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没结婚也能办生育登记?

当地卫健委回复快报记者:生育登记是为了人口统计,不代表生孩子符合相关条例

2022-09-03

记者 董吕平

8月22日,安徽省卫健委制定了《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一条:登记人可以在孕后生育前办理生育登记,未办理的应在子女出生后及时补办;登记时,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持身份证或户口簿。引起广泛关注。

“以后不结婚可以生孩子?”

“这只是说未婚情况下可以办生育登记?那如果只要年满18周岁,比如说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拿着身份证办理未婚先育?”

“没有结婚证,孩子能不能办出生证明,要不要做亲子鉴定?”

昨天上午,安徽省卫健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征求意见稿”公示后,有人打电话咨询,认为这条不应该写进正式文件中。

“即便登记了,也不代表孩子符合相关条例。登记只是表明你生了孩子,但没有结婚证,不符合《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2年1月1日实施)。”

“换句话说,虽然没有结婚证,但孩子可以登记,可以办理生育证明,但生育凭证上会注明,这是不在《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内生的孩子。

“登记和符合规定是两个概念。每个孩子出生都要登记,但是即便登记了,也不代表每个孩子符合相关条例。生孩子要登记,主要是为了人口统计。”

未婚生孩子享不享受生育津贴?

能不能办出生证明?能不能上户口?

这位工作人员说,不受影响。“入户与个人生育脱钩了,你拿着我们的生育凭证去公安部门上户口,这个是没问题的。”

没有结婚证生孩子分多种情况,有的是谈恋爱期间,也有的属于婚外情况。

对此,卫健委工作人员说,“我们也没有处罚措施,没有结婚生孩子,可能会受到单位相关规定的影响,如果涉及婚外情况,国家层面也有相关法律约束。

“原来的生育是审批制的,比如说一孩也叫生育登记,必须要结婚证的,现在二孩要审批,没有生育证也不行,现在新规定出来后,不管有没有结婚证,生了孩子可以先生育登记,这个概念不一样了。”

没有结婚生了孩子,能享受生育津贴吗?

工作人员说,目前,医保部门认可夫妻生三个孩子之内的情况,不过8月17日国家医保局也表示,目前也在考虑未婚已育女性办理生育津贴,不需要结婚证等材料。

安徽新出生人口连年下降

2021年比2017年下降47.6%

据安徽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省出生人口76.3万人,比2018年减少1.8万人,为2012年来最低水平,其中2019年自然增长人口创40年来新低。2017年安徽出生人口98.4万,2017年至2020年,安徽出生人口连续4年减少。

今年7月22日,安徽省卫健委发布《2021年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21年,安徽省共出生51.58万人,其中一孩21.07万人(占40.86%),二孩23.35万人(占45.27%)。

按此计算,2021年安徽出生人口比2017年下降了47.6%。

律师说法

现在的政策更符合“生育自由” 出现不同声音也能理解

业内擅长婚姻方面的律师表达了自己看法。

一位律师说,任何政策都有积极面,也有不同声音。

首先是人口普遍走低情况下,政府适时作出调整是有必要的,出台之后有不同声音也是理解的。反对的声音无非是习惯了以前准生证必须要结婚证等各种许可,但是从婚育许可来说,以前是准许之后才可以享受生育相关福利,但是否享受这些福利跟生育是两个问题。

“以前是把问题前置了,因为违反了什么,所以不允许生,现在的政策反而更符合生育自由这个情况。”

反对的声音更多是从“家事”角度出发,“社会上存在未婚生育,但不单纯是单身的生育,而是有些违背道德现象的存在,例如婚外生育等,感觉对婚姻的稳定造成冲击。”

另一位律师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说这个“征求意见稿”跟“生育登记”没有绝对冲突,从“生育权”保障来说,对于生命的尊重,不管是婚外关系还是恋爱关系,怀孕了就是一个生命,从基于尊重这点来说,没有问题。

网友所担忧的是社会公序良俗的问题,如果从这点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从“生育登不登记”上去思考,而是从“两性关系”源头上去解决,“比如说婚姻家庭中对于一夫一妻保护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