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在橙柿互动论坛发帖:

有人在打捞福寿螺,提醒大家不要吃

2022-06-02

沟渠边上爬着不少福寿螺 记者 陈彬 摄

有读者在橙柿互动吐槽求助论坛发帖:

在滨江区南环路穿过信诚路涵洞,有市民在水沟处打捞福寿螺。福寿螺是有毒的,食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提醒大家不要去捞来吃。

根据橙友留言,记者来到滨江区南环路与信诚路丁字路口,南环路为一条东西向道路,其南侧为沪昆线铁路。

穿过沪昆线下方的涵洞向东,来到橙友所说的水沟位置,沿着水沟走,可以看到水沟沟壁攀附着密密麻麻的福寿螺卵,一小块地方,就有十几团卵聚集,有的离地面仅有几厘米。见习记者 陈彬

福寿螺能不能吃?

福寿螺能吃吗?福寿螺生长在河道、水沟内,会产生什么影响?

记者联系了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卓诚,也就是在微博上常为网友科普知识、答疑解惑的“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周卓诚介绍,福寿螺是富足纲的软体动物,也是一种常见淡水螺类。虽然常见,但在中国,福寿螺是入侵物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周卓诚说,关于福寿螺的食用性,其实在于其本身的寄生虫问题。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宿主,如果生吃或没有煮熟,可能导致食用者感染。

福寿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长大后会吃水生植物,而且粉红色的卵块,过度繁殖会破坏水域生态环境。所以,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现生态环境部)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每年3-11月是福寿螺繁殖期,尤以5-8月最旺。也就是说,当下正是福寿螺繁殖最旺的时候。

早在2012年,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水域管理处就发现西湖福寿螺有增多趋势,也开展了防治工作,对福寿螺成螺和卵块进行人工打捞清除。

属地长河街道:

清理了长约300米河沟

记者将情况反馈至属地长河街道。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该沟渠在铁路保护区内,边上设有保护铁丝网,日常管理工作较难进行。

“化学药剂这类是肯定不能用,副作用太大,会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目前看来,最好的方式是用人工手段清除。”5月26日下午,长河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答复记者,将在次日上午对问题水沟进行整体清理。

27日上午8点多,长河街道城管办的3位工作人员到现场清理水沟。当日下午近3点,工作人员杨利江发来图片:“目前我们打捞出来的福寿螺与螺卵,已装满一个编织袋。”

杨利江说,他们一早先用水泵降低水沟水位,便于穿着雨靴、手套,直接跳进水沟打捞。清理的沟渠长度大约300米。

工作人员发现一部分暗沟处理起来相对麻烦,对此,长河街道城管办安排了巡查处理,只要发现,就立刻处理。“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欢迎市民发现类似问题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