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 骆忆川
有你,真好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三街小学
六(3)班 胡瑜辰
我不知道她长什么样,更不知道她叫什么,我们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但她带来的温暖,反复在我内心升腾……
那天,阴云密布,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一串又一串,像泼,像倒。我急匆匆地背上书包,胡乱披上雨衣,赶着下了楼——要迟到了。
阿姨已骑上电瓶车在楼下等候。我跨上车,随意理了理雨衣,车驶向茫茫雨幕。冰冷的雨珠疯狂地拍打着,雨衣紧紧贴在我的脸上、身上。风在天空中咆哮、怒吼。我不禁打了个寒噤,蜷成一团。
到十字路口,车停下了。大概是雨衣没拉好,后背传来一阵凉意。我不敢也不想动,生怕雨水打湿别处,还散失热量,得不偿失。反正有书包挡着,路不远,熬一熬就到了。这样想着,传来一个声音,听起来像是个老奶奶:“同学,你的雨衣没拉好,我帮你拉下去吧。”接着,是雨衣被拉动的“哗哗”声,背后瞬间暖和了。“同学,你的书包有点湿了,记得检查检查里面的东西,一定要好好读书啊!”
声音有些苍老,轻轻的、缓缓的、慢慢的,仿佛一股暖流涌来,凉意消失了。我思绪万千,想象着她的样子,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老奶奶,瞥到旁边车上后背淋着雨的女孩,在倾盆暴雨中,一手稳住电瓶车,一手伸出雨衣,立起身,拉下雨衣,又俯下身掖了掖边角,随后扶住车把,坐回坐垫,甩了甩湿透的手臂。她为什么要为素不相识的我拉雨衣呢?我想起了更多的她们,她们是雨天的伞,是考试的笔,是低落时的一句加油,是困窘时的一声问候。
车子启动了,我含糊地应了声“嗯”,抽回万千思绪,掀起雨衣侧身望去,一个模糊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雨幕中。
我不知道她长什么样,更不知道她叫什么,我们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但她带来的温暖,反复在我内心升腾,多想由衷地对她、也对所有像她这样的人说:“有你,真好!”
指导老师王伟琼:
小作者语言朴实自然,却具体、生动且富有感染力。文章通篇未提“爱”,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爱。可见,小作者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感悟,在行文叙事时方可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表达出陌生人的一个“小举动”带给自己的“大感动”。首尾呼应的谋篇布局不仅让文章结构清晰,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有你,真好”。
犹豫? 鼓起自己内心的勇气
杭州市天长小学 五(7)班 李芷天
紫色的霞光映衬着天空,点点星光洒在窗台边,她抬起头,有些湿润的眼睛望了望办公室的门,叹了口气,向办公室门伸出的手又再次重重地垂下,而这已经是她伸出手想开门的第四次了呀……
周围没有一点声音,天空开始阴沉了,似乎都伴随她那犹豫不决的心情变化着,这一切都由自修课她顶撞老师才造成的。而她来办公室就是来道歉的。她的眉毛紧皱着,眼睛里那两颗如寒星一般的珠子没有发光,而是似无情黑暗的悬崖,一如既往好胜心极强的她如今眼里竟涌出了几滴泪花。虽然身体仍紧绷着,但是洁白的牙咬在颤抖的嘴唇上暴露出了一种在她身上从未出现过的柔弱。她松开嘴唇,嘴里开始喃喃起来:“怎么办呢,怎么办呢!”连说出的话都变得轻声轻气了。
“哗——”天空中的雨水如同瀑布“直下三千尺”一般直泻而下。她抬头望了望窗外像瀑布泉水一般的倾盆大雨,缓缓走向长廊尽头的窗台,看着一个一个跃向窗台、灵活顽皮的小雨珠,嘴角扬起了一丝可爱的笑意,悟出了一个道理:小雨珠和人一样,当它们从天上落下,也许会有两条路,一条是顺其自然落在地上,像河水一样流走;还有一条是鼓起勇气去另外特别的地方,开创一次新旅程。
小水珠可以做到鼓起自己内心的勇气,人,为什么不可以鼓起自己内心的勇气呢?
走廊尽头的她,转过身子,眼睛看向办公室的门,快步奔去。她平复心情后,鼓起勇气,抬起洁白细嫩的手,“咚咚咚!”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坐在办公室里的她,心情好了许多,脸上的泪痕也消失不见了,里边还传出了几声轻微的笑声。这都是因为一颗“鼓起勇气”跳上窗台的小雨珠,不知道那颗小雨珠还快乐吗……
指导老师郑玉珊:
高年级写作中,最见功力的当数心理描写了,因为这需要平时细致的观察、用心的体会和大量的积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来衬托复杂的心理,这真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他害怕了
杭州市滨和小学 五(6)班 吴佳蔓
弟弟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但是那一次,他害怕了。
那次,爸爸妈妈带我们出去玩。我看见有个玻璃栈道的项目,感觉新奇,就对弟弟说:“哎,我们去玩那个玻璃栈道吧?”弟弟马上就同意了:“好啊!”我问他:“你不怕?”他拍着胸脯说:“我才不怕呢,我胆子很大的。”
等买好了票,准备上去的时候,弟弟忽然对我说:“姐姐,你确定要上去啊?”“当然了,你不会害怕了吧?”“怎么可能?我才不怕呢!”他大声回答道。但是他的脸色有些发白,脑门上有些汗珠,明显就是害怕了。可他怎么也不承认自己害怕了,非要上去,我们只好随他。上了玻璃栈道,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底下的风景。走了一会儿,我发觉弟弟没跟上来,回头去看时,发现他在离桥头没多远的地方站着,两腿不停地颤抖,手紧紧抓着爸爸的衣服,五官皱在一起,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西红柿一样。他带着哭腔嚷道:“我不要玩了……我不要玩了,我要下去……”接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只好安慰他:“不要怕嘛,你看,那么多人走过去了不也没事嘛。这个玻璃很安全的,你不用怕的。”弟弟这才止住眼泪不哭了。最后,我们好不容易让他冷静下来,牵着他的手,拉他过了栈道。
这一次,他害怕了。
指导老师夏兆真:
本文中心突出,紧紧围绕“害怕”描写,重点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情感,写出了弟弟面对玻璃栈道时的心理变化。从上道前的满怀信心,到上道时的哭哭啼啼,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人物情绪的刻画准确到位。
我和快乐捉迷藏
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双菱校区)
二(5)班 吴歆佑
我和快乐玩捉迷藏的游戏。我问快乐:“你藏好了吗?”没人回答我。
我俯下身子,拨开花丛,看见一群蜜蜂嗡嗡采着蜂蜜,我问蜜蜂:“你们整天忙忙碌碌,累吗?”蜜蜂说:“我们可以给人们酿造甜美的蜂蜜,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快乐!”就这样,我在蜜蜂身上找到了第一个快乐。
走在马路上,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弯腰从地上捡起一个钱包,交给了对面的警察叔叔。警察叔叔称赞道:“你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你真棒!”我又从小男孩的笑容里找到了第二个快乐。
我走向一条小溪,看见一匹老马正一趟一趟地运着水。我问:“马儿,你运水做什么呀?”老马笑着回答:“从小到大一直是农夫照顾我,现在他生病了,我运水给他喝。看着他慢慢地好起来了,我很开心!”于是,我从老马的眼睛里找到了第三个快乐。
就这样,我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快乐。原来,快乐一直就在我身边!
指导老师张入心:
小作者心思独到,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文章构思巧妙,清新活泼,以细腻的笔触感知身边的快乐,读来妙趣横生,童趣颇多,且立意佳,意蕴美好,让人心生温暖,充满快乐。
唠叨的外婆
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之江小学
三(4)班 丁梓馨
在家里我有一个唠叨外婆。外婆长着一头浓密的卷发,像戴着一顶圆圆的黑帽子,一个大大的嘴巴。她最会唠叨了,讲起话来上嘴唇和下嘴唇不停地蠕动。
记得有一次我去同学家玩,玩了很久,回家的时候在想:这回肯定要被外婆唠叨了。一路上我一直心惊胆战的。一回家,果然不出我所料,外婆一边铲着菜,一边转头对着我说:“你回来了。嗯,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玩这么久?”外婆眉头一皱,这一问问得我哑口无言,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只见外婆的脸铁青,我的眼泪正在眼眶里打转,“不要你管!”我躲到房间里哭了起来,直到妈妈回来对我说:“外婆这么热的天,还去买菜、烧莱,是想给你烧一顿好菜,怕你回来饿了。对你多好啊!”我听了惭愧地向外婆道歉。
还有一次,我偷偷吃蛋糕,外婆叫我只吃一口,我心想这也太抠了吧,我一连吃了好几口。外婆又开始唠叨我了,我躲到房间,可还是可以听见外婆那尖锐的狮吼功。我气急败坏,出去迎战。外婆却微微一笑,说:“要吃饭了,小馋猫,等一下吃不下饭了,小心变胖哦!”我被外婆的唠叨制服了。
这就是我的外婆,虽然是个唠叨的人,但她还是爱我的。
指导老师凌歆慧:
小作者选了生活中两个典型事件来写出了外婆爱唠叨的特点。看似在写外婆的唠叨有多么的“烦人”,但是外婆的唠叨里满满的都是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