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聘面试遇到AI考官

很多人表示太难了 至少要提前半个月做准备

2023-02-02

记者 储帆

同龄的朋友陆续去上班了,还在放寒假的李悦逐条点赞,心里有点羡慕。过完年,李悦就26岁了,研三还剩最后一学期,毕业和求职两座大山压到了肩上。

她也没想到,在这个忙碌的毕业季,最先给她出难题的是人工智能,“投了10多家公司,好几家都有AI面试环节。”

“一直对着手机镜头里的自己,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脑子空,脸也丑。”李悦说起自己最近在为AI面试做准备,“我在练习怎么一边保持微笑、一边流畅地背出答案。”根据她在面试软件的分析结果,这样会显得更自信、更专业。

至少提前半个月准备

AI面试官有多难对付?

“请举最近半年发生的例子,你是如何取长补短,让你所在的团队获得进步的?”“请回忆一次你在学习、工作方面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挑战。”屏幕里的AI面试官用僵硬的机械音提问,30秒后就要开启摄像头,要求在规定时间里作答。

在App上刷了几家公司的题库,李悦最眼熟的是一位叫Lina的女性AI,她是全球首个AI视频面试服务商HireVue的产品,诞生于2014年,服务对象包括联合利华、高盛、瑞士银行等各行业巨头的数百家公司。

HireVue官方称,AI会在面试中对应聘者的15000多个特征进行识别,包括语言词汇、眼神活动、音量音调、答题速度等,30分钟就可以得到相关的50万个数据点。

这两年,国内也出现了大批AI面试产品。比如猎聘旗下的多面、智联推出的AI易面、Moka和壹面打造的Moview等等,AI面试官会对候选人在面试过程中的表达内容、语音情绪、肢体动作等进行分析,最终基于人岗匹配模型打分。

对大型企业来说,应用AI面试能极大提高招聘过程的效率。尤其是在外资、金融、快消行业的头部企业,每年应聘季收到的海量简历让HR无暇筛选,设置AI面试作为第一道门槛,可以压缩时间和人力成本。

但应聘者对AI面试官的态度则可以用“如临大敌”来形容。“你可以把它们当成低配版的MOSS,比真人敏锐一万倍,在摄像头背后审视你的一举一动。”李悦说,为了顺利通过这场空前严格的面试,身边的人都至少提前半个月准备。

AI面试的结果可靠吗?

和多数因为紧张、时间不足被刷掉的面试者不同,小夏这样的 “社牛”也被困在了AI面试的种种限制里。

用她的话来说,她从小就属于可以随便去老师办公室串门的那类学生,除了成绩好,还有些天生的自信。“但在AI面试里,夸张的表情和手舞足蹈都是减分项,完全限制我的发挥。”

她回忆,最失败的一次经历是她在陈述中出现了口误,下意识说了句“不好意思”,但看到屏幕里那张毫无反应的脸,脑子一下子变空,直接停下来了。

“如果对面是真人,我肯定可以轻松化解这个小口误,但AI只会把我的失误和窘迫的表情记录下来打分,错了就没法弥补。”小夏说,那个瞬间莫名感觉有点屈辱。

整个秋招季,小夏参加了好几场AI面试,大多数没有回音。她也对模板化的问题和自说自话的回答产生了厌倦,“我希望AI能从我的表现里分析出一些好的评价,但我真正的个性和优点其实都被藏起来了。”

还有些人试图在面试中找到算法的漏洞。有网友称,他在一次模拟练习中保持微笑,语气镇定地说了一段混乱无序的话,反复提到了“创新思维”“积极”“学习”等词,最后居然得了一个很高的评价。

他推测,AI主要是从人的表情、语速等直观的方面来抓取数据点,对语言内容的理解程度“还没到那个分上”,只是提取几个关键词作为“得分点”。

“在现阶段,AI面试在各大公司的招聘流程中通常只是起辅助作用。”某上市公司的HR骆女士透露,AI面试的结果作为HR评判的一项参考,甚至被AI判定不合格的人也不一定会被淘汰。这套系统中,HR更关注被转化成文字的回答内容,过短的和混乱的答案会被直接排除。

算法存在盲点、缺乏互动体验、试题同质化严重……AI面试在应用中暴露出的弱点让应聘者和企业双方都产生了质疑:AI面试的结果真的可靠吗?

猎聘旗下多面市场负责人称,“经过AI面试后,我们会给企业提供评估报告和打分排名,由企业方自行筛选。目前AI算法与人工标注的命中率在85%以上,随着有效数据的积累学习,我们将不断提高算法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