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娜 郭婧 黄莺
又到招生季。今年杭州市区初中毕业生比去年多出2800人,想上心仪的高中学校,确实不容易。
以前每年中考,老百姓最关注的,是坊间说的“前几所”重高。但这几年来,随着萧山、余杭、富阳等区的高中纳入主城区招生后,杭城高中的格局已经改变。
这些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不算多,很多家长对他们不太了解。所以,记者联系上十几位从主城区“出走”,前往这些高中就读的学生家长,聊一聊他们当初的选择,以及在校就读的感受。
之前有家长担心路程远,孩子可能较难融入,或者学习节奏太快,但经过记者的采访,发现情况和很多家长想的并不一样。有家长直言“这里完全不是你想象中的县中模式”,孩子们在这些学校都能很快适应,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且不少老师的细心程度,甚至超出家长想象。
此外,听家长们的表述,每个学校的升学率都不错。有位家长笃定地说:“我仔细比对过数据,有些主城区外的高中学校被严重低估。”
五区12所学校今年招收768人
比去年扩招近200人
今年中考时间为6月17日、18日。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日8:00至6月3日18:00。今年主城区与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五区普通高中双向等额招生计划继续增加。
去年,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区共有10所学校和主城区对等招生,今年增加两所学校,分别是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临安区天目高级中学(公办)。
招生计划也从去年的576人,增加到768人,扩招近200人,分别是萧山中学62人,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62人,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62人,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62人,余杭高级中学90人,余杭第二高级中学90人,余杭第一中学54人,余杭中学54人,富阳中学72人,富阳区第二中学72人,临安中学44人,临安区天目高级中学44人。
对等招生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比如主城区面向萧山招生60人,那萧山也拿出60个名额,对主城区学生招生。
去年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是这样的——
萧山中学 我本以为去萧中是老天开的玩笑 现在发现这是老天送的礼物
讲述人:高三咸同学妈妈
我儿子初中在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成绩不错,2020年参加中考。中考前的一模、二模发挥都很好,他很想去前两所重高,所以先填了这两所。后来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推荐萧山中学,说这是一所被低估的学校。我想想就填了,以为不会有机会去。后来我儿子中考532分(当年体育没考,中考总分570分)。
本以为老天和我开了一个玩笑,现在感觉这是老天送给我们的一份礼物。
在萧中读书三年,成绩虽有起伏,基本保持在年级30名左右。让我特别开心的是,他越来越阳光、开朗。每周星期六下午回家,作业都写完了,家庭氛围都好了。
学校很公平,从高一进去,通过一整年四次考试,期中、期末考,高二就有机会可以进实验班。儿子刚进去时是平行班,成绩经常是班级前列。到了高二,他进了实验班。这种不是一考定终身的实验班,我们家长很感激,也让儿子充满信心,状态越来越好。
对于儿子将来去哪里读书,他有自己的梦想和热爱的专业,我们做家长的,总希望孩子在身边,能去浙大挺好的。我听老师说,去年高三有170多人在浙大线以上,如果是这样,那儿子的成绩问题应该不大。
现在,儿子所在的实验班里,主城区来的孩子有六七个,成绩都不错。其实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主城区孩子来萧山的毕竟少,就怕不能适应。后来,有位家在萧山的同学家长联系我,提到一件事:“班主任和他们说过不止一次,杭州来的孩子学习习惯好,让他们跟着学一学。”这让我很意外。
从高一到现在,儿子遇到的老师都挺好。班主任是扑心扑肝,整颗心都在孩子们身上。
学校住宿条件不错,但我还是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这样儿子每晚回来,还可以和我聊半小时天。房子租了两居室,70多平,走路5分钟到学校。一个月租金3000多元,还包停车费。我和闺蜜聊天,她在滨江陪读,房租一个月8000元,还有物业费、停车费等。这么一比,我的幸福感就很强了。
美中不足的是因为萧中三年的改建,仪式感少了一点,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有些小小的遗憾。
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学校的精准教学特别好
每天还有唱歌时间
既青春又励志
讲述人:高一赵同学家长
小赵是杭州西湖区的一所公办初中毕业的,去年中考成绩555分,算是捡漏进了萧山三中。当时第五志愿填了萧山三中,就是考虑到萧山三中去年是第一年到杭州主城区招生,主城区的家长可能还不太了解这所学校,分数线可能会偏低一点,在萧山本地人看来,萧山三中的教学成绩很好,一点不比主城区的重点高中差,管理规范严谨。
报考前,我们也专门去学校实地看过,觉得校舍、设施这些都和主城区学校没差别,路上的时间要久一些,开车要四五十分钟,坐地铁要一个多小时,不过,学校门口就有地铁站,现在儿子都是自己坐地铁回家的。儿子每周回一次家,自己拉一个小拉杆箱,这让他有一种在外地上学的感觉,地铁上的时间,他说刚好可以用来背政治,一点也不浪费。
去年萧山三中在主城区招收65人,被平分到20个班,每个班也就三四人,儿子说,平时老师和同学在学校都讲普通话,偶尔开玩笑时才会说一下萧山话,用来增加交流的乐趣。
本来我有点担心儿子在高中住校后只埋头读书,后来听他说,学校活动也蛮丰富多彩的:有新年晚会、辩论赛、美食节,还有很多社团……每天下午有全班一起唱歌的时间,都是青春励志的歌曲,很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我感觉这挺好的。
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学校的管理很严
班主任从早自习陪到晚自习结束
讲述人:高三施同学妈妈
女儿成绩中等,2020年参加中考,成绩是483分(当年体育没考,中考总分570分)。
本来我也不了解学校,当时有个朋友之前搬家到萧山,他们家门口就是萧山五中,孩子上了几年说不错,这才成为我们志愿里的一个选项。
学校在萧山城区中心,旁边就是地铁站。我家住转塘,开车半小时到校,一路都是高架。有时我有事,没空接女儿,让她坐地铁回家。
先来说硬件。学校的寝室条件很好,前两年翻新过,家具都是新换的。空间很大,女儿有时带了不少零食和衣物,储物柜都能塞得下。食堂有三层,照顾学生不同需求,有各种小炒。
女儿偏科比较严重,选考了政史地,首考四门拿到387分,有些科目还不错,英语134分,历史90分。学校在政治学科上师资力量很强,有时和我闺蜜家在市区重点高中的孩子比,都有优势。现在,女儿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自己也很有上进心,和初中时的她相比,像换了一个人。
说实话,女儿的成绩在小学挺好。进初中后,正赶上我生二胎,关注她少了,结果在手机的使用上没管理好,她成绩下滑厉害。所以我对学校的管理很看重,萧山五中的管理就很严格。进校门,就有老师统一收走学生的手机,锁进柜子里。到了周末放学,再交给学生。虽说手机不在学生手里,但校园里有电话,学生有事随时可以打。
老师也是非常敬业的,班主任每天从早自习陪伴孩子到晚自习结束,经常主动和家长联系,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等。家校沟通挺顺畅的。
余杭高级中学(临平中学)
孩子每天睡眠近八小时
余高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县中模式
讲述人:高一卢同学家长
小卢初中在文澜中学,去年参加中考,成绩是583分。当初报志愿时,第一志愿填了杭二中,第二志愿是学军中学,第三志愿报了余杭高级中学。选这里,因为在网上看到过数据,主城区到余高就读的孩子中五分之一能被浙大录取,去年考入浙大的人数有100多个。
之前去看过学校,觉得学校的氛围、每天住校生日程安排都跟文澜中学挺像的,感觉孩子能够很好适应。另外,小卢喜欢物理,想要参加物理竞赛,正巧余高的物理竞赛教练也挺好的。
就读一年,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挺对的。小卢晚自修到9:30,学校10:20熄灯,寝室里没有桌子,为了让大家回去就能尽快休息。早上6:15起床,跑操。他每天能睡近八个小时。跟他在主城区读重高的同学比,他的睡眠算充足的。周六中午接回家,一般作业半天就能完成,感觉负担也不重。余高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县中模式。而且家校沟通特别通畅,每次给老师发微信,都会有回复。有时有事联系不上孩子,还能直接微信老师帮忙联系。
我们家选择的是住校,选择通校的家长,我听说在余高附近租房,三室两厅两卫加两个车位,4000多元,比在主城区划算多了。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跟城镇的孩子在一起读书
能让孩子更加会吃苦
讲述人:高三熊同学家长
小熊初中是文海中学,2020年中考506分(当年体育中考取消)。之所以选余二高,是感觉学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每年都有进步。另外,文海中学往届的学生在余二高发展得不错。
我们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三房,每月3000元左右,跟学校一墙之隔,孩子步行几分钟就到。
进入学校,我参加过几次家长会,感觉从校长到年级主任再到班主任,都很认真负责。尤其是班主任,到班里开会时,对班上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我家孩子的短板在哪里、该如何提高、首考后哪些学科能放弃,都指导得非常到位。
余二高的学生群体中,部分来自城镇和农村。这些孩子我感觉特别朴实、勤劳、能吃苦。我觉得,让孩子高中三年和这样的孩子在一起,能够受到不少好的影响。
(下转1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