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青年担当 贡献青春力量 向这些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青年医护人员致敬! 树兰(杭州)医院这批年轻人 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年轻人的最好成绩

2022-05-04

培训生 魏玺滟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邹芸

“以前我们是被保护的一代,而现在的我们已经长大,轮到我们来保护别人。”在疫情面前,很多“90后”甚至“00后”年轻医护人员,毅然转身披上战袍,勇敢逆行奔向抗疫一线。他们一往无前的担当,见证了“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青春誓言。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带大家认识五位树兰(杭州)医院年轻医护人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医护人员,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追着第一缕晨光而来,直到繁星满天也未曾离开。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在!

李家峰 30岁

半夜报名支援抗疫

只要工作需要,我就要上!

李家峰是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监护室的副护士长,也是树兰团委内科三支部支部书记,平日主要工作是收治感染性休克或肝衰竭的重症患者。早在2020年,他就与同事们奔赴武汉,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抗疫工作。杭州本轮疫情开始后,他仍坚守在抗疫前线。

4月26日晚上11点,医院接到紧急通知,27日早上6点需派出百人队伍支援拱墅区核酸采样工作。正准备入睡的李家峰看到这条信息,不想打扰已入睡的妻子和孩子, 偷偷“溜”到客厅报名支援。

当晚,他只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凌晨4点就悄然离家赶到医院集合。早上6:30,他和另外20名同事分配到了拱墅区某社区,该社区共有1.4万余人,他们21人要在中午12点前完成所有社区居民的核酸采样。

时间紧、任务急,前来做核酸的居民也很焦虑,李家峰一边快速地洗手、采样、洗手、采样……一边还要轻声安抚居民。那天凌晨天特别冷,出门时,李家峰里面只穿了一件短袖,从刚开始的寒冷到后来穿着防护服越来越闷,出汗后冷风一吹,防护服贴在皮肤上越发感觉冷!

谁也不知道,其实他前段时间刚生了一场大病,还在休养中,“我没想那么多,我是一名医护人员,只要工作需要,我就要上!”李家峰说。

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在中午12:40完成了所有居民的采样,返回的大巴上静悄悄,大家都累得睡着了。李家峰回忆,“平时热闹的城市道路没有了日常的喧嚣,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看看车上的同事,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努力让这个城市恢复正常!我觉得我们的付出很值得。”

许良燕 32岁

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

也觉得非常有价值!

许良燕是院感保健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医院感染管理肩负着为全体医患安全护航、医护“零感染”的重大任务,许良燕的主要工作是参与院内疫情防控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沟通与协调。

她和同事们一起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布局建设和流程再造等工作,不断优化医院院感防控方案、流程及制度,为医护人员筑起“堡垒”;每日对全院防控措施落实督导,实时关注疫情防控各环节的具体细节,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不留死角,为医护人员清扫“障碍”。工作内容比较繁杂琐碎,年轻的小许总是细心又耐心。

“我的健康码突然变红码了怎么办?我家住在管控区,还能不能正常上班?”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第一个就会想到给许良燕打电话。

“尤其是拱墅区疫情以来,有许多家住‘三区’的同事一下子被困家中,封控区的怎么处理?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怎么处理?怎么申诉?怎么向社区反映?不回家住在医院继续工作的医护怎么安排?这都要一条条地去处理,我一天接到几百个电话,想想心急如焚的同事们,我反复对自己说不能着急,要做好!”许良燕说,做好这些琐碎繁杂的小事,当好“协调员”,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每次帮助同事解决了问题,自己反而更开心。

她笑着说:“尽管每天接打电话的数量数不清,有时候电话接得嗓子都沙哑了。但是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哪怕只是很微小的力量,我都觉得非常有价值!”

徐莉萍 32岁

青春担当

做好医院的“守门人”

疫情防控越吃紧,留守院内的医护人员的压力就越大。疫情期间,不少工作人员干脆住在医院里随时待命,徐莉萍就是其中之一。

徐莉萍是树兰(杭州)医院的门诊副护士长,主要负责门诊的日常就诊与预检分诊,管理核酸采样与疫苗注射工作。

门诊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是院内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徐莉萍和同事们一起守好大门,当好门诊的“守门人”。

“来自封控、管控区域和中高风险区域的人群,以及有新冠相关症状的人群首先要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这就需要我们具备预检分诊能力,具备辨别、引导、核酸采样等能力。每天实时更新的中高风险区域信息有好几页A4纸,都需要及时查看整理更新。”

树兰医院作为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点,疫情期间,院内核酸采样窗口从3个增加到7个,高峰期核酸采样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四倍,加班加点对徐莉萍来说是家常便饭。“排队人多的时候,市民等待时间长容易急躁,还需要我们做好安抚和引导工作。”

余德顺 28岁

始终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做一名有信念的急诊青年

余德顺是树兰(杭州)医院急诊科的医生,疫情期间,他不仅报名支援院外的核酸采样工作,同时还努力做好急诊科的患者救治工作。

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就医,由辖区卫健委安排120专车转送到医院发热门诊,安排隔离单间,诊治的医生也需要做好防护隔离措施。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就需要急诊科的工作人员迅速反应,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前几天,我们就接诊了一名来自管控区的男患者,突发急性心梗。” 余德顺说,这位男患者很年轻,只有38岁,体重有180多斤。当天因为出现持续胸痛症状紧急送医。根据症状,考虑是急性心梗,可能危及生命。

“接到病人后,我们立即启动疫情期间心梗应急预案,协同心血管科、检验科、介入科等多个科室,在防护到位的前提下,为患者做了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是心脏前壁大面积心梗。于是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了心脏支架植入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余德顺说,在疫情期间,医院的急诊救治面临更多挑战,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了。作为年轻的急诊医生,我愿意为之多付出一些努力,始终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杨红梅 30岁

隔离点的守护与陪伴

获得肯定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这次我们总共派出了6名医护人员,由医院肛肠外科江志荦护士长带队,为隔离人员做好医疗保障。”杨红梅是树兰(杭州)医院胃肠甲乳外科的副护士长,4月19日起,她作为医疗组成员,在隔离点支援。

“刚开始的两天,隔离点收治了大批隔离人员,我们的工作包括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各项工作流程的梳理、院感质量的把控等。对相关人员进行院感指导,示范讲解垃圾处理、区域消毒、污水浓度检测等工作。”

隔离期间,杨红梅和同事们对隔离人员进行日常健康监测,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人群提供配药服务等。大家还特别用心地去开解隔离人员,互相鼓劲,在隔离点支援期间,大家相处非常融洽,隔离人员给他们很多温暖的感谢留言。

杨红梅所在的隔离点还有一位7岁的小朋友刚好过生日,只有他自己和爷爷在一起,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连他自己都忘记了生日。年轻的医护人员想法特别多,大家一起商量帮他准备了蛋糕和生日礼物,录制了祝福视频,让他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后来,小朋友特地拍摄了感谢视频,还画了画送给他们。“我们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杨红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