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江明(右)邀请首批车主代表共同敲钟,同步开启C01的正式交付。
记者 唐登涛
9月29日,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863.HK”。零跑科技由此成为继蔚来、小鹏、理想之后在港股上市的第四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也是IPO首发地位于香港的首家电动车企业,创下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IPO交易。
从2015年12月踏入汽车行业,到2022年9月成功上市,零跑汽车硬生生闯出了一条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创新之路。而这条路,也是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理工男”朱江明的二次创业之路。
造车6年,冲入“新势力”第一阵营
不同于先一步登陆港交所的同行“蔚小理”们先美股后港股的上市路径,零跑科技是首家将港交所作为首发第一上市地的新势力车企。某种意义上,零跑科技更符合“新势力港股第一股”的这个称谓。
根据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此次IPO最终发售价定为48港元,净筹资60.57亿港元(约8亿美元),创下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IPO交易。在新势力汽车普遍亏损的市场背景下,零跑科技此番上市,成功“补给弹药”,势必将为其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拓宽市场、延展公司优势打下坚实基础。
从2019年6月28日首台量产车零跑S01交付,到今年6月底第十万辆量产车下线,零跑汽车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这一行业“里程碑”。进入2022年,零跑汽车的销量持续快速攀升,8月份零跑汽车共计交付12525台,连续4个月创新高,同比增长超180%;2022年1-8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达76563台,同比增长超222%。
随着零跑汽车持续发力,今年7月与8月,零跑汽车连续两个月超过“蔚小理”,站稳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48岁二次创业
朱江明彰显理工男的“硬核”
零跑科技成功上市,可以说是朱江明的又一次成功创业。
朱江明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专业。1993年,他和好友傅利泉一起联手创办了大华股份,当年才26岁。大华最初的主业是数字程控调度机,后在2000年进入了安防领域。此后,一路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安防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于2008年5月在A股成功上市。目前,大华股份已连续15年入选《a&s》“全球安防50强”,2021年位列全球安防行业市场份额第二位。
2015年,朱江明敏锐地察觉到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毅然决定二次创业,跨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当时,朱江明48岁,是大华股份CTO(首席技术官)。他的创业搭档依旧是傅利泉,后者时任大华股份董事长。
新企业位于杭州滨江区,基于“零排放、零碰撞、零拥堵”的目标,加上这次创业也是一次从零开始,他们把新创企业的名字命名为“零跑汽车”。
而由于都是造车门外汉,朱江明在创业之初还闹出了一些“笑话”,比如不知道造车还需要有资质。由于没有资质,零跑汽车在最初阶段采取了核心零部件由金华自建工厂生产、整车在长江汽车工厂总装下线的策略。直到2020年底,零跑以5.1亿元收购了福建新福达汽车,才正式拿到了造车资质。
不知道怎么造车并不要紧,可以学。在这次创业之初,有一点却是技术出身的朱江明非常笃定的:要坚持全领域自研。大华近30年的技术研发积累,以及大华的成功,让朱江明明白,强研发实力和专精产品的工程师精神才是制胜之道。
在此背景下,零跑科技确立了“电池、电机、电控”三大件,乃至智能驾驶、软件、物联网等全部自研自产的发展战略。在朱江明的带领下,零跑汽车目前已实现智能电动汽车所有核心系统和电子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打造了智能动力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及智能座舱系统,除了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他所有零部件均为自研自产。
以智能动力为例,经过6年的持续正向研发,零跑汽车已独立掌握完整的电驱核心技术,达到全球顶尖水准;每台零跑汽车100%搭载自研动力总成,每台动力总成100%搭载自研核心部件。
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30日,零跑汽车已获得及申报在途专利高达1324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881项,且含金量极高。
去年,朱江明在浙大管理学院的一次讲座上分享零跑汽车“全域自研”从无到有的硬核发展之路时表示:“虽然全域自研让我们损失了一点初速度,但却获得长期加速度。”
在零跑6周年的时候,他在内部信中直言:“一直以来,总有人问我零跑的壁垒或护城河是什么,其实就是依托6年全域自研带来的科研加速度和无与伦比的产品价值优势。”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前8个月的新能源车市占率已达23%,加上成功上市,摆在零跑汽车面前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不过,朱江明很清醒,他在这封信中也同时告诫零跑人:“我们要看清全面繁荣下的冷酷真相:未来无限美好,但终局席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