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来稿

2022-09-24

本版主持 骆忆川

时节之美美时节

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

五(1)班 王子芊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节气歌》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虽然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直到我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时节之美》。

朱爱朝老师所写的这本书,把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分成三候,每候分成五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表现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以及韵味,而且老师还用了风趣幽默的文笔,让我们能用更好的方式阅读每个节气的特点。刚翻开书,我的好奇心就一下子蹦了出来。在这些优美文字的指引下,我越来越起劲:二十四节气,充分说明了古人的智慧与辛勤。他们就像沙漠里的沙子一样,一点一点地积累。以“民以食为天”作为主线,再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经脉,通过仔细观察气候、动植物的变化,把每天的结果再一一记录下来。因此,他们知道了开展农活的大概时间,给粮食丰收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滋养了千千万万华夏儿女。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陷入沉思:朱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我苦思冥想之后,豁然开朗:老师是想让我们牢记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国人充满着智慧和力量。《时节之美》述说着大自然的奥秘,彰显了大自然的美丽。可是我又不禁想到这个暑假我们每天度过的酷暑难熬之日。什么时候天气变得如此之热?为什么频频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极端天气?又是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勤劳的人们呀!

美好的时节,时节里的美好,是我们一直向往的,也是我们要一直维护的。一季一月,一节一时,我们享受着大自然变幻莫测的神秘与无穷的魅力。

指导老师高烨华:

小记者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生动地讲述时节之美,触摸书本背后的传统文化脉络。阅读后,还能积极展开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发现气候变暖等自然现象,呼吁保护美好。这些都源于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厚实的阅读积累。

小鳟鱼的故事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三(9)班 路佑恩

奥地利有一名作曲家叫舒伯特,他被称为“歌曲之王”,代表作是《鳟鱼》。

《鳟鱼》这首乐曲一开始就是欢快的,在音乐声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小鳟鱼,一会儿在水底快乐地做游戏,一会儿像海豚一样跳出水面,溅起来了一大片晶莹的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看极了。

渐渐地,音乐急促起来,原来是来了一位渔夫,小鳟鱼们紧张极了,慌乱地四下逃散了。因为一旦被渔夫钓到,就会变成他的盘中餐。渔夫放上鱼饵,把鱼钩甩在清澈的小溪里,小鳟鱼们都很聪明,也非常小心翼翼,大家在吃鱼饵的时候都没有咬到鱼钩。渔夫有点不耐烦了,但依然没有放弃。

渔夫灵机一动,用鱼竿把溪水搅浑。小鳟鱼们都看不清楚了,一不小心就咬到了鱼钩。这时,音乐低沉起来了,可怜的小鳟鱼就这样被渔夫带走了。突然,水里出现了一条美人鱼,她来到渔夫面前,一边和他聊天,一边找准机会放走了小鳟鱼。小鳟鱼死里逃生,回到了大家身边,它特别感谢美人鱼的救命之恩。而渔夫发现小鳟鱼不见了的时候又气又恼,此时的他恍然大悟,发现是美人鱼救走了小鳟鱼,可是,为时已晚,小鳟鱼和美人鱼已经游得远远的,再也不会受到渔夫的伤害了。

音乐结束了,而鳟鱼的故事还在继续,请让它们继续在水底快乐地嬉戏,让我们一起保护鳟鱼,保护大自然的一切吧!

指导老师吴海霞: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一首乐曲、一个故事、一幅画面,在小作者的笔下,这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小作者用平实、纯真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故事,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小作者对小鳟鱼命运的关切,心随起伏,抓住了读者的心,同时也看到了作者的那份善良,感受到音乐带给心灵的启迪与震撼!

秋天日记

杭州市和睦小学三(2)班 黄益清

秋天最适合爬山了,今天我们一家人就去爬城隍山。

从广场往上走,我先去喂鸽子。飞奔到鸽粮摊,买了鸽粮就迫不及待地去喂了。这里小孩子很多,不过鸽子更多,都悠闲自在的。我来这里喂鸽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心里还是有点儿害怕,慢慢蹲下去,准备拿鸽粮时,一些鸽子就已经围了过来。我赶紧把鸽粮倒在手心摊开,鸽子用它们小小尖尖的嘴巴在我的手心啄呀啄。哈哈,痒酥酥的,挺好玩。直到鸽粮都用完了,我想:这下它们该吃饱了吧?鸽子们还是“咕咕咕”围着我。我离开时,一只灰鸽子还跟着我走了好长一段路。它大概是很喜欢我吧!

第二站十二生肖石,这里简直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陡的、有小凹洞的,我一步步往上爬;陡的、光滑的,我爬不上去;几处有一定坡度、很光滑的,我把它们当滑滑梯来玩。

继续往山上走,我们发现路边有很多小蚂蚁,它们有序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我以为它们是去搬运食物的,但它们对路边的食物毫无兴趣。我们随着蚂蚁队伍走了好久,这支队伍好长好长,后来我倒觉得它们更像是去行军打仗的。

我真喜欢爬山!

指导老师王志苹:

小作者在日记中通过三件小事流露出对爬山的喜爱,尤其是与鸽子的互动十分有趣。日记中恰当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使读者身临其境。

急性子的妈妈

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双菱校区)

四(4)班 程楚乔

我的妈妈身材偏胖,鹅蛋脸上嵌着棕褐色的眼睛和浓浓的眉毛。脚上穿着36码的鞋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别看她长得温柔,但却是急性子。一到暑假,她就更“急”了!

有一次晚上十点,全家都睡觉了,妈妈抬手想看时间,发现她的智能手表不翼而飞,她赶紧掏出手机打开寻找功能。可是手机和手表怎么连接都连不上,妈妈以为手表是在外面丢了被人捡走了,她心急如焚,赶忙把爸爸摇醒,让他帮忙一起找手表。爸爸说:“明天再找吧!”妈妈连忙摇头:“不行,丢了东西不找到睡不着。”你瞧我妈妈这急性子!后来妈妈仔细想了想,今天没有出门,所以手表不可能丢外面,于是里里外外仔细寻找。妈妈一直点着寻找按钮,刚走到厕所旁的时候突然连上了。妈妈欣喜若狂,连忙循着声音找去。原来手表在厕所间挂毛巾的架子上静静地躺着呢,真是虚惊一场!

还有一天,我在做暑假作业里的小组活动时,结尾需要大家在一起录个视频。录好后,又录了台词。做好这些已经到睡觉的时间,可是妈妈想到第二天安排了我去游泳,见我还没有完成,她便等我睡觉后,自己一个人在客厅帮我编辑视频,硬是要当天晚上做完。第二天,我发现妈妈的脸上多出了两个大黑眼圈。

妈妈的性子本来没有那么急,因为要管我和弟弟两个人,事情多,所以变得更加急了。妈妈总是说,想到的事情必须马上做,否则堆积起来就理不清或者就忘记啦!这就是我的急性子妈妈,我希望我和弟弟快快长大,让她能慢一点下来。

指导老师张敏辉:

这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作文。文章一开始描写了妈妈可爱的外貌特征,引出了这是一个“急性子”的妈妈,为下文做了铺垫。接着,小作者通过两件事来写妈妈是个急性子。在两件事的安排上,详略得当。文章结尾点出了“母爱”的伟大,真挚的情感娓娓诉说着,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感动。

葡萄沟

杭州市卖鱼桥小学四(2)班 谢辰希

新疆之行过了数日,我们来到了新疆旅游胜地——葡萄沟,它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5公里处的葡萄镇。

一进葡萄沟,只见在一块犹如屏障的陡峭石壁上,刻着三个十分醒目的红色大字“葡萄沟”。

说到葡萄沟,自然就少不了有一条水沟。这水沟紧靠着石壁,天蓝色的溪水,在沟渠里淙淙流淌,翻起一层又一层的水花,发出“哗哗”的水声,仿佛是在热情地迎接游客们的到来。沟边的村寨因此命名为“葡萄沟”。

葡萄沟里,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地缠绕在葡萄架上,一片绿意葱葱。在细长的葡萄藤蔓上,还挂着一串串碧绿碧绿的葡萄,有的葡萄舒舒服服地躺在葡萄架上晒太阳,有的正好卡在了葡萄架中间,还有的高高垂下来,随风摇曳,好像正冲着你招手呢!

到了葡萄沟,自然得要摘葡萄、吃葡萄。来到葡萄架下,我的面前全是一串串垂挂下来的葡萄,我用手指一掐,再拧一拧,一大串葡萄便应声落下,成了我的“战利品”。这一串葡萄颗颗晶莹如珍珠,碧绿若翡翠,让人垂涎三尺,我赶紧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咬一口,甜味布满了口腔,那汁水的香甜味,让我久久难忘。

最有趣的是,在密密麻麻的葡萄中,还有几颗已经在空气中风干成了葡萄干,尝一口,酸得让人龇牙咧嘴,它们和晾房里制作出来的葡萄干相比,可就逊色多了。晾房里制成的葡萄干,小的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大的足足有我的小拇指这么长!吃起来甜滋滋的,好吃极了。

葡萄沟,风景优美,更因为香甜的葡萄而闻名中外。

指导老师姚鸣琴:

小作者跟着课文去旅行,我们则跟着小作者善于发现的慧眼,去感受葡萄沟独特的景致:听碧蓝的溪水潺潺流动,赏色如翡翠的葡萄挂满枝头,品甘甜美味的葡萄和葡萄干回味无穷,鲜活的景物描写,让读者可观、可听、可感,内容丰富又回味悠长。

2022杭州中小学生插画大赛火热进行中。

投稿方式:登录橙柿互动App,点击下方“+”,在话题中找到“教育论坛”,上传拍摄清晰的画作,并注明学校、班级、指导老师等信息。

优秀作品将刊登在每周末的狮子周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