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思言 王怡人 记者 诸芸
5年前,在“健康中国”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由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合力打造,两家百年老院携手共建,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应运而生。
6月18日上午,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举行了五周年启动仪式。
回望过去5年时间,作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医疗改革的探索者,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在“沪浙合作办医”模式创新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沪甬医生共享医疗资源,五年间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累计派出近千名医疗专家和管理人员入驻宁波市杭州湾医院,持续通过多维融合、资源赋能、互通共享,实现同质化发展,让当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医疗实力是医院发展的根本。
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首例全腔镜甲状腺手术、首例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成功完成20多项慈溪地区“首例”医疗技术。
如今,这所集结了沪甬两地医疗资源的医院实现了快速发展,早已成为了当地老百姓信赖的医院。以上海仁济医院特色学科为依托,加上宁波市第二医院助力,宁波市杭州湾医院的医疗指标连续五年持续增长,实现了高效率与高质量。
五年来,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2019年12月,新区医联体正式签约启动,在杭州湾医院牵头下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庵东卫生院、新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成为杭州湾医院的“前哨站”,让健康惠民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2021年,医院以器官整合的学科布局理念,优化门诊布局,对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9个领域进行系统性整合,成为了长三角地区首个全面实施器官系统整合诊疗模式的大型综合医院,一站式解决患者医疗难题。
同年年初,一场特殊的“云门诊”在宁波市杭州湾医院进行。网络这端是亟待就诊的患者,联通着正身处于浦东新区一家隔离酒店内的上海仁济医院消化科专家马雄。在5G技术助力下,150公里的地域距离,秒变“零距离”。这也是长三角“云门诊”的首例服务,打破了患者与专家间的空间障碍,将沪甬医疗资源更好地引入前湾新区。
2021年,医院还推出了“精准预约”。与挂号即可就诊的传统方式不同,精准预约挂号平台多了一道预筛流程。患者只需将既往所有的病史资料、诊断报告等信息上传到平台,就能提前获得后台给予的医疗建议,让足不出户就医看病成为现实。这项措施也让患者不再为挂错号、挂不到号而苦恼,同时也让需要专家的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治疗,门诊收治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让医疗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
与此同时,医院不断创新赋能,打造智慧化医院。该医院深耕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实体卡电子化,实现电子健康卡、电子医保凭证全流程可用。通过开设“云门诊”、联合门诊、沪甬远程医学影像中心、远程病理诊断、5G远程诊疗中心等远程会诊布局,实现了长三角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事实上,医院的每一项创新措施,都印证了“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群众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的初心。
今年,上海仁济医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宁波市杭州湾医院的医疗支持力度。相信未来,宁波人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更多沪甬医疗一体化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