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赛终评评审团

评审现场

关注“爱写作的狮子” 微信公众号 了解比赛结果
3月25日下午,第五届杭州市中小学生“我的春节”主题征文大赛在都市快报社举行现场终评。
本次大赛共收到86436篇投稿,前期经评审委员会多轮严格筛选,最终,1205篇征文入围最后一关的现场评审。
记者 张娜 张宇璐 胡信昌 黄莺
林佳琦 郭婧 摄影 陈中秋
12位重量级专家组成评审团
这次大赛的现场终评环节,由杭州市教育局邀请到12位重量级专家,有的是中小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也有教研室的专家。不少老师有丰富的作文比赛评审经验,还有老师参与过中考命题。
25日下午,终评开始。
现场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老师们现场抽签,然后入围作品按编号存入每位老师的电脑中。
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大赛的评选打分全部采用“盲选”形式。老师们面对的每篇作文,都隐去了学校名称和学生姓名,仅保留学生在读年级,以供参考。而且,每一篇作文都有多位老师分别打分。
评审现场,老师们经常互相分享好文。有老师连看了几篇写食物的作文,说:“这些孩子太会写了,读完我脑海中就有画面。而且不仅写吃,还写出了生活的变化,不错。”
有时,遇到有争议的文章,老师们也会热烈讨论,大家对待每一篇作文都很认真。高中组的陈小颖老师,遇到印象深刻的作文,都会记在评分表旁。等到评审结束,表格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整页纸。
“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很特别,一看就是用心了的,我打了90分。”一位老师忍不住和其他人分享一篇高分作文。
同组的老师也一起看这篇文章,从文章立意、语言运用等方面,给出自己的意见。
等到所有评审结束,有的组几位老师面对部分高分作文,再重新看一遍。“这个作文比赛进到最后一关,是很难的,我们要对所有孩子们负责。”一位老师说。
本次主题征文大赛的最后获奖结果,将由杭州市教育局统一公布,公布之前,将进行公示,爱写作的狮子也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今年,部分获奖作品,将由杭州出版社结集出版。
评委眼中的好文是什么样的?
印象最深的是哪篇文章?如何把“我的春节”写出彩?来听听评委老师们怎么说——
傅旭英:
“新”与“真”最打动人
我对这次征文的“新”与“真”印象深刻。
脱颖而出的是“新” 。立意高远、选材新颖、结构独特或者语言有特色等某一方面出色,都能成为征文的亮点。比如有的小学生选取洋油桶、小木箱、老旧自行车等老物件,作为线索展开描写家乡的变迁、人们生活的变化,切口小,新颖。有的转换视角,把自己当作田间一棵树的视角,写出了农田的变化,表达共同富裕的主题。
打动人心的是“真”。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最能感染人。有小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阿太的感叹,自然流露从人们吃、住、行的改善,生动的语言描写充满生活情趣。同时,征文中也不乏充满文化气息的佳作,如小小胡同成为了幸福的缩影等。
朱霖霖:
灵动的文笔,独特的想法,紧跟时代的视角
本次征文中的作品,我看到很多小选手灵动的文笔,独特的想法,紧跟时代的视角。
有些同学从无人机的视角“鸟瞰”家乡的变化;有些同学从“直播”中发现带动家乡经济的“密码”;有些在青山绿水中展现家乡风貌;有些将古老的传统文化跃然纸上;更多的孩子笔尖流淌着家庭中的浓浓温情,在与疫情共度的新年里感受着别样的年味。文章中展现的是新时代我们中国千千万万个城市、乡村和家庭的缩影,是中国发展的一个个定格画面。
这里,也给小作者们一个建议:在写此类主题征文时,要避免堆砌华美辞藻,问答型的总结性语言和看似精彩但和主题毫无关系的内容。
尹红岩:
文章选材内容丰富
今年的“我的春节”征文,文章选材内容丰富,写各地春节习俗、家乡美食的甚多。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展现了传统习俗的生命力。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寄予的美好愿望。
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较大,在选材上写这类文章的较多,许多文章真实记录了抗疫中的感人事迹,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不少小作者的爸爸妈妈就是白衣天使,需要投入抗疫一线,在春节这一特殊时刻发生的故事真实感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透过征文,我们还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已经让下一代有了深刻的感受。
包建霞:
紧扣题眼 语言真挚
以今年的主题来说,有两个重要的题眼。一个是春节,一个是发展与变化。大部分同学都能扣到其中一个点来写,但能做到二者兼而有之的,则更容易得高分。
综合同学们的文章来看,扣的点小、语言真挚,也会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有一篇同学的作文就很有意思,标题为《年“黏”有福》,讲的是因为疫情,一家人春节期间只能挤在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守护安全,在疫情之下依旧其乐融融。小作者感叹“这就是团圆最初始的味道”,令人感受到小作者对春节团聚、家庭和睦最美好的愿望。
第五届杭州市中小学生“我的春节”主题征文大赛终评评委名单
尹红岩
杭州市笕弘实验学校副校长 高级教师
包建霞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校区教育教学中心主任 高级教师
段 红 杭州市蒋筑英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高级教师
傅旭英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教师 高级教师
朱霖霖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 高级教师
韩梅波 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教研组长 高级教师
王 伟 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部主任 中学高级
李少妮 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高级教师
蒋呈隆 杭州浦沿中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李光华 杭州市春蕾中学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俞佩枫 杭州第九中学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教师
陈小颖 杭州高级中学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排名不分先后)
(下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