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新格局 辐射“新班级教育”经验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迎来创校二十周年

2022-11-09

记者 林佳琦 通讯员 杨帆

11月8日,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迎来了一群崇文的“老朋友”:国内知名教育大咖、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在崇文创校二十周年之际,大家汇聚一堂,参加全国小学教育发展论坛,回眸崇文印记,畅叙深情厚谊。

2002年,崇文实验学校落成启用,2018年,崇文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迈出杭城教育“拥江发展”第一步。创校20年来,崇文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以“小班化教育”为切入口,以“新班级教育”为特色,发展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集团化办学名校。

以论坛开启新征程 共话教育新发展

创校二十周年,崇文的庆祝方式很特别:用一场教育论坛开启新的征程——举办2022年全国小学教育发展论坛暨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创校二十周年发展研讨会,深入讨论“创新国家课程实施方式,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为期两天的论坛上,崇文实验学校、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两大会场举办多场主旨报告和“主题学习”教学展示,以及干货满满的未来学校变革圆桌对话、“新班级教育”平行论坛,全方位展示教育成果,擘画发展蓝图。

开幕式上,93岁高龄的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来到了现场,回忆20年前来到崇文的场景,“看到现在的崇文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展新班级教育实践,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 他勉励崇文的老师们,提高教育质量,要以改革教育教学为动力,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好每一堂课”是教育人的永恒追求。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锋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崇文在办学的20年中,始终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秉持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不断为杭州、浙江小学教育的发展作出努力。

“百年的岁月洗礼,崇文始终让教育回归它本来的样子。”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在致辞中为崇文的坚守和担当点赞。项局长说,正值20年办学之际,崇文实验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也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明年,坐落于上城区钱江新城未来社区的崇文未来学校也将启用,开启“新班级教育”的新一轮实践。

构建教育新格局 开启教育共富之路

从建校起,崇文实验学校就致力于“新班级教育”的探索,针对传统班级教育存在的弊端,形成了集育人目标、课程实施、教师发展、治理创新于一体的“新班级教育”育人体系,建构了生机勃勃的育人生态。

论坛首日,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俞国娣作《栉风沐雨二十载 砥砺深耕谱新篇》的主旨报告,将“新班级教育”的方方面面娓娓展开,以创新求发展,在新时代开启崇文教育的新征程。

“新班级教育”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围绕学生发展个性化、课程设置特色化、学习时间弹性化等方面不断深入探究、丰富教育内核。创新“知行创”国家课程实施路径,平衡好统一的国家课程方案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扎实学识的基础上,走向实践创新。

20年来,崇文一直将自己视为教育的“试验田”,坚持发挥课堂变革主阵地作用,走出了一条“新班级教育”之路。如今,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新班级教育”成果先后被推广至北京、上海、广东、湖北、贵州等20余省市,依托“教育+互联网”,与西藏那曲杭嘉中学等全国36所学校“共上一堂课”,为10余万学生带去了生动的“崇文课堂”。

近年来,崇文与台州市、衢州市开化县开展深度合作,设置了一批乡村学校实验基地,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打造了“课程资源重构—包班协同教学—技术助力变革—创新评价模式”四维联动的发展通道,探索着乡村教育从“输血”到“造血”的路径转变。通过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守望教育的诗意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