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院后,周先生回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看望卢骁,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滨江十年 见字如面”系列报道
信,是无声诉说的悲欢,是笔尖流淌的信任,也是永恒流露的真情。当病人解除病痛、挽回生命时,一封感谢信或一面锦旗,是病人对医护人员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十年间,浙大二院滨江院区的医护人员们收到过不计其数的感谢信,每一封背后都记录着温暖的瞬间。
好久不见,见字如面。我们用10封特殊的感谢信,串联起滨江院区十年的医患真情。今天是第七封信。
记者 俞茜茜 见习记者 吴双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两个月前,30岁的周先生遭遇“夺命”肺栓塞,幸亏及时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急诊医学科卢骁副主任医师和医护人员们一起,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这条年轻的生命。
鬼门关前走一遭的经历,让周先生意识到久坐不动的危害,也深深记住了卢骁的名字。康复出院后,周先生再次回到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找到了卢骁,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急诊医学科卢骁副主任医师及医护人员:
见字如面!
急诊和重症监护室,可以说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我从来没想到过,在30岁的年纪,自己会有这样一段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一切要从去年9月的一次意外受伤说起。当时我约了几个朋友打篮球,不小心右腿肌肉拉伤了,心想着“伤筋动骨一百天”,趁着国庆长假,我回到安徽老家,在家里休养了差不多一个月,每天躺在床上很少走动。等到右腿疼痛渐渐好转,就回杭州上班了。
回到杭州,我的右腿经常会莫名地肿胀,我觉得很奇怪,明明休息了那么久,按理说原先的腿伤也该好了呀?
我因为职业关系,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我想腿部肿胀可能是因为长时间久坐引起的,还特地去做了几次腿部推拿按摩,结果还是没有消肿。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那个时候,右腿已经形成静脉血栓了,但我自己没察觉,还去做了腿部的推拿按摩,按摩的压力可能引起了血栓松动,从而造成血栓脱落。
过完年后,我经常觉得有点胸闷,且爬楼梯气喘吁吁。起初以为是感染新冠后引起的,直到2月20日那天,我下楼买了个菜,当下就觉得心跳明显加快,呼吸有些困难,我意识到这样的状态不太正常,于是到医院做了血常规等检查,当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我突然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于是打了120求救。10多分钟后120将我送到了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急诊,当时我的意识还是清醒的。急诊的医护人员们为我做了初步检查,排除了急性心梗、气胸等常见病因后,根据我有右腿肿胀、平时又久坐少动的病史,怀疑是急性肺栓塞,并且立即安排了肺动脉CTA检查,提示两侧肺动脉主干大面积栓塞,生命危在旦夕。
卢医生,我记得第一次和您见面,就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当时我病情严重,需要进行紧急溶栓治疗,但溶栓有一定的出血风险,我家人都不在身边,只有我一个人在杭州。身体的不适,加上面临抉择时的无助,让我六神无主。
你应该看得出来吧,那时的我真的很慌乱。你详细地为我解释了溶栓治疗的事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分析治疗的利弊,你的语气笃定,思维清晰,我心中的信任感油然而生。
当天下午3点左右,医院打电话通知我爸妈,他们接到电话后,紧急从安徽老家打车赶来杭州。我怕他们担心,还特地跟你说,千万别告诉他们我情况很严重。你让我别担心,一定会尽全力为我救治,到这里我就失去意识了,被送进了ICU。
等我再次睁开眼睛时,已经是躺在急诊监护室了。我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是5点多。我心里想,自己昏迷了两个小时,爸妈应该还没赶到杭州吧。
后来你告诉我,原来我是前一天下午3点多昏迷的,已经过了一天一夜,我爸妈早就到了,一直在急诊ICU外守着我。而且我当时突然昏迷,随时可能心脏骤停,如果溶栓失败,后续还要做取栓治疗,甚至还要用上ECMO。
幸运的是,我的溶栓治疗很顺利,第二天就拔除气管插管,转到了普通病房。我后来自己查资料才知道,原来肺栓塞是“夺命杀手”,尤其是大面积肺栓塞,很容易发生猝死,抢救成功率很低。
出院那天,我居然在手机上刷到了你上央视进行演讲的视频,看着你熟悉的身影,我的心跳一下子加快了,欣喜若狂地跟我朋友说:“就是这个医生,就是这个医生救了我!”
我以前不知道,原来你在网络上这么“红”。仔仔细细刷完了你的所有视频,看到你挽救病人时专业又镇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善良与温情,让我深受感动。
我还发现你和我一样喜欢打篮球,我在你的微博下留言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和你打一场篮球,我来给你打挡拆!现在的我,已经成了你的“小迷弟”!
前不久,我带着我的爸妈再次回到医院看你,都说“大恩不言谢”,见到你的那一刻,觉得你就像邻家大哥一样亲切。临走时,我问能不能抱一抱你,你看着我腼腆地笑了,但马上张开了双臂向我迎来。那一刻,所有的感谢,都融化在这个温暖而有力的拥抱中。
卢医生,我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像我一样幸运,遇到像你这样专业又温暖的好医生!
小周
2023年4月
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急诊医学科卢骁副主任医师:
我对小周的印象很深刻,他送来的时候病情非常危重,面罩吸氧下氧饱和度仍然很低,很快我们就进行了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CT检查证实了病因:大面积的肺栓塞已经把两侧的主干都堵牢了,如果再迟到达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首选是溶栓治疗,但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出血等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精准把握用药剂量。好在我和小周的沟通很顺畅,当时他爸妈还在路上没赶到,但治疗又非常紧急,必须争分夺秒,在我告知他溶栓治疗的相关风险时,他选择完全信任我们。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为信任,我们义无反顾,必定全力以赴。
肺栓塞是死亡率极高的危急重症。小周算是非常幸运的,他经过溶栓治疗后顺利转危为安。后来他出院后回到医院给我送锦旗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挺触动的,一条年轻的生命,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鲜活,患者重获健康,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小周知道我爱打篮球,还在我的微博下留言说,有机会一定要跟我打一场篮球。我也很期待,希望下次和他见面的地方是在篮球场上。
急诊中,年轻人发生肺栓塞的例子并非个例。肺栓塞最常见的是在下肢的深静脉形成血栓,脱落并转移到肺部血管,嵌入肺动脉中。肥胖、高脂血症、长期卧床都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突发呼吸困难是肺栓塞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突发剧烈的胸痛,随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咯血、咳嗽、心悸、焦虑、晕厥可以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表现为意识丧失,晕倒、休克、血压下降。高危肺栓塞可引起血压下降,表现为眼前发黑、头晕、大汗等,甚至休克。
此外,预防是最有效的治疗,尽量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很重要,生活中应保持每天足量的饮水;静脉曲张患者建议穿减压弹力袜;手术患者在情况允许下应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是国内首批成立的急诊科之一,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发起单位和成立地,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承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一直居中国医院排行榜专科综合榜前五;承办国内急诊医学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主办内地急危重症与创伤领域唯一SCI收录的杂志——《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21年IF为2.26);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委、现任副主委单位,是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省严重创伤与烧伤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学科。
学科以严重创伤综合救治、心肺脑复苏、疑难复杂危重症抢救等为特色,针对肺栓塞、急性心梗、心肌炎、创伤等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有着非常丰富的救治经验。2018年学科带头人、浙大二院副院长张茂教授在国内率先正式提出了复苏中心建设的理念,并带领学科一直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会同省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同道达成“复苏中心建设浙江共识”。这是我国复苏中心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步,为规范有序地开展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