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来宁波开起集卡车

宁波舟山港2万集卡司机的路上人生

梁三博和他的“预报台”

2022-05-09

集卡司机李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集卡司机林近

31岁的李智开集卡也近8年了,他主要跑绍兴、杭州和金华这些城市,把海外进口的货物运送到这些城市的外贸公司仓库里,当然也会把浙江外贸企业工厂的货物运送到港口出口。接出口单,提箱(到堆场提装货用的集装箱),接货(到指定工厂装货),送货(把货送往指定港口)……这套流程早就了然于心。

因为许多上游客户企业是做跨境电商生意的,他也摸索出一些送货的规律,像年底了,开心果、松子等干果食品类的货物量很大,平时,矿泉水、方便面、化妆品等都是常见货物。他运送过各种各样的货,许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吃到的东西,也有很多人不熟悉的生产原材料、配件等。

算起来,林近就是在那个港口经济快速发展时离开安徽老家来到宁波开集卡车的。他自嘲自己的生活几乎就在车上,吃饭、睡觉、跑车。他有时也会恍惚,这种枯燥的生活,他竟然已经过了十多年。

回想年轻时,他原本计划做一个木匠师傅,他的父亲在安徽老家就是做木匠的,有一手人人称赞的好手艺,但最终他还是选择跟着亲戚来宁波开集卡车,这个行业只要肯吃苦,工资收入还可以。

这几年,跑车路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也会焦虑,他也在梁三博其中一个集卡群里,每天都会关注群里的消息。

为了“准时”,他也摸索出了疫情之下一套节省时间的跑车方法。前几天去温州拉货,他干脆选择提前一天出发。他家住宁波北仑,出发前,他打听了温州的防疫要求,在家附近医院做了核酸检测,吃过晚饭后,带上面包饼干方便面等,就开车出发了。当晚,他先把带着空箱的车子开到了宁波奉化服务区,停车熄火,睡觉。

凌晨4点,天未亮,被闹钟叫醒,在狭小的车座后排空间里,他麻利地穿好衣服,铺盖往里一卷,跳下车跑进服务区卫生间里匆匆洗漱完,咬几口面包就赶往温州了。在温州下高速的时候还算顺利,他松了口气。

此前,林近有两次遇到高速口临时应急管理,因为集卡司机们在下高速时都需要经过防疫检查,排队的集卡车太多了,车子一旦排队到高速主线上就可能影响行车安全。有一次,林近就因为遇到这种情况绕路,延误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工厂。

返程路上,他在台州服务区停车休息,吃几块饼干就当晚饭了。像很多集卡司机一样,除了上厕所、打水或洗漱,他们就待在车上,甚至也不在服务区吃饭。一是考虑到服务区里人流复杂避免接触,二是省钱。

在梁三博组建的集卡微信群里,每一个跑在路上的集卡司机也成了实时信息的反馈者。哪里发生了车祸影响了通行,哪里路况有问题,集卡司机都会趁着停车休息时间及时反馈到群里,好让更多司机避雷。

4月15日上午,北仑部分高速公路出口集卡车排起长队,路上的集卡司机马上把情况反馈到群里。梁三博收集整理司机对堵车原因的分析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北仑当地政府部门第二天就启动应急方案,转移在堵车辆,按指令进仓,并出台了关爱货车司机8条举措。

集卡司机们的苦恼

曾涉足过外贸、货代、运输等行业的梁三博,熟悉进出口货运行业的各个环节,也因此更加清楚货运集卡这个群体的重要性。

他组建的一个个信息群每天都很热闹,而私下他也会接到许多集卡司机们的电话微信,有人也愿意和他谈谈开车以外的家庭、家人,“有时也觉得很抱歉,每天实在太多信息,我也无法一一回复,就挑拣着重要的信息,特别是一些共性的问题解答,整理好了发群里。”

梁三博说,其实如果有选择,很多人是不愿意过这么辛苦的跑车生活的。

这段时间,李智干脆选择住在车里。他觉得干完活经常是半夜或后半夜,回家也可能吵醒老婆和3岁儿子,还不如直接睡车上,还能节省一点时间。特别是遇上疫情,送货时会遇到卡口检查、测核酸等情况,接送货的时间更加难把握,住车上,碰到碎片化的时间可随时睡会,也能随时出发。

因应对变化的疫情而不断变化的防控措施,还是让集卡司机们很苦恼。

44岁的集卡司机邓永学最近也有些焦虑,遇上下高速的时候排队,短短几公里的路却要开上很久。有时司机们带上了24小时核酸证明,行程卡也都是绿色的,但到了目的地还是要等待消杀、做核酸,甚至车门被贴封条。

在采访中,多位集卡司机表示,他们都很理解各地防疫的难处,也愿意尽量配合。

“我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遇到的都是好人。就像装货工厂里的人看我饿着肚子在车上,还给我打了食堂的饭菜,从车窗里递给我。”李伟在宁波集卡圈里也算“老人”了,他从2003年开始就在宁波开集卡,几乎见证了宁波集卡货运快速发展的整个历史。他说,不过他也有集卡朋友没那么幸运,有人在送货过程中被隔离了,货物错过了船期。

宋言俊是个性格内向的集卡司机,接受采访时,他在微信里这样回复:“我不太会说话,我就把我最近的核酸记录发给你看。”

随后是他发过来的核酸记录截屏,每天都在做核酸,多的时候一天要做超过4次核酸。

“我们每天做核酸,我们是安全的。”宋言俊坦言,有一次被贴上封条不准下车的那一刻,他虽然理解,但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除了承担信息预报员的工作,梁三博也在为集卡司机们想各种办法。考虑到这段时间集卡司机们吃饭难的问题,他还组织发起了“爱心司机餐”的活动,号召货运行业的企业家、公司老板们捐钱购买制作爱心司机餐,每日每夜奔波辛苦的集卡司机们回到宁波下高速时,就能领到一份快餐,吃上一口热饭。

梁三博每天都会记录那些爱心企业捐助的爱心餐。4月28日那天,他开心地在群里宣布:爱心餐已经累计发放10000份!

打赢全国货运物流“保卫战”

当前,全国上下打响了货运物流“保卫战”,确保供应链稳定。而在货运物流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场“保卫战”而努力。

作为全国重要的港口物流集散地,宁波早在今年1月北仑发生疫情时就果断采取“封区不封港”的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保障物流通畅。

与此同时,宁波舟山港率先上线“易港通App”,集卡司机可一键申领通行证,保障集卡道路通行和进港作业。

目前,宁波北仑区除了所有高速出口都设了核酸检测点,还在港区、大型集卡停车场、集卡司机集

中居住地附近增设了8个核酸检测点位。如果货车司机的核酸证明超时,只要按规定通过“双检”即可放行,既保障疫情防控,又兼顾人性化的温度。

梁三博依然在每天向集卡司机们更新发布各地的疫情防控和路况信息,尽管这活很累,但他觉得坚持是有意义的。

而集卡司机们也在疫情之下努力自救。邓永学发现,前些天金华等地发生疫情之后,司机们自发地开始区分路线,有一部分跑金华一带的司机就专门跑这条线的货运,一来可以保障当地货运通畅,二来也不会因为去过有疫情的地区而将风险带到别的地区。

对一个集卡司机而言,人生好像总在路上。

这些年,林近埋头跑车,攒下钱来,也买了集卡车挂靠在车队里,光景好的时候,一个月收入能超过两万。他在宁波买房安家,18岁的儿子正读高三。每次在黑漆漆的夜里开车,他不觉得苦,打算等到儿子考个好点的大学,毕业找份轻松点的工作结婚成家后,就不开车了,找一个稳稳当当不奔波的活——他已经想好了,就去当保安。

李智梦想着攒钱买房,现在一家三口租住在宁波北仑松花江路的一间公寓。他想着孩子读书前最好能有个房,一家人早点安定下来。

这些年,李伟攒了钱,去年刚换了辆新集卡,每个月要还1万多元的车贷。很多刚来宁波的集卡司机驾驶员起初都是单纯领工资,后来买集卡车挂靠在车队里,目前这样的司机占了70%。虽然这个行业似乎没有刚入行时那么好挣钱了,但他还是想多开几年车,多攒点钱,为了13岁的儿子能有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