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每个月都要发作的房颤 经过中药调理后平平稳稳

心血管疾病中医专家叶秀珠:睡眠不好尤其容易诱发心脏病

2022-11-29

记者 俞茜茜

心血管疾病和季节密切相关。这两天杭州将开启“速冻模式”,气温急剧下降,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增加冠脉粥样斑块破裂的风险,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格外当心。

叶秀珠,浙江著名心脏病专家,叶氏中医心脏病第17代传人。13岁随父(著名中医心脏病专家叶宝鑫)从医,19岁深得祖传中医秘方。后师从国家级名中医吉良晨、国医大师路志正、国医大师张灿玾,从事心脏病临床工作40余年。

快报报道了叶秀珠的中医治疗心脏病特色后,许多心血管病患者拿着报纸找到了叶秀珠,68岁的吴大伯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每个月都要发作的房颤 经过中药治疗后平平稳稳

吴大伯患有多年的高血压,上压160多,下压105,一直在吃降压药控制。三四年前,他又查出了冠心病和房颤,心脏功能越来越差,上楼梯气喘吁吁。原本在家里还能帮老伴买买菜、拖拖地,如今也变得有心无力。

从去年开始,吴大伯几乎每个月都要发作房颤,每次发作的时候相当可怕,整个人瘫在那里动不了。他到好几家医院心内科就诊过,医生评估他的情况后,发现冠脉堵塞70%以上,建议他做手术植入支架。但一方面因为心脏功能不好,另一方面又惧怕手术,于是一拖再拖。半年前,他找到了叶秀珠的中医门诊去试一试。

中医药能不能治好心脏病?不少患者像吴大伯一样,起初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很多都是惧怕手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

叶秀珠印象很深刻,第一次见到吴大伯时,他脸色暗沉,嘴唇颜色呈紫黑色。她为其搭脉问诊,根据病情开了中药。用药一星期后,吴大伯的嘴唇颜色变得红润些了,血压也变得平稳了,原本胸闷、心悸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后来,吴大伯一直坚持中医治疗,现在已经坚持吃了将近6个月的中药,原本经常要犯的房颤再也没发作过,冠脉堵塞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睡眠不好 尤其容易诱发心脏病

叶秀珠说,睡眠和心血管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早期的心脏病,都是睡眠不好引起的。

“我在门诊中遇到很多这样的病人,刚开始都是失眠、睡不好,后面就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紧接着,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就慢慢找上门了。”

叶秀珠说,前不久,她就遇到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47岁的女老板,她是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原本生意红红火火。但是近两年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的生意一下子变得惨淡,亏损很严重,愁得她晚上睡不着觉,还出现血压升高、胸闷、心慌等症状。经过半个月中医调理后,不仅胸闷不适的症状改善了,睡眠也变好了。

叶氏中医传承人、叶秀珠的儿子梅煜川医师介绍,不少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也都会出现失眠症状,时间一长,心血管问题很容易找上门。“通过中医调理,不仅能改善睡眠,缓解更年期的多种不适症状,还能降低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冠状动脉堵塞80%以下的病人

建议连续服用中药

叶秀珠介绍,中医治疗心血管病,除了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辨证施治,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调理,随证而变。

叶氏心脏病秘方,至今已有数百年的传承历史。这张心脏病秘方,不是一张单方,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没有20年的中内科功底、没有10年以上的治疗心脏病临床经验,是无法应用的。

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叶秀珠将祖传医术和现代医学理论结合起来,寻找心脏病治疗上的突破口,不断完善祖传秘方“保心药”。

这个方子是纯中草药方剂,由红花、太子参、丹参等中草药配伍加工而成,具有宽胸理气、活血化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固本培元的功效,主要用来对付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引起的心脏病、房颤、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风心病等心脏疾病。

叶秀珠说,比如西医认为冠状动脉堵塞70%左右要装支架,但装支架是局部治疗,很可能今年这段血管不行,装一个,明年那段血管不行,再装一个。中医是“整体治疗”的思路,这段血管堵塞了,就通过“活血化瘀”的办法打通,恢复动脉原有的弹性和管腔面积,营养心肌。同时,其他没堵塞的血管,也要用药预防它堵塞。“我通过多年临床发现,冠状动脉堵塞80%以下的病人,连续服用中药,许多人的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本周起,每周日、周一上午8:30—11:00,叶秀珠中医师坐诊杭州永萃堂中医门诊部。12月5日前,针对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引起的心脏病、房颤、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风心病等心脏病患者送出30个义诊号。为保障就诊次序,请提前电话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