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军领 汤晨琛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
近日,“商品房公摊面积”话题又登上热搜。这件事发生在山东青岛,当事人李女士花了120多万元买了套房子,收房时却傻了眼,实际套内仅61平方米,3间卧室没有一间超过9平方米,主卧甚至无法放下双人床。维权一年多来,李女士始终想不通:“怎么一公摊,把我一半的房子都摊出去了? ”
商品房公摊面积话题广受诟病已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取消公摊面积成为两会热点,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住房公摊面积,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
公摊面积为何广受诟病?
房屋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香港被认为是“公摊”的发源地,中国内地的期房预售、卖公摊面积等模式,都是上世纪90年代借鉴自香港。
1995年建设部颁布《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主要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消防通道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等。
公摊面积广受诟病,主要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公摊哪些面积、公摊多少面积都是一团迷雾,业主毫无申辩权利,而却不得不为它承担高额费用。
此外,公摊面积还衍生出一系列不合理收费,如物业费、取暖等都是按公摊后的面积收费,在住宅寿命期,几十年的累计又是一笔冤枉支出。
能不能取消公摊面积?
既然呼声这么高,公摊面积为什么不取消?
一家房企市场人士表示,取消公摊的好处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商品房一般是控总价的,计费面积小了,单价会相应提高。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副教授张燕江认为,公摊面积是小区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适度的公摊能够增加小区居住舒适度,而且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发商并不会为了赚钱而故意增加公摊面积,这样的房子因使用效率低不好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觉得,虽然取消公摊面积可以降低业主的经济支出,但一旦取消,公摊面积产生的费用支出谁来承担?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哪些城市取消了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模式虽来自香港,实际上香港9年前已废除了公摊模式,在彻底取消前,也经过了多年的各方争论。
在山城重庆,早在2002年就取消了公摊面积,要求必须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这使重庆成为中国率先取消公摊面积,直接以套内面积售房的城市。
现在,内蒙古也打算取消公摊面积了。
据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8月24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答复自治区政协委员《关于规范房屋“公摊面积”的提案》称,委员提出的在商品房交易中使用套内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对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厅将取消“公摊面积”的建议列为近期亟须修订的立法项目建议上报住建部。
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在答复中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推动在商品房交易中以套内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工作,积极解决购房过程中套内面积不透明的问题。
对于公摊面积的是与非,合不合理?该不该取消?欢迎大家到橙柿互动橙友圈“吐槽求助”栏目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