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看航展跟老板请了病假 还有不少夫妻带着孩子赶来……

珠海航展公众日首日现场目击

2022-11-13

(上接01版)

记者 陈彬

1949年11月11日,是一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

在前天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航展,又称珠海航展)公众日上,人民空军迎来了第73个生日。

昨天我在珠海国际航展现场,感受到了人民空军的茁壮成长,以及人们对中国航空的诚挚热爱。

早晨不到6点,我从床上醒来,闹钟还有10分钟就要响了。

珠海航展官方为观展市民提供了免费接驳班车,我预约的班车始发地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九州港客运站,早晨从这里前往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不到1小时。

班车最早7点出发,我抵达现场时还差半个小时开展,排队的已经有20多人。几位结伴来的年轻人看着阴沉沉的天议论,担心今天某个飞行表演会不会取消。也有带着孩子的夫妻,一位爸爸说,孩子要多看看这些军事装备,从小认识到祖国越来越强大。

8点左右我通过安检口,排队的人不多。

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民用直升机与无人机,也有少部分无人机已经挂好了弹。

航展现场,主办方也准备了小型电动旅游观光车,往返于各个场馆之间。

我看了下,最早一批赶来的,大多是年轻军迷,端着相机,镜头对准静态展示区的军用飞机和多型号车载防空导弹。

早上9点多,我端着相机准备往露天静态展示区拍些照片,那里停着运-20A、歼-16D(加挂电子战吊舱)、轰-6K等人民解放军顶尖飞机。

还没走两步,我和一个大哥对上了眼神:他个子中等,看起来精干瘦瘦的。

“走啊去占位置去啊!”他冲我喊道。

“占啥位置?”我加快脚步跟上去,大哥走到围栏前,右前方是还在沉睡的歼-16战机与“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战机。

“正前方,这里,这里,等下歼-20来,就停这儿。”大哥比了两个手势。

大哥名叫李原,广西人,在深圳上班,为了参加这届珠海航展,他请了这周周四、周五与下周一、周二四天假。

“2018年开始,每届都要来,请年假老板不让,所以我每次都骗他,今年我说我生病了。”

李原是个又新又老的航展爱好者,说新是因为他近几年才开始追,说老则是因为他自2018年起,就没落下珠海航展任何一届任何一天的公众日。今年公众日一天一张票500元,他一买就是三张。

李原最喜欢歼-20,这两天,他一直提前两小时就守在这个位置。

“晚来一分钟,后面都是人山人海,往后退就回不去了。”

昨天他已经拍下了很多好照片,但今天依旧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下午5点清场了,先别急着走,赶紧来拍,这里没人的。”

“昨天真是美好,中午风把云吹散了,到下午5点黄昏落在歼-20身上,真美啊!”李原掏出相机,给我看里面的图片。

很可惜,昨天歼-20的四机编队飞行表演结束后,并没有降落在珠海航展,我对李原说:“今天没有,明天应该也没有了。”

“明天我还会来的,不一定的。”李原蹲在地上拿着相机看着我说。

本次珠海航展,歼-20献出了地面静态展示的处女秀,因此像李原那样执着的人不在少数。

在广东某地读书的小王和小徐,前天上午坐着高铁来到了珠海。

“我看到过歼-11战机在天上飞行,但我最爱的还是歼-20。”

2011年1月11日,歼-20战斗机成功首飞,第一张照片,2010年年底出现在某网络论坛上。

“那张照片里,她就停在丛林后,黑色的,鸭翼,双垂尾,有棱角,看起来冷酷无情,我太喜欢了!”小王动情地说着,歼-20正巧从我们头上略过,我们三人一边聊着,一边疯狂地按下快门。

此时歼-20做了一个机动,以一个极小的转弯半径调转机头,重新向观众席飞来,现场所有观众开始呐喊。

“什么叫做五代机啊!这是什么无敌的机动动作啊!”小徐一边喊着,一边又摁了几次快门,今天他一共带了三块相机电池。

飞行表演结束,很意外,歼-20没有如我们预期降落。

李原和两个小伙子先后走了,看得出他们有些失落。但离开时,他们还在回味着歼-20那个绝美的机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