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2岁多还不会说话 其实是患上了自闭症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2-5岁是黄金干预期 4月2日浙大精中(杭州市七医院) 有自闭症义诊咨询活动

2022-03-31

“都是我们不够细心,早该发现孩子异样的。”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七医院)儿童心理科康复训练治疗室,看着正在接受康复训练的田田,田田妈妈有些自责。好在,经过半年的社交和语言康复训练,田田的进步显而易见:语言交流能力提高了,会主动提一些要求;眼神对视不再一瞟而过;喊他名字会有应答了……记者 金晶 通讯员 李彬

5岁确诊自闭症

没有交流,刻板动作

田田是一位自闭症患儿,在浙大精中(杭州市七医院)儿童心理科确诊自闭症。去年下半年,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第一次见到5岁的田田。诊室里,田田妈妈焦急地诉说着儿子的病史,但田田低着头,没有一点表情,安静地玩着手里一个类似陀螺可以转动的小玩具。

周国岭主任喊田田的名字,没有得到回应。妈妈喊他的名字,他稍微抬下头,瞟了妈妈一眼,马上又低下头,继续玩玩具。

经过包括社交、语言、动作行为、认知等多方面的评估,结合自闭症评估量表,排除器质性疾病,田田的病情符合孤独谱系障碍(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在田田妈妈的描述中,周主任详细了解了田田情况。

2岁多时还不会说话

觉得那是“贵人语迟”没当回事

田田1岁多时,同龄孩子都会走路、咿呀学语了,但他一点都没动静。那时,长辈们都说“贵人语迟”,没关系,稍微大一点会好的。

又过了一年,田田2岁多了,好不容易会走路了,但还是不怎么会说话,连爸爸妈妈都很少叫,偶尔说话也是仿说为主,不会主动表达。

很快,田田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他成了班级里的“高冷小王子”——老师讲话,他不搭理;上学放学路上碰到同班小朋友打招呼,他不理人,昂着头走过;小朋友一起参与的集体游戏,他不参加,喜欢独处,在一个角落里自己玩。只有在他想喝水或是吃东西时,他才会拉着老师的手去找杯子,但依旧不说话,只用动作表示。

2-5岁是黄金干预期

父母的陪伴和坚持非常重要

就这样,田田度过了小班,升到中班。有一天放学时,田田的老师拉住田田妈妈,轻声说, “孩子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对劲,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找找原因。”

在老师的建议下,田田妈妈终于下定决心,带田田看医生。而这之前,她一直心存侥幸,觉得只是孩子不懂事。

“现在想起来,没有第一时间就诊,拖了一两年。”田田妈妈说。

周国岭主任表示,在门诊,确实经常会碰到像田田妈妈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病情有迟疑,或是一开始不能接受。“事实上,自闭症患儿,2-5岁是黄金干预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很重要。及早地发现与科学地康复训练才能给整个家庭带来希望的未来。”

周主任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谱系障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对自闭症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才能尽可能改善患儿状况,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从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来看,那些轻中度的自闭症患者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很多患儿可以与人简单交流、生活自理,甚至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周主任说,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治疗,家长的坚持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确诊的前两年,我们通常建议孩子接受每周至少40小时以上的康复训练时间,这意味着家长平均每天需要花六个小时陪伴孩子做康复,长期持之以恒的坚持,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

好在田田妈妈对于田田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视,她暂时放下工作,全身心陪伴田田。周主任为田田制订了系统康复治疗方案,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通过经颅磁刺激治疗等新的物理治疗方法,帮助田田进一步促进大脑发育。半年下来,田田进步了不少。

自闭症两大核心症状:

社会互动异常

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异常

近两年,浙大精中(杭州市七医院)儿童心理科接诊患儿中,自闭症的接诊人次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去年门诊接诊患儿总数近4万人次,孤独谱系障碍(自闭症)患者占到10%左右。”

随着自闭症知晓率和认识率的不断提高,有的家长带孩子来就诊的时间确实前移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延误就诊,错过了黄金干预期。

如何早期发现自闭症端倪?周主任表示,“细心的父母,在孩子一周岁时或许就能发现问题。”

自闭症有两个核心症状,即,社会互动异常,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异常。

周主任提醒:当孩子出现语言障碍和社交障碍、兴趣范围狭窄、有刻板的行为,或者存在智力障碍时,家长要留个心眼,尽快带孩子到专科医生处就诊评估。

浙大精中(杭州市七医院)4月2日有自闭症义诊咨询活动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浙大精中(杭州市七医院)将举行义诊咨询活动。

活动主题:来自星星的孩子,关注自闭症儿童

活动时间:4月2日9:00-11:30

活动地点: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号楼前

义诊医生:周国岭、丁凯景、巫江丽、简凤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