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辰璐 宣涛
通讯员 姚智萍 雷燕 彭蕾
畲乡炒龙须!龙须?!是什么样的美食,才能配得上如此的高调称号?
桐庐人恐怕没一个不知道,它就是用番薯淀粉(俗称番薯粉)制作的粉丝。
龙须在桐庐,数莪山为最。在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龙须和大米一样,家家户户储备,畲乡炒龙须这道菜也是家家户户会做。
莪山畲族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不约而同推荐一位乡厨,朱铭华。乡间办酒席,少不了他,更少不了他做的炒龙须。
“客人吃完,都要买一些龙须带走,走前还问我怎么做。”朱铭华说,畲乡人炒龙须的特别和用心是,龙须要放在鸡汤里浸煮。“汤汁吸收得差不多了就关火,汤汁的量很关键。”
再起锅放油,加入豆腐干、辣椒丝、葱段等配菜,炒一会儿后加入龙须。将锅里的龙须不断翻炒,直至汤汁收干,等到每根龙须上都吸饱汤汁。
龙须筋道,一夹起来还会回弹,刚凑近,鲜香的味道就直冲鼻尖。吃一口,吸足汤汁的龙须依旧筋道带着一点糯,丝丝爽利不油腻,更重要的是鲜,像是在吃可以嚼的鸡汤。
“鲜味的来源是鸡汤。”朱铭华说,根据喜好,还可以用肉汤、骨汤烹饪龙须,汤里加卷心菜丝、豆芽、猪肉末和鸡蛋等来提味增鲜,别提有多香。
畲乡炒龙须有多好吃?它已被列入“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名菜,家乡在桐庐的奥运冠军陈雨菲也说是她的最爱。
这么好吃,关键还有龙须的独特制作工艺。
龙峰民族村身处大山,每年番薯收获,除了吃,剩余的就做成番薯粉储存。
做番薯粉是细致活,也是力气活:把番薯洗净打磨成粉,用细纱布过滤,然后经几个晴日的晾晒脱水,番薯淀粉就制成了。
接下来的步骤,要请专业的粉丝师傅:番薯粉兑水打成浆,用蒸屉蒸出果冻状的饼,待风干后用刨刨成面条状,盘起在竹排上晒干,番薯龙须就制成了。
“关键是工艺。比如过滤,我们反复多遍,直到最后的滤浆没有杂质,这样的番薯粉颜色白,韧性好。蒸制过程也重要,一层层蒸,蒸十几层……久煮不软,浓香筋道,还特别适合吃火锅,煮不烂。”
那粉丝为什么叫龙须呢?
“因为龙在畲族人心中地位很高,是吉祥的象征,番薯粉丝像龙须一样又长又直,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
今年71岁的雷敏炎说,“畲族款待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长桌宴,而畲乡炒龙须就是长桌宴第一道菜,为的是先让客人垫垫肚子,耐心等接下来丰盛的宴席。”
忆江南·桐庐乡村必吃榜,欢迎继续推荐。
参与办法:在橙友圈#我们大杭州#话题下,以村为单位,分享“桐庐乡村美食”相关内容,图片视频皆可,带上标签#桐庐乡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