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高效课堂

2022高考百日宣誓
这两天,浙江2022年高考首轮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接下来,志愿投档的录取工作也将陆续展开。
与此同时,浙江建人专修学院(杭州建人高复)也进入了学生、家长前来咨询的高峰期。作为一所办校历史长达30年的杭州老牌高复学校,每一年,建人高复都会面对很多这样的家庭。有的孩子从高考考场出来,就有了复读的念头;有的则是出分后心有不甘,决定复读;还有的因为不满意录取学校或专业,甚至不惜从高校退学,选择再复读一年。
今年,1000多名建人高复学生经过一年的努力,为自己交出了一份青春的答卷。不少学生再一次面对志愿填报系统,看到自己用拼搏换来更广阔的选择机会,心中感慨万千。
记者 张宇璐 通讯员 马正
努力拼搏的你
每一位都是我心中的
清华、北大
同样感慨万千的,还有和这些高复生日日相伴的班主任老师。庄茜老师是建人高复清北1班、清北2班的班主任。这两个被冠以“清北”之名的班级,聚集了学校分数最高的一批学生。其中清北1班的学生,去年的高考成绩都在630分以上。但在复读的过程中,越是高分考生,提分越困难,选择高复对他们来说,需要更大的勇气。
6月26日出分当晚,庄老师不断在手机上收到来自学生的喜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她感觉最幸福的时刻。庄老师说:“尤其今年的学生在选考成绩不能保留,赋分制度改变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大的提分,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听到不少同学的成绩,她都忍不住直呼:太争气了!
“比如丁子超同学,一年复读提高45分,今年取得677分的高分;于瑞梓同学,一年复读提高57分,取得676分的高分;厉欣岚同学,在原本650分高分的基础上,又提高27分,今年取得677分的高分;叶柳诗同学复读一年提高30分,取得674分;吴锦涵同学提高47分,今年取得672分……”对于学生取得的好成绩,庄老师如数家珍。
在建人高复,班主任一职,是一个特别且不可或缺的存在。每天,班主任都全程和学生待在一起,进行教学辅助、德育教育、随堂听课、查漏补缺,并悉心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随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每天早上6点起床后,庄老师就开始了她满当的工作。不过她很少去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在清北1班、2班的教室之间摆一张桌子,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监督学生上课、自习、答疑。这张小小的桌子也就成了她的移动办公室。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刻找到她。
除了每天为学生检查、反馈作业情况,她还要为学生安排每学科每周1次的周测。周末组织学生进班学习,帮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的听力练习、限时训练,她也都会事无巨细地跟家长汇报。看到班主任的细心和负责,很多家长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但十分安心。
对于这批负重前行的学生,庄老师也有满满的情感。“我在建人高复当了8年的班主任,也带过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刚开始,我带的是最基础的班,要手把手带着他们去做计划,盯着做练习卷;我还带过本科线上下的班级,这个班级通过一年复读,全班平均分提高77分,其中8人提高100分,大部分学生从专科提升到本科;这几年,我带的都是清北班,目送进入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一流名校的学生超百人。”
“但无论我面对的是什么成绩的学生,我都会告诉他们:不管你们进来时多少分,我都会对你们负责,尽我的全力帮助你们,不论你们距离清华、北大有多远,但努力拼搏的你们,每一位在我心中都是清华、北大!”
高复一年
收获的不仅是成绩的提升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选择高复的首要目标当然是成绩的提升。但是经过在建人高复一年的学习生活,很多同学发现,自己收获的并不仅仅是成绩,还有自我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成长进步的惊喜、正视困难的勇气以及珍贵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
清北1班的丁子超同学,去年高考632分,位次号排在全省16000名。今年,他的高考成绩为677分,位次号952名,瞄准了浙江大学的金融专业。
丁子超说:“回顾去年高考,我确实在心态上有很大问题。我认为去年的失败,是我的不自律和惰性造成的。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改变,那么迟早也会在某个时间段爆发出来。所以我来到建人高复后,就告诉自己,不要过度关注能不能去更好的大学,而是关注自己的成长和磨炼。”
在今年1月份的首次选考后,丁子超迎来了又一次磨炼。“第一次选考成绩出来后,相较去年并没有多大的提分,当时心态确实有些崩了,觉得自己又辜负了长时间的努力。我也找班主任很深刻地谈了一次,并且回家休息了几天调整状态。好在调整好心态后,我继续踏实地学习,发现自己开始在学科学习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打破了瓶颈,最终取得了好成绩。相信这份成长,也对我今后的生活大有益处。”
江星龙同学,也在这一年中成长了许多。去年入学时,他的高考成绩仅为352分,今年高考总成绩达到了530分,整整提高了178分!这两天,他正在准备自己的志愿填报:“去年还遥不可及的本科学校,今年的选择余地就比较大了!”
回顾这一年的学习,江星龙同学用“破釜沉舟”一词来总结。
“回想高中三年,我的心思都没怎么花在学习上,等到想努力时已经来不及了,但复读给了我一年弥补的时光。这一年来,我逐渐改掉了原来不好的习惯。每天早起背书,跟着老师的节奏合理安排时间,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开口去问老师。班主任丁老师会帮我们制订学习计划,在我们松懈的时候上紧发条,在成绩下滑时鼓励我们,分析原因……这一切,都让我的‘破釜沉舟’有了好的结果!”
想要选择高复的学生
将会面对哪些挑战?
在今年前来咨询高复的考生和家长中,有不少都关注到了明年高考的一些新变化。今年选择高复的学生会遇到哪些挑战?应该如何挑选高复学校?什么样的学生适合高复?对此,建人高复郭玉禄校长也向家长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明年的高复考生主要将面对两大变化。第一,从明年开始,浙江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将不再自主命题,而是使用全国卷;第二,明年高考正好碰上高中新教材更替,高复生需要适应新教材变化。
郭玉禄校长说:“教材改革与实行全国卷,对于浙江考生的确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首先,浙江实行新高考后,我们曾经将每年的全国卷和浙江卷进行比对,发现浙江卷的语数外学科普遍难度比较大。复读生比应届生多一年的复习时间,所以应该更有信心。”
而关于教材的更替,建人高复也早有准备。“我们集团内有杭州仁和实验学校的优秀师资团队,早在一年前,我们就专门组织仁和高中老师把所有科目的教材内容进行比对,对每一门学科教材的增减、变化,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且专门编成了一本指导手册,并提前为学生订好所有新教材,将在开学后发给今年的高复学生。”
郭玉禄校长从事高复教育近20年,他认为,一所高复学校的实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些年来,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变化,对高复市场也带来不少冲击。而在这些冲击之下,能够继续保有生命力的,往往就是那些管理成熟、师资稳定的高复学校。比如建人高复,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教材改革和考试改革,但就是因为具有很强的管理稳定性,且团队的高复教师均具有10年以上的高考教学经验,他们掌握最前沿的备考信息,教学能力突出、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所以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在每一年的高复学生中,有的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了大量提分,也有的学生付出一年后仍旧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这也和每名学生的适应性及个人条件有关。
早在2001年,建人高复董事长桑坚信就提出“高复不是人人都适合”的理念,让大家从学习、心理、经济三个方面来衡量自己是否适合高复生活。
经过30年的实践,对于“什么样的学生适合高复”“如何帮助学生高复”“在高复一年中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等问题,建人高复也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郭校长也请想要高复的学生,根据这几条建议客观分析自己的条件,决定是否高复:
1.自己的潜力是否还有待挖掘?如果高中三年已经十分努力,再复读一年只能达到量变,难以引起质变,那就不建议复读;
2.高复生活较为单一,战线长,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力。因此对自己行为习惯约束力不强,只是脑袋一热想复读的,也不建议进行高复;
3.高考发挥失常,出现意外失误,但尚有潜力可挖的,可以尝试复读;
4.处于分数线或理想目标临界点,有决心和毅力拼搏的,可以尝试复读。
“最后,建议学生、家长在选择高复学校时要更加理性。尤其是在新教改的当下,尽量选择一些办学历史长、有一定办学规模、成绩和口碑较好的高复学校。一看成绩(2022年高考成绩),数据最具说服力;二看软件,学校管理模式以及应对新教改的具体措施。这些更能展现一所高复学校真实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