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静
近些年,肺结节成了很多人讨论的话题,肺结节的大小、形状、生长速度、与周围组织的联系等都关乎结节的性质是良性或恶性。
“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位的,许多肺癌由肺结节转变而来,发现肺结节一定要重视。”浙江中医药大学王伟教授说,针对肺结节,先辨别良性或恶性很重要,直径大于8mm,周边有毛刺、分叶、胸膜牵拉或凹陷,应尽快到肿瘤科就诊筛查,进一步明确性质。
“一般来说,4mm以下的肺结节一年复查一次;6mm的肺结节,6-12个月复查一次;8mm以上的,3个月复查一次;1cm以上的,1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在定期随访期间,与其等待,不如尽早介入中医药治疗。”王伟教授深耕中医药领域30多年,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见解独到,创立“中草药四联疗法”治疗肺结节是一大特色。
王伟教授介绍,“四联疗法”是根据肺结节形成的四个原因制定的诊疗方案:炎症引起的,重在清热解毒;瘀血引起的,重在行气活血化瘀;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重在行气化痰散结;如果属于癌前病变的,则重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
体检查出一颗21mm的肺结节怎么办?
富阳王先生,66岁,体检发现右肺下叶有颗21mm×11mm的结节。
21mm?他不大相信,特地跑到杭州三甲医院又做了回肺部CT。然而,检出结果和之前一样。
要不要穿刺或手术切除?王先生吓坏了,整天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这时,有朋友告诉他,浙江中医药大学王伟教授专门研究用“中草药四联疗法”治疗肺结节,不妨先吃一段时间中药。
王伟教授告诉他如此大的肺结节1个月一定要复查,再四诊合参,对症开了中药。
服药1个月,王先生来杭州复查,CT报告未再显示那颗21mm的肺结节,诊断写着“病变吸收缩小”。
吸收了?得到肯定答复后,王先生高兴得合不拢嘴,马上分享了好消息:“王教授,我21mm×11mm的肺结节不见了,太谢谢你了!”
女儿专程接江苏老家的妈妈
到杭州来治疗肺结节
江苏溧阳的蒋阿姨,今年67岁,在当地医院体检查出双肺多发结节。其中,实性结节较大者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11mm×8mm,较大磨玻璃结节位于右肺上叶,大小约7mm×6mm。
蒋阿姨听说不少肺癌是由肺结节转变而来的,变得精神紧张,每天茶不思饭不想,生怕和“肺癌”挂钩。本就睡眠不好的她,晚上经常惊醒,睡眠就更差了。过了半个月,她实在憋得慌,才打电话告诉嫁到杭州的女儿。
女儿为母亲的病着急,四处打听后得知王伟教授治疗肺结节是专长,专程把妈妈接到杭州。
王伟教授安慰蒋阿姨:“得了肺结节确实要重视,但也不要过度紧张焦虑,积极治疗,密切观察,再用中药来治疗。”
经过2个多月的中药治疗,蒋阿姨复查肺部CT。看到报告,她很惊喜:一是“原右肺下叶较大病灶缩小”,未显示11mm×8mm的肺结节;二是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也缩小到了5mm。
最近,蒋阿姨准备回江苏,临行前加了王伟教授的微信,想继续通过远程跟诊服药。
体检第二天接到医院来电
“你肺里有颗10mm的结节”
56岁的雷女士,转业干部。在之前体检结束的第二天,她接到医院电话:“你肺里有个10mm的结节,尽快来复查。”
雷女士一夜没睡好,怀着忐忑的心情,第二天就上医院,做了增强CT。CT报告显示: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直径约10mm。
正犹豫要不要穿刺,有朋友建议她找王伟教授,先试试中医保守疗法。
服药3个月,雷女士复查,CT显示左肺下叶无异常。
王伟教授提醒,对于肺结节,大家不必太紧张,虽然有的肺癌是肺结节演化而来的,但大多数肺结节和肺癌无必然联系,在定期随访过程中,建议吃点中药,看看能不能把结节消掉。如果检查出来手术指征非常明确,建议在中药调理下尽快手术。
每周五上午、周日下午,王伟教授受邀在杭州良济和国医馆坐诊。11月30日前,针对肺结节、肺癌术后调治送出20个专家义诊号。有需要的朋友可拨打健康热线咨询预约。
专家名片
王伟,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气管扩张课题组组长,教育部博士论文评定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9项,其中3项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在国家级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
王伟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1.创立“中草药四联疗法”治疗肺结;2.肺癌手术后的中草药调理;3.中草药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干咳,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支扩咯血;4.各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5.荨麻疹、失眠、偏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