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浙江的粽子你最想吃的是哪种

来讲讲你小时候吃的粽子

2023-06-10

(上接12版)

绍兴:梅干菜肉粽

提到绍兴美食,粽子好像不怎么出名,但梅干菜扣肉那绝对是大名鼎鼎。而绍兴人也把梅干菜扣肉和粽子完美融合成“梅干菜肉粽”,在舌尖保存了整个江南共同的味觉记忆。

前段时间去绍兴,无意间发现路边开了一家粽子专卖店,名字叫“老台门”,主打的粽子口味就是梅干菜肉粽。

从外表上看,梅干菜肉粽和嘉兴粽子差不多,也是四角形的。剥开粽叶,咬上一大口,才明白了其中的差别与奥妙。

经过精细腌制的猪腿肉油脂恰到好处,肥瘦间夹着被浸润得乌黑发亮的梅干菜,包裹在晶莹的糯米中,特有的干菜香扑面而来;鲜肉的油汁浸入糯米,糯而不糊,香而不腻,和咸中带着香甜的梅干菜,一并冲击着口腔和鼻腔。

店内柜台后正包着粽子的店员李华剑说,店里梅干菜肉粽用的是绍兴农家制作的梅干菜,“用农家梅干菜做出来的粽子更好吃。”

绍兴人做梅干菜的确是有一手,当地又叫“乌干菜”,和“乌篷船”“乌毡帽”并称绍兴“三乌”。早在清代,梅干菜就是皇家贡品,封坛时,绍兴知府和山阴知县也会莅临现场监制,然后通过漕运押往北京。梅干菜腌得不好,可是会丢乌纱帽甚至掉脑袋的。

粽子里的肉也很有讲究。必须是当天新鲜采购的猪前腿肉,一块瘦肉加一块肥肉进行包制,“而且当天的肉当天用,是绝不能留到第二天做隔夜肉的。”

李华剑一边讲解制作梅干菜肉粽的方法,一边熟练地包着粽子,每加入一种食材,他都会把粽子放上电子秤,以精确食材的配比重量。

制作梅干菜肉粽首先是准备好食材。梅干菜用温水泡5分钟,清洗干净,沥干水备用;糯米泡水15分钟清洗干净,沥干,然后用酱油拌好;切好肥肉和瘦肉,放调料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接下来就可以包粽子了。折好粽叶,放入拌好料的糯米100克,中间放一块腌制好的肥肉、一块瘦肉,梅干菜10克,包好称重总计160克。

包完了粽子,放入高压锅,大火烧开90分钟后,再焖2个半小时,香喷喷的梅干菜肉粽就出锅了。

“我们家主打一个‘现包现煮’。” 李华剑说,绍兴人对梅干菜情有独钟,梅干菜扣肉也是绍兴的一道名菜,所以梅干菜肉粽的口味在当地接受度是非常高的,“顾客评价都很好的,回头客很多!”

台州 笋干肉粽、乌米粽、海鲜粽

美食,从来都和一个地方的地理特征相关。

台州集结了山、海和平原,从北到南,自然也有着风格迥异的食物体系。

仙居的笋干肉粽

仙居县的永安溪蜿蜒多支流,清澈山溪所过的岭壑与缓滩,都是种植竹子的好去处。

仙居人喜爱竹子,他们将竹子种遍了永安溪沿岸的各个山坡,甚至将境内最美的乡镇以竹子的品种名称来冠名。

不可使居无竹,亦不可使食无竹。仙居的端午,最不能缺少的一个粽子,叫做笋干肉粽。

笋是竹子身上最值得吃的部分,清脆爽口,炖肉而食,咸鲜不腻。

端午,早已过采食鲜笋的时节,但粽子里要有笋,最优的解就是笋干。

仙居县白塔镇,多年来研究仙居地方小吃的徐子永介绍了仙居传统的笋干肉粽,他说,这是仙居人从小到大最难忘记的端午味道。

春季里新晒的笋干,遇上初夏的甘泉,在泉水的浸泡中逐渐恢复了它们作为食材的鲜亮,很显然,贮存在陶罐里的时光并没有夺去它们在采集之初的那份鲜嫩。

同样需要浸泡的,还有作为粽子主体的糯米。

几斤用仙居土猪肉腌制的咸肉,在切成小方丁后,将作为粽子咸香的最主要来源。

箬叶,是台州人公认的粽叶子,在箬竹大量种植的仙居,很容易寻得这种巨大的竹叶,它本身独有的清香味道形成了台州粽子最独特的气息。

切好的笋干、咸肉和泡好的糯米,一起被装入用两张箬叶叠好后折起来的斗里,包好后用另一种竹叶子作为系带扎紧。

下锅后,水漫过粽子,慢火炖煮3个小时后,包在箬叶里的食材成熟,咸肉和笋干的汁液与糯米粽身渗透,融合为一体。

“笋干依旧是鲜嫩的状态,加上咸肉的咸鲜和糯米本身的清香,特别好吃。”徐子永说。

临海的乌米粽

千年台州府城所在的临海,在饮食上吸取了各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临海人的农历四月,有一样来自山野的味道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乌饭叶。

这个季节正是乌饭树新叶成长的时节,这种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植物,在临海的山野里十分常见,临海的阿姨婆婆们会早早出门,在附近山野里采集乌饭树的叶子,回家后作为食材运用到食物当中。

乌饭麻糍、乌米饭,都是最常见的操作,也是临海城中最耳熟能详的美食。

临海城西北的永丰镇,村民尹云和在每年端午到来时,会安排制作一批乌米粽子。

乌饭树的嫩叶,在挑选清洗干净之后,用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得到乌饭叶原汁,然后将洗干净的糯米浸泡到乌饭原汁当中,浸泡的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

在这12小时时间里,乌饭原汁会缓缓浸入到糯米当中,将其染色,成为乌米。

“乌米粽子可分甜口和咸口两种。”尹云和介绍,甜口的是在乌米粽里包入3个蜜枣,这是临海人甜粽子最传统的包法。

咸口的就比较讲究,需要新鲜的上等五花肉,切好后经过简单的腌制入味,搭配精选出来的咸蛋黄,和浸泡过乌饭汁的糯米一起包入。“也可以一半乌米,一半白米,做成鸳鸯粽,满足食客对不同口味的需求。”她说,文火慢煮数个小时,粽子熟了之后拿出来,会有一股自然的清香。

在为数不多以做乌米粽见长的民间匠人中,尹云和制作的乌米粽拥有不少的拥趸者,侄女尹珍珍的“花房里”蛋糕房成为了尹氏乌米粽最好的销售点。

坎门的海鲜粽

台州最南面的海岸线上,玉环坎门街道一处靠海的院落,“榴莲宝妈”金莉莉已经准备好一应食材。端午前后,她又将迎来今年的粽子订单高峰。

相比北部的仙居和中部的临海,以料理海鲜见长的玉环,粽子里更多地包入了大海的味道。

坎门的粽子,通常被称为“马粽”。当然不是里面含有马的成分,而是出自闽南语,在闽南方言中,马粽就是肉粽的意思。坎门大部分人是闽南渔民的后裔,也就保留了闽南语关于粽子的称呼。

也有当地人说,之所以称之为马粽,也是因为粽子的形状如同马头。

坎门马粽咸甜皆有,最好吃的,自然要数海鲜粽了。

海鲜粽里面的料很足,除了肉和板栗等常规的馅料之外,还要有蛏子干、墨鱼干、虾仁等来自大海的美味食材。当地人也很随性,喜欢吃什么,就在粽子里包什么。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金莉莉说,一个粽子甚至可以吃成海鲜盛宴的感觉来。

在粽子里包海鲜,起源于一百多年前。

坎门渔民众多,大家最不缺的就是水产,所以在包粽子的时候为了增加粽子在口感上的丰富度,渔民家属们在粽子里尝试加入了新鲜的海货,口味却得到了出其不意的提升,而这种带海鲜的粽子之后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当地的特色。

金莉莉对海鲜美食素来研究颇深,她和前辈老阿嬷们对马粽的配料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制作流程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坎门“马粽”的品质。

改良版的马粽在当地更加风靡。其制作工艺还被评为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橙友福利

湖州“诸老大”准备了30份东方好粽礼盒

参与方式:下载并登录橙柿互动App,在“什么是江南”话题下发帖,说说你最喜欢或最想吃的浙江粽子,记得带关键词#浙江粽子#,我们将选出30位橙友,每人可以获得1份来自湖州“诸老大”的“东方好粽”礼盒(价值89.9元)。

活动时间:即日起到6月19日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