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马当先。橙友@高山浓茶 摄

红墙,树叶,碎裂阳光,无数爱美的心。德寿宫,一抹红带给人们的秋日欢乐。橙友@舒天楚 摄

扫一扫,看更多航拍照片
记者 祝景宁
说起杭州市民摄影节,马立群对疫情前那几场摄影展记忆犹新,2013年的白马湖、2018年的西湖白堤,他都曾留下过足迹,与每个来到现场的市民,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快乐。
马立群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摄影系,从事摄影已有60多年,参与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地市级摄影群体——杭州市摄影工作者协会,并担任了数届协会主席。1965年开始摄影作品发表于国内外报纸、杂志,同时有摄影作品在美国、英国、日本、匈牙利、法国等地入选展览。
1985年、1995年,他两度航拍杭州,为杭州留下弥足珍贵的城市全貌历史影像(扫描二维码看更多珍贵航拍)。
1985年,恰逢杭州运河和旧城改造,马立群萌生了运用航拍记录的想法。得到杭州市官方的支持后,他与笕桥机场联系,参与了航拍任务。
“登上飞机拍摄时,需打开机舱门,然后用绳子将整个身体捆绑在舱门上,手持相机,身向外拍摄。”马立群回忆道,那次航拍搭乘的是“安-2型”飞机,使用尼康FM-2相机、24mm广角镜头和柯达彩色胶卷。
20世纪80年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调侃杭州是“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从空中俯瞰下来,整个城市破旧灰暗,道路狭窄,房屋建筑单一简陋,高楼大厦更是凤毛麟角。钱塘江两岸还是大片的农田农舍,几乎没有建筑。
10年后,1995年,马立群又进行了第二次航拍。透过照片可以看到10年来的城市建设,令杭城旧貌换了新颜。杭州日报等高楼竖起来了,中山花园等高层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建设中的中河立交桥、上塘高架桥、庆春立交桥贯穿市区,车流不息,整个城市在建设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以前的航拍,都是人坐在飞机上,航拍条件既艰苦又危险,不像现在用无人机航拍,摄影师在地面用遥控器就可以拍摄了。”马立群说,现在看这批照片是很有历史价值的珍贵史料,通过对比,直观地展示杭州巨大的发展变化。
作为一个杭州人,怎样把杭州那别具一格的风韵和风骨,通过摄影艺术展现出来,呈现给世人大众,是马立群不断求索的问题。
退休后他仍是闲不下来,每天都坚持早起,无论风雨,都会去西湖边上走走。在他心里,无论杭州如何日新月异,西湖仍是那道白月光,即使用毕生心血来拍摄它的美也不为过。年过古稀的他,多年来,未曾停止自己追寻的脚步,通过自学,现在也能熟练地操作无人机航拍。
在马立群看来,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首先要主题突出,作者要关心社会,热爱生活,从贴近生活中发现主题,这是作品的神;其次是构图新颖,通过作者的审美情趣,运用画面的构图、光线等表现手段再现作者的主体意识,这是作品的形;再者,影调丰富, 增强画面艺术感,表现了作者摄影技术的娴熟;最后, 色彩饱和, 增强画面美感,再现了作者的美学水平。上述也正是创作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过程和功底。
2022杭州市民摄影节以“杭州有多美?我来告诉你”为主题,征集活动将于12月16日截稿,见报即获现金稿酬,还有年度5000元影像大奖等待你的参与!
征集渠道:将你拍摄的最能体现杭州之美的照片、视频作品上传至“橙柿互动”App即可。
参与办法:打开橙柿互动App,点击屏幕下方“+”,添加你的作品,记得选择话题“快拍快拍”,并在文字描述中标记#2022杭州市民摄影节#。
特别说明:
1. 参加2022杭州市民摄影节的照片与视频均为原创,请保留原始素材,如获奖主办方将调取视频原始素材或照片原片。视频时长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MP4格式,可适当搭配中英文文字说明;
2. 凡入选作品,主、承办方有免费使用权,可在与杭州城市形象推广相关的展览、画册、报纸、杂志、网络等非商业性场景中使用;
3.活动组委会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