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昨天中考 作文题关于“采访”

专家谈中考作文:“采访”是我与大千世界的联结

2022-06-19

昨天是杭州市中考首日,6月18日-19日,杭州市区将有近3.4万名考生迈入中考考场,完成语文、数学、社会、科学、英语五门科目的考试。整个杭州地区,今年共设152个学校考点,共8.28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市区(指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考点48个。记者 张娜 黄莺 郭婧 张宇璐 林佳琦

中考现场

昨天早上,快报多路记者来到杭州各个中考考点,为大家带来一手信息。

杭州育才中学

校门口的粽子店

早上7:26,杭州育才中学考点门口,家长陆续送孩子进校。校园对面的围栏上,挂着几十条写着励志标语的横幅。

育才中学的初一学生拿着向日葵,举着“超常发挥”,来给学长学姐助考。

7:30,育才中学对面的小店“春英粽铺”,老板娘正在拌糯米。门口摆出块牌子,写着:“祝学生们考“粽”,考高分数,鱼跃龙门!加油!

老板娘说,祝福今年的考生,9年读书不容易,祝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前段时间端午节,春英粽铺每天能卖600到700个粽子,最近平均每天卖两三百个粽子。“前天下午,十几个家长来买粽子。有的妈妈带着儿子来的,我问他是不是明天中考,看他点头,我就祝他高‘粽’,两人听了都很开心。”老板娘祝女士说,还有妈妈直说买粽子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除了家长买粽子,老师也来买。

有位老师给老板提了个小要求——能不能包几个长粽子,想高挂在门框上,给孩子们出门时摸一下。

“我店里包的都是普通粽子,不是长的。听老师这么说,我说好的,我来帮你定制。4个粽子包好了,等她下午来拿,我想好了,不收钱,就祝福孩子们都能考出好成绩!”老板娘说。

7:40,育才中学门口,校长郜晏中带着全体初三老师站在校门口,他说:“感谢大家三年的支持,感谢!中考考的不是这两天,考的是三年来的每一次努力,你们的儿子和女儿,每一天都在样样落实和天天坚持,每一分努力都会有回报。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加油!”

家长们听了,有人叫出一声“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7:45,来自学长、学姐的祝福更直接一些,十几位育才中学毕业进入学军中学的同学,拉着横幅,拿着标语,来为学弟学妹们加油助威。

杭州中学

细心的妈妈

早上7:35,杭州中学考点门口,不同班级的家长都纷纷聚集起来,带了很多祝福中考的举牌、横幅,穿的也都是红艳艳的,旗袍妈妈也很多,都把良好的祝愿送给考生。

在杭州中学对面,紫阳街道凤凰社区搭起了凉棚,让送考家长们休息。

7:45,有位妈妈把孩子送进去了,她还在检查。下午孩子参加社会开卷考试,带的书够不够,老师也在帮忙清点。一个学期就至少有三本书吧,感觉他这里带的六个学期的书,再加上练习册,厚厚的一叠,很重地拎在手里。

一位妈妈把娃送到以后,说,早上给孩子吃的是必胜客的早餐,提前买好的牛排意面,图个好兆头。因为旗袍一直没买好,所以今天只好找了一件红色的上衣穿在身上。从家开到学校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路上,她也没跟孩子聊很多,不想给他太多地强化中考这件事,孩子也放松的,在车上听歌。他们家车上下载了很多音乐,孩子先听了周杰伦的《告白气球》,然后按顺序再下一首,是杨宗纬的《凉凉》,孩子自己跳过了,去听薛之谦的歌了。

保俶塔实验学校

满满签名的衣服

早上7:30,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的考点,十五中的八位初三老师拉起了横幅,迎接自己学校的考生,与他们一一击掌喊“加油”。

其中有位男生经过时,老师一边跟他击掌一边说:“今天终于看见你没有吃着包子来学校了!”等他走后,老师说,这是故意跟他调侃一下,让学生放松一点。

一位男生穿着全班同学签名的衣服来到考点,带着大家的祝福进考场。

保俶塔实验学校上一届的4位初三毕业生,今天来到母校拉起横幅,为学弟学妹们加油,现在学军中学上高一的一位女生鼓励学弟学妹,只要尽量放平心态,放松去考就可以了。她感觉中考的卷子比她平时练习的卷子要简单一些,不用紧张。

一位考生临考还在问老师题目和注意事项,老师就上去给了他一个拥抱,让他不要过于焦虑,告诉他肯定没问题的。

丁兰实验中学

暖心的棒棒糖

丁兰实验中学校门口特设了进场拱门,门上有对联“乳虎啸谷惊天地,金榜题名耀丁中”,期望每一位跨过拱门的丁中考生都能笑傲中考,金榜题名。

校园文化长廊“尚善廊”里将七、八年级学弟学妹的亲笔祝福张贴成爱心的形状,句句真情表白,是对学长学姐中考必胜的美好祝愿。

一位男生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步行入场,班主任陈贵兵老师贴心地为他准备了轮椅。赵骎校长为他送上一颗棒棒糖,祝他中考顺顺利利。

907班的班主任单舒怡为即将踏上考场的同学送上了一株向日葵,期望他们能一路向阳,一举夺魁。

杭州公益中学

一束向日葵

公益中学门口,校长潘志平手拿向日葵和学生击掌祝福。几位已经在高中就读的学长,一早赶到学校门口,为学弟学妹们中考助力。

每一个初三考生都会走上红地毯,并在横幅上签名,寓意着金榜题名。阿潘校长在考点门口手拿一束向日葵迎接考生,让每一个经过的考生握一下向日葵,寓意着一举夺魁。

翠苑中学文华校区

特别的加油口号

杭州市翠苑中学文华校区的考点前面,有十几位老师拉着颇有书卷味的卷轴,上面印着四字“成语”,众志“陈陈”,“成”风破浪,“易”气风发,文采飞“扬”,“吴”所畏惧,“剑”指长空,如“胡”添翼,赫赫“佳”绩……原来,这是老师们将自己名字融入到了加油口号中。

杭州市翠苑中学初三年级组长范琳说,老师们希望这些带有个人属性的、发自内心的鼓励话语,能振奋学生的心情,调剂学生考前心情,轻装上阵,奋勇拼搏,取得佳绩。

中考作文是关于“采访” 有学校早在去年就集体写过这道题

昨天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后,中考作文题也出炉了。根据学生回忆,今年的作文题是以采访为话题,叙述你采访的经历、想象你采访某人的场景,或者是叙述你想采访某人的理由,可以是采访身边的人或英雄故事,可以是现在想采访的,也可以是以前采访过的人,写一篇作文。

语文考完,一个学生跑到杭州市翠苑中学语文老师卢旦华身边问:“卢老师,采访稿有格式吗?”边上另一个同学马上说:“考一门丢一门”,周边的老师同学都笑了。西湖区语文首席教师姚红晓老师分析:“采访其实是一个壳,这个作文题很开放,学生应该都有话能写,叙事、观点、经历,都可以融入其中。”

看到中考作文主题为“采访”,不少家长感到出乎意料,语文老师兼分管德育的景芳中学副校长陈金兵说,家长可能有点意外,但其实学校早已在让学生做“采访”,这次中考作文题,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之一“社会参与”,也是新课标的一个方向引领,把学生的学习引向热火朝天的生活场景中去。

陈老师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要多参与这种具有真实情景、真实任务等特点的综合性、跨学科的实践活动。“采访”刚好集成了这些特点,是非常好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走近重大的时代主题,参与社会大事件。

景芳中学有一支“景小奇”主题寻访队,去年参加了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推出的“青春访谈·致敬百年”庆祝建党百年大型互动活动,学校的240名学生分头采访了近100位党员,用短视频和手记的形式,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又通过每周晨会,在全校进行了宣讲。今年,学校的寻访队又启动了亚运人物的寻访。

陈老师表示,通过采访,可以让学生参与、见证和感受这样的大事件,让学生去听各行各业的人讲故事,去了解生活百态,了解社会,建立起社会格局观。他希望当时采访的画面感,能够给学生们留下印记,在昨天的考场有出色的发挥。

专家谈中考作文: “采访”是我与大千世界的联结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沈仁红,也谈了对今年中考作文题的看法——

今年的杭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话题,核心就是两个字:采访。

“采访”简简单单两个字,动词、实词、直白,却充满了无限的张力。

采访是一种对话的情状。无论是面对面的,还是“疫情当下”网络或语音的。甚至与清风流水的应和,与一位聋哑人的手语,与过往自我的一段经历……但是,它一定是“个对个”,是“专注对专注”的。是“我”和“你”都停下来,专门对着彼此的平等对话。

采访是一种探索的欲望。采访有主动发起方和回答方。发起采访的一方有着疑问在其脑海,然后把深挖谜底的探索欲望交于“采访”的行动。因此,一场好的成功的采访,应该是片片剥瓣、层层深入的。

总之,“采访”两个字,这个话题可浅可深、可实可虚,当然,好的文章它一般是由浅入深、虚实结合、手法多样的。满含灵动的自然更会胜出。

从“采访”对象而言,那就更不拘泥于一个时空、一个品行的同类世界了。去关注、了解那个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外卖快递小哥、核酸检测大白、第一节课看起来有点压力又迅速投入上课的老师……

譬如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是“世界”。我采访风、采访阳光、采访流水,采访内心的隐秘,采访那个被自我遗忘的自己;采访伫立的老房子古建筑;采访祖先,采访那位令你充满好奇的先辈,探访那个让家族骄傲的长辈;采访驻扎在您家的AI机器人,是否曾经在旋涡与流水声中陷入过沉思;采访从小跟随你的心爱玩具,偶然发现它一直静静地待在了角落,你又是否忽然要去问问它你的童年,去听听它对你往后的成长建议呢……

2022年的杭州中考作文,“采访”,一个满含善意又极富内涵的话题。它充满了放松、充满了表达、充满了解与被了解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