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娜
这两天,在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有一条新消息,受到很多家长的关注。
这是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袁小强代表提出的《关于修正杭州市中考加分政策的建议》的答复。
其中提到,学生家长对少数民族学生、港澳籍学生、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外籍华人的子女等几类考生的加分意见比较集中。
杭州市将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规范少数民族、港澳台学生等人员的申报条件,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
接下来,杭州市将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由市教育局会同市相关部门,研究制订完善全市中考加分的实施方案。
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在答复中,介绍了现行中考加分政策实施情况:
(一)现行中考加分的政策依据。根据教育部“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和省教育厅“进一步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并对项目设置及加分实行更为严格的管理”等有关要求,多年来,我市中考加分项目只减不增,2021年开始取消了体育、艺术、科技类等学生获奖加分。目前我市中考加分项目是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法规政策文件或上级有关要求确定的,均为身份类加分,包括三侨考生、少数民族考生、港澳台籍考生、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子女、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等。
(二)严格规范加分申请和审核。为确保中考加分政策规范实施,保证审核结果准确可靠,市教育局与市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建立和完善了审核公示机制,由相关职能部门先进行初审,市教育局进行复核,最后通过网络进行公示。多年来我市坚持加分申请“跑一次”,方便群众办事。2018年开始,进一步探索实施中考加分线上申请和审核,目前绝大多数加分项目已实现线上申请,实现跑零次。中考加分工作一直保持零差错和零投诉。
家长对几类考生的加分意见比较集中
中考加分政策确需抓紧调整完善
随着国家和省高考加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各界对各地中考加分政策的完善有新的期盼。去年,《浙江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省教育厅也对全省各地中考加分项目、加分分值进行了调研汇总。我市高度重视中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完善。近两年来,我市教育局多次会同区教育局、考试院对中考加分政策进行了专题研究,梳理各加分项目的政策源头,调查了解我省各地和省外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长沙等地的政策,为下一步政策完善做好准备。
(一)部分中考加分项目已不符合政策初衷。中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弥补制度缺陷,实现相对公平。如:给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教育条件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给予加分可保证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公平的升学机会。现行中考加分政策已行之多年,政策环境和教育生态已发生明显变化,部分加分项目确实已无法体现当时的政策初衷,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加分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高考、中考加分政策是保障教育公平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对于中考加分政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提案建议中多有涉及,建议对中考加分政策进行完善。学生家长也通过来电来信等方式,提出建议希望减少中考加分项目、缩减加分分值,尤其对少数民族学生、港澳籍学生、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外籍华人的子女等几类考生的加分意见比较集中。
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2021年,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出台《关于印发〈浙江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教考〔2021〕39号),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因此学生家长对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港澳学生等部分中考加分项目的要求更加迫切。
鉴于上述原因,中考加分政策确需抓紧调整完善。
杭州市将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和要求
研究制订完善中考加分的实施方案
下一步,杭州将根据省教育厅的总体部署,推进完善中考加分政策的相关工作。总体思路是:一方面严格落实国家对烈士、军人子女等人员的加分政策,规范申报流程,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规范少数民族、港澳台学生等人员的申报条件,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
(一)积极建议省教育厅出台省级中考加分政策并力求早落地。一方面因军人子女等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为省级文件统一规定,考虑到全省加分政策的一致性,省教育厅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全省中考加分政策更具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全省中考中招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浙江省最迟2024年应统一省级中考命题,中考文化课考试总分统一后,加分的统一更有必要。
(二)积极做好我市完善中考加分政策方案。我市将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由市教育局会同市相关部门,研究制订完善我市中考加分的实施方案,并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各方支持理解,确保政策平稳落地实施。
网友热烈讨论:
好的政策才能引导学生不追逐名利
昨天,这一消息在橙柿互动App、爱写作的狮子微信推送后,不少网友来留言。
网友“草莓小布丁”:烈士子女保送都没意见,但是其他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从小大家都在一个学校,不存在教育资源落后,所以都应该平等吧。
网友“幸福伤不起”:在一分一个学校的今天,加5分是跨越式跳跃,对努力学习的孩子确实不公,有些加分早就该取消了。
网友“竹林里的虫子”:在同一个城市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就该一视同仁,支持烈士子女加分,其他的加分早该取消了。
网友“天马行空”:群众期待的是公平。
网友“邹邹”说:应该一视同仁。
网友“何苞旦”:这是中考加分,升高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分配生,他们分配的加分还是有很多素质类的吧。
网友“月朗溪清”:政策是导向,好的政策才能引导学生不追逐名利,不急功近利,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网友“2103”:必须严格确定加分项目和标准,正确引导素质教育,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考试要清理,以免干扰正常的教育学习。
业内人士:
希望政策更透明,教育更纯粹
昨天,记者还采访了多位校长和老师,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一位初中校长说:“特别希望素质加分项也能够公开透明,能接受每个家长的监督。素质加分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变了味道,特别是有一些教工子女的参赛,实际上是教育不公平的体现。让每个孩子从中考中获得成长,而不是在竞争中异化。大家一起好好学习不好吗?”
“中考是社会公信力的体现,所以各种调整要做好前期调研,不要行政部门自己拍拍脑袋就出来。加大体育学科在中考中的比重,现在的孩子缺少锻炼,体质都不怎么好。五育并举如何体现其中?不要只是拿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衡量的尺子。”
另一位初中校长说:“非常期待政策调整真正落地!中考命题全省统一后,加分政策也应及时做到统一。包括分配生政策,也亟待完善。”
一位初中老师说:“看到这个新闻,感觉是越来越进步了,需要进一步细化,期待最后的结果。我既是老师,也是一名普通家长,很期待孩子们能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素质加分确实夸张,就是拼爹妈,确实有必要进行改革。而且,这两年试卷简单,有加分超出总分天际的情况,强烈支持改革。”
另一位初中老师说:“杭州的中考加分政策其实已经在不断改善中,2021年开始就已经取消了体育艺术科技类的加分,只保留了少数民族、港澳台、三侨以及一些援鄂的医护人员、军人、烈士子女加分等项目。同时也在浙里办平台上开发了网上申请和办理。这其实在释放一种比较明显的信号,一是方便学生和家长的操作办理,二是向教育公平更加靠拢。严格规范加分政策,当然是大家所希望能够看到的,希望这个政策更加透明,中考少加分,教育更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