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芭蕾我的梦

自由来稿

2022-09-24

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紫金港小学四(1)班 杨若昕

我与芭蕾的缘分,源于那次G20演出舞台上四只灵动的小天鹅。

看着如此优美和谐的画面,我被芭蕾舞一种神奇的力量给深深吸引住了。后来妈妈又带我观看了音乐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爱丽丝梦游仙境》,我对芭蕾便心驰神往,于是对妈妈说想学芭蕾。可妈妈却并不赞同,她说:“学芭蕾要足够有坚持的恒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看那些成功的芭蕾舞者,他们多软、多有力啊!可你知道吗?他们在台下流过多少次汗水,流过多少回泪,默默地为一个演出付出过多少吗?!”

但我说我不怕。学芭蕾再苦再累,不也会雨后天晴吗?

最终,妈妈被我的坚持打动了。她同意让我去上一节试听课。

虽然仅是试听课,但我却乐在其中。我喜欢每个动作、每个手位、每个角度、每首乐曲,它们让我对芭蕾十分享受。一下课,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报课。

“嗯……好吧。不过决定上了,就不能轻言放弃!”她对我说,我欣然接受。

我的芭蕾梦,扬帆起航!

就这样,凭着我对芭蕾的热爱和较高的专注力,我在启蒙班学得有模有样,成为班里的佼佼者。后来还被外教老师选到上海的GDC舞蹈大赛,在更大的舞台上表演双人舞。这个时候,所有课外班里,芭蕾是我的最爱!

可是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动作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软度的要求也在层层加大。天生筋硬的我,动作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老师总在课上纠正我的动作,使我对芭蕾课的兴趣渐渐消退了。我开始退缩,开始逃避,开始不那么喜欢芭蕾了,我和她变生疏了。每个星期五放学后,都是我的“遇难日”,我都会想方设法地央求妈妈给我请假,不要上芭蕾课。可是她从未松懈过,她一直鼓励我选择坚持。

“昕昕,失败是成功之母。所有舞者的学舞历程,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你看章子怡,她十一岁开始学民族舞,也是因为筋拉不开,让她的思绪开始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徘徊。后来坚强的她选择了坚持。她每天晚上都一个人去舞房练功,有些时候,她一整夜都劈着叉,早上起来的时候腿都酸得收不回来了。所以,就比如说你,你现在经历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请记住:我们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你要像从前一样,融入进去,体会到跳芭蕾的乐趣,把她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坚持的品质是最可贵的,坚持时的你是最可爱的。”一天,妈妈这么对我说。

我点点头。听了章子怡的故事,我心中的疙瘩突然被解开了,我与芭蕾之间相隔的屏障也被拉开了,我突然又对芭蕾燃起了一丝希望。

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这一年,我时刻牢记妈妈的那句话:“我们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你要像从前一样,融入进去,体会到跳芭蕾的乐趣,把她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于是,我的动作也开始做得更加认真起来了——因为我改变了对芭蕾课的看法,我又重新爱上她了。

哦,亚运会明年要在杭州举行。我和我的芭蕾,我和我的亚运,让我们今晚独舞课再会吧!

指导老师姚春花:

小作者被芭蕾的优雅吸引,被训练中的难度劝退,后来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和妈妈的鼓励,终于调整好心态再次全身心投入到芭蕾的学习中去。这是每个同学在学习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希望小作者能将这份努力和勇气投入到每件事中去。

我的自画像

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五(5)班 吴界

大家好,我是神笔吴界,我要来画一画我的自画像。

首先让我来画外貌:自画像里的“我”不胖不瘦,不帅不丑,不新潮也不古典,但浓密的黑发、深邃的眸子以及一双修长有力的手,为“我”的“英姿”添了几分光彩。

做人总该有些许内涵。于是我把语数英科体美劳的知识通通画到“我”的脑海里。然后,我开始画“心”。我敢说自己很有伟人的素质: 幽默风趣,豁达洒脱。总之,可以同每个褒义词都拐弯抹角地挂上钩。但痛苦的是,外人对此毫无察觉。连我最好的朋友马良也说:“你既不伟大,也不平庸。”唉,这种不负责任的评价何时才能停止呢?于是我暗自决定,把我搜集到的所有笑话和寓言画进“我”的心里。果然,在那个世界里,“我”不仅各科优秀,还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终于让我感到了一丝欣慰。

光是校内成绩好怎么行?兴趣爱好也不能落下!我灵机一动,一架钢琴跃然纸上。这么修长的手指,不弹钢琴可惜了。但是只弹钢琴好像也可惜了,于是,我又画了一个篮球。

呼!一幅大作终于完成。吴界,你可以从画里出来了!

“我”从画布中走出,纵身一跃,落到了一所凡间的学校——现代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同学们毫无察觉,只有台上的语文老师微微一笑,仿佛早已知道这一切。

上课铃声响了。“我”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同学、自己的老师、自己的生活。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和马良一起从仙界向下望,看他上课看他玩耍。说真的,我还有点羡慕他呢。

指导老师郑冰颖:

小作者写作角度独特,让普通的自我介绍变得妙趣横生,令人耳目一新。他跳出自身,将自己身上所具备的因素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看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我”,最后又回归自己,颇有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