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柿说大事

朔尔茨,为何而来?

2022-11-05

图据新华社

见习记者 邵婷

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欧洲国家领导人首次访华,也是中共二十大后首位来访的欧洲领导人。

朔尔茨的访华之旅只持续一天,但他却多次公开表示对此行的期待。10月23日,朔尔茨接受德媒《星期日世界报》采访时说道:“去北京对我而言很重要。”

朔尔茨到底为何而来?中国之行,对德国来说有多重要?

“没有中国,德国会变得更穷”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朔尔茨此行所携的商界“豪华团体”。

陪同朔尔茨出访的是12名德国企业代表,其中包括大众汽车、宝马、西门子、默克医药、德意志银行以及巴斯夫等众多德国大型企业负责人。

这并非首次。回顾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12次访华经历,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随行访华团几乎是标配。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在中国都有庞大的投资,也获利颇丰,是中德经贸关系不断深化的亲历者和受益者。据德媒报道,此次递交随团申请的德国企业多达百家。

其中,巴斯夫的Brudermüller一向被视为重视中国市场的德商代表,今年9月,他还亲自飞到中国湛江为巴斯夫的新工厂揭幕。

此外,大众汽车的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兼德国商业亚太委员会主席Roland Busch也都是德国企业界呼吁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的主力军。

顺便提一下,就在11月2日,朔尔茨来华的前两天,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注册了微博,尽显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号。

可以说,朔尔茨此次访华,得到了德国企业界普遍欢迎。德国工商总会主席日前接受采访时强调,德国无法与中国脱钩,“没有中国,德国会变得更穷”。

之所以这样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天然气危机背景下,德国企业正遭遇不小的困境。根据德国工商协会(DIHK)对24000家公司进行的调查,约有52%的企业预计未来12个月内业务将恶化。这是该协会自1985年调查开始以来测得的最差值。

拥有全球最大化工生产基地的巴斯夫最近宣布,由于天然气短缺将不得不永久性地削减在欧洲的运营规模。去哪里开拓新的市场?能够稳定供应能源、提供高质量劳动力和市场广阔的中国就成了热门选择。数据显示,近年来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占到欧洲企业对华投资的近四成。

“现在,直接对话变得更加重要”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能窥见朔尔茨此行的目的。

临行前,当地时间11月2日,朔尔茨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文,阐述了自己此行的想法。

朔尔茨开门见山写到,此时距他的前任访华已经过去3年了,而这3年间世界和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今天的中国和五年前、十年前已经不一样了。显然:如果中国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同中国交往的方式也必须变化。”

朔尔茨表示,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和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当然将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中国在世界历史上长期以来所做的那样。然而,这既不能像一些人要求的那样得出孤立中国的结论,也不能认为中国有权称霸或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他认为,现在的中国更注重国家安全和自主,加之世界形势剧烈变化,德国需要改变对华方式,德中应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

朔尔茨称,在疫情、全球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等方面,中国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以上情况和疫情原因,“现在,直接对话变得更加重要”。

朔尔茨特别举出了中国在减排、推动再生能源方面的行动,主张中德双方应在气候保护方面保持合作,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最后,朔尔茨表示:“以上就是我首次访问中国要谈的内容。我们将在符合双方利益的领域寻求合作,同时也不会避免争议——这是中德公开交流的一部分。”

从朔尔茨的公开发文可以看出,不管西方社会想不想承认,中国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十大结束不久,中国迎来大国大党外交高潮。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相继访华。

很显然,多国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与中国顶层设计者进行深入交流,面对面沟通。正如朔尔茨提到的,“毕竟,世界需要中国”。

陷入困境的德国正重回“务实”

朔尔茨,曾被称为默克尔的“超级追随者”“男版默克尔”,在接棒默克尔之前曾普遍被外界认为是具有务实精神的政治家。

2021年12月8日,在默克尔掌舵长达16年后,朔尔茨当选新一任德国总理。朔尔茨也曾通过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向中方传话,表示希望延续默克尔的“务实”对华路线。

但自朔尔茨政府上台之后,德国的对华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朔尔茨政府因为由多党派组成,其对华政策出现了很大的矛盾。虽然他“坚决反对与中国脱钩”,但来自绿党的现任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却鼓动德企“减少对华经济依赖”。作为政府领导人,朔尔茨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他很难完全保持务实的姿态。

朔尔茨在上台前担任了7年之久的汉堡市市长,在此期间一直支持汉堡市发展对华贸易。而当朔尔茨支持汉堡港和中国中远公司达成交易时,他遭到了7名部长(政府中一半数量的部长)的质疑和挑战,其中几位部长甚至是他的党内同志。

前段时间,时隔一年多的中远海运集团入股德国第一大港汉堡港集装箱码头的交易终于获得德国政府“放行”。双方妥协,最终中企中远持有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24.9%股份。

对此,曾力排众议推动“中资入股汉堡港”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回应称,政府的上述决定“是正确的”。

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截至2021年底,中国连续6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建交之初的3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2351亿美元。

今年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也马上要在印尼巴厘岛召开。朔尔茨此次中国之行释放了两国在全球问题上要加强沟通协调的信号。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德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变局、乱局中也更应该携手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综合观察者网、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