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建院75周年系列报道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朱诗意
医院学科建设的水平,决定了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面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浙江省“医学高峰”建设目标、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持续推动优势高峰学科建设。
三份权威的医院排行榜令人印象深刻: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浙大一院以国家监测指标排名全国第五,全省第一的高分成绩进入A++序列,位列国家队“第一方阵”;“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浙大一院综合排名全国第五,七大专科进入全国前十,五年总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五;《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中,浙大一院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十,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八大专科进入全国排名前十。
如今,浙大一院稳居全国公立医院第一方阵,入选首批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和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高峰学科优势更“特”更“优”。
不断挑战医学高峰 大器官移植中心领跑全国
一个4岁宝宝不幸夭折,医生将他捐献的571克肝脏劈离为二,同时挽救了2个宝宝的生命……
患者身上切下来的“废肝”,医生想方设法“变废为宝”,移植给另一位苦苦等待移植的患者,生命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环推动……
身患胰腺癌的70岁老人,在多家医院表示无法完成切除手术后,浙大一院移植团队创造性地用自体小肠移植让他有了战胜“癌王”的机会……
2021年,超过1000位像他们一样的患者,接受了生命独特的馈赠,在浙大一院重启人生。这一年,浙大一院共完成大器官移植1000余例,涵盖小肠移植、肝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移植数量与生存率再上新台阶,比肩全球顶级医学中心。
器官移植是引领浙大一院学科整体进步的核心力量,“要移植,找浙一”,成为很多苦苦求医的器官衰竭患者口口相传的经验之谈。
在国际国内移植领域,浙大一院移植团队也以“全能”著称。多数国内医院以某学科移植技术单打独斗,而浙大一院是多学科移植全面发展,除了单一器官移植,还不断挑战肝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高难度复杂移植手术。此外,浙大一院移植团队始终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系统化疗后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胰腺癌根治手术”技术体系,在常规胰腺癌根治术中大胆运用小肠移植技术,解决了部分中晚期胰腺癌通过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的难题,大幅提升了切除率和患者生存时间,完成数量和效果均国际领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浙大一院还完成了全球首两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
梁廷波教授表示,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浙一人”心中,器官移植“质”远比“量”更加重要。高质量的移植生存率有赖于精湛的移植技术和先进的移植理念。每位患者良好预后的背后,不仅包含高超的手术技术,还有围术期管理、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等一揽子问题,是多学科协作、共同成长进步的硕果。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守卫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教材《传染病学》,浙江省首个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教育行业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零的突破”,连续9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正式“落户”……从一个建科时只有30张病床的科室,成长为在国内国际都极具影响力的高峰学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感染病科专家团队牢牢构筑起浙江省患者早期临床治疗的安全网,李兰娟院士逆行武汉毫不犹豫地奔赴战“疫”最前线。提前部署、科学预案、准备充分、快速反应,以及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经验,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功有效的抗疫经验被写进《COVID-19 浙江诊疗经验》,也被推广到国际抗疫战场。
每一次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有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的身影。
2003年的 “非典”,感染病科多位专家投入到对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的会诊与临床救治工作中。2013年始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工作中,共救治111名病人,是全国单中心收治病人数最多的科室,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活禽市场是H7N9禽流感的源头,为疫情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持,其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领域和教育领域首次获此殊荣。2014年,西非国家暴发埃博拉疫情,多学科联动研究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诊断和救治体系”,为浙江省的埃博拉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储备和专业队伍……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一代代传承,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传染病病原快速识别、预警预测、临床救治的疫情防控模式和技术体系,取得令人瞩目的国际成果。去年6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落户浙大一院,作为主体医院,扛起国家守卫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之责。
建设世界一流血液病学科
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治疗
国内国际领先
血液病学是与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多年来,浙大一院血液病学科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不断优化和完善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平台,突破了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的禁区,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推动血液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病精准治疗的核心体现。早在1998年,浙一骨髓移植中心成功完成中国大陆首例报道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不断突破进取、成绩卓越。经过系列研究建立了以“非体外去除T和单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为特色的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新方案,成功实现人人均有供者;同时建立了患者术前风险分层和移植供者选择体系,完善了优化预处理、移植后复发的预防与抢先治疗的免疫干预技术。
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兴领域,CAR-T细胞产品的研发及临床应用为无数终末期恶性血液病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浙大一院院长黄河教授自2015年起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为主的细胞免疫疗法的创新性研究。团队成员经过7年的集中攻关,取得系列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达90%,多发性骨髓瘤完全缓解率达到73%,淋巴瘤完全缓解率达到83%。CAR-T相关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的优异成绩,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2年8月31日,黄河教授团队开展的CAR-T研究再取得新进展,在《Nature》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Non-viral, specifically targeted CAR-T cells achieve high safety and efficacy in B-NHL》(《CRISPR/Cas介导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 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建立了国际上首个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AR基因并成果应用于临床的突破产品,意味着更多淋巴瘤患者可以通过这个技术获得新生。
为生命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危重症救治成功率达97%
1985年创建,始终致力于拯救疑难危重症;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8年获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2019年被列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培育专科项目,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走过37年,书写着重症医学救治的奇迹。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作为浙江省最早的新冠肺炎诊治省级定点医院,有着常年救治最危重患者丰富经验的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成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团队的主要力量,一次次将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创造“零死亡”的奇迹。
在重症监护室里,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惊心动魄往往发生在刹那间,这是医院的“最后关卡”,每一个送到这里的患者,都徘徊在“鬼门关”,这里的医护人员,则是患者生命最后的“守护神”,拼的就是过硬的技术和责任心。
“对于进入ICU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活下去’,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接受下一步的治疗。”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综合监护室主任蔡洪流主任医师说。
自1985年成立以来,这支重症医学“梦之队”一直将ICU患者的生存率保持在95%以上,2021年,更是高达97%,掌握着大量对付死神的“杀手锏”。
强大的呼吸衰竭救治技术,是重症团队对抗死神的最大秘籍之一。这里有全国最早一批的呼吸治疗“特种兵”,有全国顶尖的ECMO治疗团队。浙大一院可比肩全球顶级医学中心的大器官移植水平,也离不开重症团队这支“幕后英雄”。
在浙大一院作为抗击SARS、H7N9禽流感、H1N1流感、新冠肺炎等多次重大突发公共传染疾病的浙江战场中,重症团队在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中勇担重任、表现突出,牢牢守住了最后的生命防线,在抗击H7N9禽流感中,更是创下了死亡率全球最低的世界纪录。
每当有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故发生时,重症团队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支援当地,挽救生命,践行医者仁心。重症团队还通过会诊服务,提升区域重症救治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浙大一院将继续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为人民健康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擦亮浙一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