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互动·评论有礼
日前,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报告核心结论是,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他们又开始倾心短视频了。
怎么得出的,来看两个核心指标的变化: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和消费流水。数据显示,每周游戏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包含已不玩游戏的未成年人)占比增长至75%以上,相较去年高出了7.73%,也就是说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控制在了3小时以内。
报告显示,目前游戏企业防沉迷系统覆盖90%以上未成年游戏用户。近一年来,将近三成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减少,出现未成年人私自充值现象的家庭占比降至15.43%,较去年有了明显下降。
然而,按下葫芦起了瓢,玩游戏的时间受限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远离手机了。报告显示,在新规落实后,未成年人的娱乐行为从游戏向其他活动转移,尤其是社交媒体,其中65.54%的未成年人会投入到短视频里,投入到网络的视频占比也超过48%,刷微博、小红书的比例大幅提升。
万物有时:短视频比游戏更不靠谱,低俗的、没底线的很多,严重影响孩子的三观。短视频能提高门槛吗,有的真是辣眼睛,为流量无所不用其极,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一些打擦边球的,换个号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大红红:是的,游戏时间限制了,就改刷小视频了……还是多陪伴吧,电子产品也不能一味禁止,毕竟以后是科技时代,规定好时间就行,我家是周末归还手机,周五晚上给,周日晚上收回,每天玩1-2小时。
133××××1031:别说孩子,我妈每天抱着手机刷直播,大半夜睡觉了还在刷,视频软件该不该受到管束了,太废人,还伤害家人感情。
兮颜:我家孩子连吃饭都是边吃饭边看短视频,关键是短视频现在没有实名认证。
小懒虫:一点都没错,玩游戏好歹要动动脑子,短视频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建议可以出一些适合未成年人玩的,开发智力的游戏,寓教于乐不是只是嘴巴上说说的。
静:有感!我家小朋友查资料,但是查着查着,就开始看下面推送的视频,我试了好多办法,还删除不了这个视频推送的界面,就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