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十年 接驳换乘考虑到了 机动车、公交车、小红车的停靠空间

但对电动自行车数量大幅上涨的 新情况预估不足

2022-12-08

给机动车设计了“P+R”换乘停车场

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杭州正式进入“地铁时代”。自此以后,地铁“接驳”成了杭州交通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关键词之一。

在地铁1号线开通之初,首先考虑到的是机动车接驳,对于一些居住在滨江、萧山、临平、下沙一带的有车一族来说,驾车前往地铁站的“P+R”(Park and Ride,即停车换乘)换乘停车场,然后搭乘地铁上下班。

都市快报曾报道,在1号线开通之初,不少站点就提供了可供换乘的机动车停车场:文泽路地铁站周边公共泊位免费;起始站(终点站)之一的临平站,旁边临平汽车南站东侧停车场约有停车泊位300个。余杭大厦西侧停车场,约有泊位500个。江陵路站A出入口有马路临时停车场;九堡站东西两侧设有换乘停车场; 金沙湖站、乔司站、湘湖站:站点西侧都设有换乘停车场,5元钱封顶。

经过10年的建设,直通车记者了解到,现如今,围绕地铁站点周边新建的“P+R”换乘型停车场库23个,局部区域停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给公交设计了换乘线路和换乘停靠站点

在地铁1号线开通之初,公交集团准备新辟线路13条,调整线路26条,停驶线路2条。优化调整后,30座地铁站共有245条公交线路可供换乘。首期线路优化配套方案开通线路7条,调整线路15条,7条线路增设停靠站,7条线路延长服务时间。

现如今,地铁出入口周边50米范围内设置公交接驳站的站点比例超过80%。推进公交与地铁整体运营时间同步,已有117条公交线路实现同步运营。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出台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提供公交、地铁换乘票价减免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者之间接驳换乘的黏合度。

几乎每个地铁口都设计了小红车换乘服务站

市民呼声很高的公共自行车,随着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公司规划为其配套新建48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

2013年9月10日起,杭州地铁1号线站点周边陆续新增了16个24小时公共自行车服务点。除了萧山、余杭外,地铁1号线各站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已全面覆盖。

2013年10月1日起,杭州公交集团在地铁1号线主城区地铁站周边(300米范围内)新增6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实现了地铁1号线主城区的24个站点周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全覆盖,并且确保每个地铁站周边至少有1个24小时服务点。

十年来,杭州公共自行车站点不断扩张,“地铁+公共自行车”的模式也逐渐成为市民青睐的出行方式,2012年,杭州只有2962处服务点,6.98万辆小红车,累计租用量近3亿人次。2022年,服务点已达到5263处,小红车12.2万辆,累计租用量达到12.35亿人次。

电动车数量大幅上涨成为市民换乘主要工具

综合来看,无论是机动车、公交车还是公共自行车,都在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开通而升级优化,顺应着城市的变化,但显然对电动自行车的换乘需求估计不足。

杭州的电动车数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这十年期间大幅上涨。公开数据显示,杭州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从2006年的50万辆增长到2020年的685万辆。

随着地铁线连线成网,不断向外延伸,骑车换成地铁成了很多杭州市民的出行选择。有骑就要有停,供需不平衡就会出现问题。

截至发稿前,从橙柿直通车收集到的大量民情民意来看,一些城郊接合处的地铁换乘交会站,或是新开线路,非机动车乱停的现象比较明显,市中心地铁口的反映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