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金文京 著,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10月
过去,尽管语言不同,东亚各国的商贾使节,一言不发,仅凭一纸一笔,亦可通过汉文“笔谈”。如此奇景,只因东亚各国曾在历史上共享过相似文化,而汉字恰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尽管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国却有不同的精彩生发。作者金文京,在日韩国人,专攻中国古典文学,从独特的东亚全局视角出发,试图重新建立汉字文化圈的坐标体系。中文版由作者本人翻译。
《镜中瑕疵》
[澳]帕特里克·怀特 著,李尧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2年9月
《镜中瑕疵》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的文学自传。怀特追忆了从出生到漂泊他乡、寻求身份认同的青少年时光;战后,他和伴侣曼努雷重回希腊试图寻找心灵的归所;多年的离群索居之后,晚年的怀特又开始积极参与澳大利亚的政治、文化活动。在这本自传中,怀特毫无保留地剖析自己,文字时而诗意抒情,时而内敛自省,时而诙谐刻薄。
《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
翻译家张谷若和他的世纪》
张玲 著,文津出版社2022年10月
被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的张谷若,一生从事英国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20世纪30年代以成功译介哈代的《还乡》《德伯家的苔丝》而一举成名,代表性译作还包括哈代的《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游美札记》等。《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是张谷若女儿张玲对父亲的回忆。虽然学的是中文,但许是因父亲的影响,张玲也成为了一名翻译家,其译作《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双城记》等一版再版。她在书中,通过父亲张谷若和他的交往圈,钩沉一代学人的抱负与情怀,也反映20世纪知识分子们的命运。
本版撰稿 记者 潘卓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