疗师收到患者妈妈发来的“报喜”短信,小龙一家曾是一个因网络依赖而存在严重矛盾的家庭。

“孩子小学时期一直都很乖,也很乐观开朗,但初中上了没几个月就发现他总是在玩手机,玩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作业也不写了,成绩一落千丈。”为此,小龙爸爸气上头,已经砸坏了3部手机,但每次小龙都能想办法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拿到“经费”新买一部,小龙爸妈也因为这事没少跟老一辈闹矛盾。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龙,医生让妈妈暂时回避。

“我其实不是非要玩游戏。”小龙说,上初中之后,他很难适应新环境和新同学,再加上上课进度快,课业压力大,经常感觉莫名烦躁,小学时玩得很好的同学也很少联系了,情绪很难得到发泄。一开始,妈妈还会劝他哄他,但是逐渐她对小龙失去了耐心,经常说他不好。渐渐地,小龙就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

倾听小龙心声的同时,医生为他进行了网络成瘾量表评估和情绪评估,发现他存在网络成瘾问题的同时合并抑郁焦虑的情绪。

之后,接受医生的建议,小龙在胡婵婵这里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父母意识到问题后,帮助他一起克服学习困难,应对人际关系。同时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改善网络成瘾,小龙的情况一天天好转,手机瘾逐渐淡了,成绩也逐渐上升。

胡少华建议,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作为当代社会的产物,我们无法做到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不要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严防死守。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可以适当使用这些产品,关键是要做好规范,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如果孩子因使用电子产品影响了学业、导致现实生活中社交减少或经常与父母产生矛盾,可接受专业的咨询以明确是否存在网络成瘾问题或其他心理问题,如果明确是心理问题,则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胡婵婵)

欢迎加入“青少年心理-浙医在线病友会”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有相关问题,欢迎加入“青少年心理-浙医在线病友会”。入群后,你可以和群友分享经验,我们也会不定期邀请医生入群答疑。

入群方式:扫码添加“浙医在线小助手四号”为好友,备注“青少年心理”,小助手会邀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