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村落,油画家包一飞邀你寻找生活色彩
砚然谷里,新农人徐建刚期待着N种可能 齿墨庄园,蓝莓夫人迟默憧憬诗意栖居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离建德主城区5公里的更楼街道石岭村,南山之南,有一批情系故乡的乡贤和年轻人,正怀揣着梦想,进行着乡村振兴的奋斗,共同富裕的实践。
这里有正在起步的长岭艺术村落,初具“网红”气质的田园综合体砚然谷,文旅融合的齿墨蓝莓庄园。这一区块,作为更楼街道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的主战场之一,这几年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和都市人向往的休闲地。
2022年,他们有了更大的梦想,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将梦想“更上层楼”。记者 王夏琴 周涛 陈林森 通讯员 沈恒阳 制图 李雪雪
油画家包一飞: 邀您一起寻找生活的色彩
春天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院子,黄色土房金光闪闪;房子旁倚着一棵老梅树,粉红梅花绽放;房子前梯田里,是一小块一小块油菜花的金黄……
“这是什么,这是我寻找的生活的色彩和样子。”在更楼街道石岭村长岭自然村的满眼春色中,油画家包一飞说起这些有些眉飞色舞。
2018年,包一飞从北京回来后,就在老家建德寻觅到这处心仪的农村房子,静心创作,悠然生活。
“清晨,阳光照进院子,土房的黄、梅花的粉、油菜花的金……很幸福;夜晚,坐在这个平台上面,抬头仰望星空,颜色是那么的纯净,感觉一颗一颗星星都在不停地眨动着双眼,非常诗意;然后到下雨天,山村又呈现出另外一种水墨晕染的效果。站在清水塘边,还可以鸟瞰大半个更楼街道,天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望见新安江。”包一飞说,小山村一年四季可以展现出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和味道,这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
现在的他,浇浇水、种种花、爬爬山、搞搞创作,乐在其中,还在房前梯田间打理一片桃树。
这种充满色彩的生活,也吸引了包一飞的艺术家朋友,他们来过之后都说很有感觉。
“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艺术家们入住,打造一个‘长岭艺术村落’?”包一飞的想法,和石岭村党总支书记叶志昌“一拍即合”。这样的闲置房屋,长岭和南山有不少,目前村里梳理腾空了15处。
这个春天,更楼街道要向所有热爱生活的艺术家们发出邀请:一起到南山来,一起打造艺术村落。
“街道也在考虑相应的扶持办法,如果你有兴趣,或者有更多想法,都可以咨询建德更楼街道工作人员,电话15869019819。”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新农人徐建刚: 期待砚然谷的N种可能
云海、雪景、日出、夕照……近年来,建德市更楼街道石岭村南山上一个叫“砚然谷”的地方,频频在朋友圈刷屏。
不仅因为这里的美景美图,更因为这里有中华蜜蜂生态园、鱼菜共生农场、露营基地、多肉馆、大草坪、民宿……而且,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新农人,也就是砚然谷的主人徐建刚,充满期待。
“砚,笔墨纸砚,代表文化;然,道法自然,一切遵循自然;谷,这里就是个山谷。”徐建刚是建德本地人,老家在更楼于合村,对于大自然的感情,是他出外闯荡、北漂多年逐渐积累的。
1996年,18岁的他去北京参军,后来开公司、从事房地产……2016年,徐建刚偕妻带子回到了建德。
回来前,他已经和几个朋友合作在建德投资养奶牛。徐建刚说,总想着亲力亲为在农业领域干上一番,于是在朋友推荐下来到了南山。
“过来发现这地方环境好、空气好、土地也好……各方面都符合我的想象。”
2018年开始,徐建刚在这块南山之南闯荡,从养土蜂到搞团建,从种多肉到“鱼菜共生”……
谷内内容越来越丰富,徐建刚的憧憬也越来越多,“我计划在这里做个无边泳池,这里放许多懒人沙发,这里整个房车基地……”
都说现在是资源整合的时代,这个春天,徐建刚向大家发出邀请:一起寻找砚然谷的N种可能。
“你也可以把砚然谷看作是一个平台,比方说有专门搞房车的,你可以直接入驻,每个运营主体本身就有流量,然后一起让整体活起来,并且双方都可以减轻资金投入压力。”
如果你对砚然谷有兴趣,或者有更多想象,欢迎与徐建刚一起探讨,电话13396587527(微信同号)。
蓝莓夫人迟默: 让都市人在这里诗意栖居
建德更楼有个村叫许乐,许乐有座山叫南山,南山高腰处有一处山舍叫齿墨,齿墨里有一位蓝莓夫人,叫迟默。
迟默是绍兴上虞人,在城镇长大,从小就向往大山。“说不上什么原因,反正看到山,就走不动路了。”很难想象,自称“山里人”的她,原来是个“都市丽人”,在杭州开策划公司。
现在的她,每天在地里摘蓝莓、挖土豆、择青菜,看母猪下崽,喂小牛吃饭……
几乎所有来的人都要问她:“住深山,不觉得孤独吗?”迟默回答:“青山这么美,怎么会孤独呢!”
11年间,这个曾经被遗弃的大山深处,竟然慢慢变成了无数都市人羡慕不已的“世外莓源”。
蓝莓被世界粮农组织誉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迟默说,当时觉得,这么好的东西,生长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间,想想都肯定有品质。这个“世外莓源”成型,足足用了8年时间,虽然过程辛苦,但看着漫山遍野的蓝莓树,在清朗五月结出果来,沉甸甸地招摇于风中,很满足。
田园有了,生活在哪里?于是她用两年时间打造了齿墨山舍。
山舍被绿意包围在南山的半山腰上(海拔300到500米),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外界的纷扰。
房顶、桌子、门窗、地板,全用四处搜寻来的老木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味道。在书舍,有很多书籍字画、迟默四处淘来的老物件和古玩,还有一把古琴。山舍内部却是时尚现代的,超大的景观露台更是“无敌”,一眼望出去就是碧空青山。
“山里的生活是极其简单的,却是极其快乐的。”在山里生活的11年时间,她对大山的规划变得越来越明晰。千亩蓝莓、齿墨山舍、齿墨书舍、露营基地,以及齿墨小农场等。
“齿墨这个名字,其实是我女儿取的,在她10岁的时候。她解释说,吃蓝莓,蓝莓汁会让牙齿像墨汁一样,所以叫‘齿墨’。”
如今,她又赋予了“齿墨”新的意义:唇齿留香,胸中有墨,跟文化相结合。她心里还酝酿着一个大计划:造个美术馆,邀请更多艺术家来齿墨,成立工作室,建立“齿墨艺术家群”,让都市人在这里感受“文化磁场”,在这里诗意栖居。
有了你的南山,会不会是不一样的南山?这个春天,迟默发出邀请:有了你的参与,齿墨会不会更生动?
欢迎与迟默一起畅聊,电话1375825988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