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娜 张宇璐 黄莺 郭婧
6月15日,正值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亚运圣火成功采集,全国都沉浸在喜迎亚运的火热氛围中。这股热情也蔓延到杭州的中小学校园里。
杭州市教育局联合都市快报社举办“我是亚运代言人——杭州市中小学优秀社团展示”主题活动。从6月开始,每周推送2-3期短视频。
同学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亚运加油,比如学军小学足球社团多年来坚毅拼搏,跨越“勇气之门”;锦绣中学的京剧社团发扬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杭州文汇学校手语社团,编制了一套亚运服务手语……
这些精彩的体育、艺术、文化等社团,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一位网友说:“看到了一群阳光且有体育精神的孩子们,真棒!”
杭州学军小学有十支足球队 横跨六个年级,男女生都有
前段时间,在西湖区的“迎亚运·庆六一”晚会上,学军小学足球社团的孩子们表演的舞台剧《勇气之门》,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今年5月,学军小学足球队参加全区的足球比赛获得第二名。起先,这支足球队并不被人看好,但队员们在风雨里、冰天雪地中坚持训练,用勇气和努力创造了奇迹。因此足球社团举行了“勇气之门”颁奖仪式,表彰这批坚毅拼搏的队员。
足球社团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学校最闪亮的精品社团之一。从最初的一支球队,到如今已壮大到十支正式球队,横跨六个年级,涵盖男女生,全年参加足球训练的达150余名队员。
学校还将足球编入课程,日常开展足球教学,班级足球联赛每个学期都火热开赛。
近期,学校入选“亚运足球梦想学校”。足球社团结合“迎亚运”举行了“亚运梦想”班级足球联赛。
杭州市锦绣中学国韵芬芳京剧社
为世界来宾讲好中国故事
在杭州市锦绣中学,国韵芬芳京剧社是很有名气的。每到周三无作业日,京剧社团的成员们就聚在一起,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1到2小时的排练。最近,同学们穿上了戏服,在校园里,用戏腔为亚运加油。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社团先后排出多部剧目,其中一部传统戏曲京剧《贵妃醉酒》,还参与了“我为亚运献才艺”活动,向亚洲朋友们讲述中国故事。去年,社团荣获拱墅区第一届运河明珠文化艺术节戏曲比赛折子戏二等奖。
亚运会即将到来,杭州中小学生都是亚运小主人,如何向全世界的客人介绍中国、介绍杭州,锦绣中学不少孩子已经开始动脑筋。京剧社团一名同学说:“京戏被称为Beijing Opera,我可以教他们唱一段《贵妃醉酒》,学几个动作,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亚运会新增的霹雳舞项目
杭州第十四中学有群学生跳得很棒
对于爱跳舞的孩子来说,杭州亚运会有个特别的看点——霹雳舞,这是本届亚运会新增的比赛项目。在杭州市第十四中学,有一群爱舞蹈的孩子,霹雳舞跳得很棒。他们都来自于康桥校区街舞社。
街舞社日常排练内容主要包括爵士舞、霹雳舞、机械舞等。其中,爵士舞主要以女生为主,机械舞、霹雳舞主要以男生为主。接下来,计划新增嘻哈舞种。每周五的社团课上,来自不同年级但爱好相同的同学们,会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排练和分享。
付出总有收获。街舞社在杭州市中学生社团文化节中屡屡获奖。今年参加了2023年“迎亚运”杭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街舞比赛,获得自编齐舞一等奖及个人Free Style第四名的好成绩。
社团指导老师方阳阳说:“街舞社接下来计划定期举行公开课,向全体学生开放,让同学们一起体会街舞魅力,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此外,还会举行义演,用舞蹈为贫困地区募集捐款,用舞蹈传递爱心。”
景荷中学有一群“武林高手”
上个月夺得全省第一
在杭州亚运会比赛项目中,有一组项目是“比武”,其中包括拳击、跆拳道、散打、空手道及武术团体赛。
杭州市景荷中学就有一支优秀的武术队,在今年5月的“清泉杯”浙江省武术馆校比赛中,荣获集体第一,还在个人单项中大放异彩,共斩获14块金牌、5块银牌和7块铜牌。
这支成绩骄人的龙魂武术队,由1名专业指导老师、2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国家一级教练员和30名队员们组成。令人意外的是,大部分队员在进校前,并没有武术训练的基础,而是在社团中,渐渐爱上武术。
当别的同学在休息时,队员们一遍遍练习着五步拳,抱拳、出拳、亮掌、挥器材……可以说,好成绩都是日复一日汗水挥洒累积下来的成果。
南拳、南刀、棍术三料冠军周志鹏,偶像是李小龙;剑术、拳术双料冠军陈妤则最喜欢叶问,她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叶问一样一身正气的人。
指导老师刘金奇说,每周一到周五下午都有2小时是训练时间,想要扎实学好武术,就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训练精神。
采荷一小教育集团千人竹笛齐奏
向世界介绍杭州
大莲花、西湖畔、德寿宫……最近,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欣荷笛韵”社团,深情演奏杭州亚运会推广曲《最美的风景》,千人竹笛奏响杭城地标。
在采荷一小,随手拉个同学都能用竹笛吹上几曲。音乐教研组长姜红还带领老师们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笛韵悠悠》。
每周,校园里都能听到悠扬的竹笛声。到了二年级,每名学生都会学习吹奏技巧。在日常授课基础上,竹笛社团于2010年成立,由50余名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组成。
竹笛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笛韵》课程也被评为区精品课程。笛子进课堂,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为了增强孩子们感知艺术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每看到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音乐组老师们对教学也有了更大的动力和热爱。
社团内还有学生在初中毕业后顺利考入了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音乐学院竹笛专业。
文海实验学校的骑乐无穷社团 频频在全运会、省运会摘金夺银
在文海实验学校(中学部)的操场上,常能看到一群学生英姿飒爽地骑着自行车,这是学校的骑乐无穷社团在训练。
骑乐无穷社团于2007年由市体育局牵头,以“体教结合、市队联办”的模式成立。15年来,学校先后招收了5批优秀的社团运动员,前四批社员大部分已进入省队和一些高校,其中涌现了以罗泳佳、陆家辰、蒋雨露等为代表的优秀队员。目前,陆家辰和蒋雨露正在积极备战亚运会。
社团成立以来,社员斩获众多奖牌:
2018年浙江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获13金11银10铜;
2019年中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场地自行车赛中获7金4银3铜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2021年中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中获1金;
国际自盟2022赛季场地自行车国家杯(世界杯)卡利站男子团体竞速赛金牌;
2022年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中获13金14银14铜……
为了迎接亚运,社团参加了很多相关活动,如“迎亚运,快乐骑行”“迎亚运,知识问答”等,展现中学生的风采,为亚运加油。
杭州文汇学校和美手语社
编制一组为亚运服务的手语
钱塘区有一所杭州文汇学校,这里的学生和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缘分特别深厚。
学校的草地掷球场,是杭州亚残运会唯一一个由中学操场改建而成的竞赛场馆。
学校的和美手语社,成立于2020年。手语是一种优美且灵活的语言,是听障人士与世界沟通的“钥匙”。
杭州即将迎来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手语社团也积极组织开展了“人人学手语,喜迎亚运会”相关主题活动。
手语社的同学们不仅学习了亚运手语表情包、亚运小知识、亚运主题对话交流,还从不同工作标准用语入手,编制了不同场景的对话方式,形成残疾人服务用语,并在学校进行推广,为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到来做好充足准备。
同学们创编的《等你来》《亚运新杭州》《共同的荣耀》等亚运手语歌曲,也在各级文艺演出中表演,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