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作的狮子会员作品——杭州市人民小学特辑

记者 张娜

2022-03-20

《茅家埠:夜鹭的天堂》 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三(4)班 顾一洲

投稿通道: “爱写作的狮子” 微信公众号

做生活的强者

杭州市人民小学五(4)班 陈一宁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今天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只拥有了不到19个月的光明与声音,却接受了命运对她的挑战,克服了生理障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

书中写了海伦·凯勒对光明的向往,也写了她对人生的感慨。她在书中这样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温厚与善良,特别是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夫人……第二天,我要看黎明,看曙光,快速浏览全世界……第三天,我要看生活的世界,那是多么美好!”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海伦·凯勒对人生的热爱。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的坚强让我有所感动,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人生要奋斗、坚强和乐观。曾记得在一次数学模拟测试的时候,慢动作的我竟然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试卷,可想而知,最后我的成绩是多么可怜,甚至有些调皮的同学还嘲笑我是一只“慢乌龟”。那一刹那,我伤心、愤怒、自责……所有的坏情绪涌上心头。我该怎么办?是放弃?认输?还是坚持。正在这时,我想起了海伦·凯勒,她虽只有不到19个月的光明与声音,却能谱写成如此璀璨的一生。我不能向命运屈服,我要像海伦一样敢于向困难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最终,我在期末测试中克服了自身的弱点,获得了较优异的成绩。

同学们,赶紧去阅读这本书吧!它能让我们获取生活的勇气;它能让我们积极面对困难;它能让我们成为生活的强者!

指导老师沈小燕:

小作者结合书中精彩的语段,从书中的人物形象、蕴含的道理及自身的阅读感受、亲身经历等方面入手,向我们推荐这本书,推荐理由非常充分,很具有感染力及吸引力。

我心爱的风铃

杭州市人民小学五(3)班 方子默

每个人都有他们的心爱之物,我也不例外,因为在那窗前,在那屋檐下,我的心爱之物正在风中随意飘舞,这就是我的心爱之物——风铃。

它实在是朴素,既不精致小巧,声音也不清脆响亮。这个风铃,是我小时候用陶泥做的第一个物品,它陪伴着我长大,陪伴着我走过懵懂的童年,它不仅是个风铃,还是一个“会说话”的风铃。

每当起风的时候,它就会叮叮当当地唱起歌来,把我的成长史用歌的形式唱出来,听,它的歌声如细细泉水一般;听,它的歌声如奔流大河;听,它的声音如小鸟放声歌唱;听,它的歌声如花朵盛开;听,它在诉说秋虫们的演唱会是多么的美妙啊……

可我的爸爸妈妈有次在家大扫除时,说把这个风铃扔掉了。“如果你真的想要风铃,我们就给你买一个漂亮的。”我一把抢过风铃捧在手心坚决不扔,因为它是唯一我喜爱且陪伴我懵懂童年的物品,我决不扔掉,于是我把它藏了起来。

虽然我再也听不到它的声音了,但是它的声音一直藏在我的心中。每当我做什么事想放弃的时候,耳边就会回想起风铃的音乐声,它告诉我,不要放弃,你一定能成功的!这句话让我又重新充满活力。

我的心爱之物,虽然它只是一个泥巴做的风铃,但是它却承载着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指导老师翁香凤:

一个小小的泥塑风铃也许不那么精致,留给小作者的却是多么美好的回忆!那声音如泉水叮咚,如大河奔腾⋯⋯这一份份美好值得珍藏!

有外号的烦恼

杭州市人民小学四(2)班 苏博雅

你有外号吗?你的外号是什么?有外号的感觉如何?我的外号说起来那可真叫一个响亮:苏东坡。可真是个好名字!就这么一个大文豪的名字,却无时无刻不给我带来烦恼。

闲聊时,同学们正在讲古代诗人。忽然,有一位同学神秘兮兮地说:“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班里有一位古代诗人。”“谁呀,谁呀?”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一脸好奇。“就是苏东坡呀!”那位同学冲我挤眉弄眼,笑嘻嘻地说。“原来是这样啊!哈哈……”同学们都捧腹大笑道。霎时间,一个个竟然都开始冲我行礼!这,我受不起啊!

下课了,我拿出饭盒正准备吃饭,听见盛饭的同学大喊:“今天吃苏东坡(东坡肉)!”。同学们听了,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我伸向饭盒的手都定住了,唉,这也太过分了吧,平常叫那还算名声响,却在这时候成了盘中餐!我真不想不分场合地成为大名人啊!

有外号的烦恼远不止在课外,课内的名声那更是如雷贯耳啊!

诵读课,烦恼又从天而降。全班正在朗读《题西林壁》,我隐隐约约听见有人怪声怪气地说:“题西林壁,宋,苏东坡……”我听后,恼得不知所措,心想:要让我知道是谁,我一定要把他揍一顿。直到读完了诗,我才松了一小口气。

社团课,一大群同学围着我团团转,活像一帮向我这个大文豪求教的学生。这个冲我说:“苏东坡,帮我拿一下相机。”那个对我喊:“苏东坡,帮我做个模特。”“苏东坡,苏东坡……”“够了,一个大文豪会帮你们干这个?”我走出人群,穿过北楼小花园,小鸟叽叽喳喳地吵,仿佛也在闹着:“苏东坡,苏东坡……”我心中愤愤不平,扭身来到图书角,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心想:哼,我下一次再听见这些外号,就让你们每人写一篇《东坡诗文》读后感,让你们尝尝崇拜名人的滋味!

上美术课时,我就更生气了。因为那节课要画古代诗人。一位同学的大作更是让我哭笑不得——画的就是苏东坡。他介绍画时还故意咳嗽两声,神秘兮兮地说说:“我画他,是因为名人就在我们班里。”“哈哈哈……”同学们直跺脚。我也直跺脚,双手叉腰,眉头紧蹙,轻轻地闷哼两声:我,是穿越而来的吗?

唉!就这样,但凡有同学的地方,就有“苏东坡”,走哪儿跟哪儿,就像甩不掉的影子。只因为我姓苏吗?还我大名!

指导老师李碧翔:

充满童趣,贴近生活。小作者用绘声绘色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外号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同学的戏弄描写得十分生动,自己的心理展露得细腻真实,是一篇读来起饶有趣味的佳作。

小篮球,大梦想

杭州市人民小学二(4)班 陈浔

6岁的时候,我在社区篮球场能抛进去100个篮球,因为这个出乎意外的结果,妈妈就觉得我有打篮球的天赋,然后问我:“你喜欢篮球吗?”我眨着大眼睛点了点头。但其实我那时还不知道篮球真正的魅力。

7岁,我进了篮球俱乐部学习,俱乐部的墙上贴着很多篮球运动员的海报,我这时才知道他们的名字,回家让妈妈搜索了很多篮球比赛的集锦,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乔丹和科比。于是,我也有了我的梦想,我要进NBA打球,为国争光。

当然,梦想少不了勤学苦练。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到球场,就迫不及待地举起篮球,朝篮筐猛地一抛。可教练说我那是用双手抛篮球,不是投篮,要改。我纳闷极了:“这不是一样的吗?”教练给我做了一个示范,解释道:“要想进球,必须先半蹲,然后跳起来,手心朝着篮筐拿球,手的力量不够就得跳起来助力。”我恍然大悟。我拿起篮球,将它高高举起,瞄准目标,微微蹲下,接着蹬腿一跳,在跳起来的一刹那用力将篮球投向篮筐。只见篮球像离弦的箭一样,快速地飞向篮筐,并在空中飞速旋转,“啪”一声打在篮板上,弹到了地上。“怎么没进呢?”我自言自语道。可是,这篮球好似跟我杠上了,就是不肯进篮。一连投了好几次,一次都没进,甚至还砸在我头上表示抗议。我像只泄了气的气球瘫坐在地上,涨红着脸,喘着气,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突然,想到了科比的黑曼巴精神:不屈不挠、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不服输、不低头、迎难而上、更好更快更强。我的梦想是进NBA,怎么会怕这点小麻烦?于是我起身继续练习,又投了好几次,篮球终于乖乖地进球筐了。我照着进了球的那次投篮动作连续投了几次,全部命中。“耶!”我大喊着,做出了胜利的手势。教练和妈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现在,我的球技越来越好了,妈妈每周都带我去球场练习篮球。我也时不时地打开电脑观看NBA篮球赛。和小伙伴们玩,第一个玩的肯定是篮球。

梦想之路必定坎坷,但我不会放弃。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实现我的梦想,成为NBA球星,在球场上奔跑、跳跃,为祖国争光!

指导老师游佳瑛:

小作者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为祖国争光的球员,他从懵懂到喜欢,从喜欢到受挫,从受挫到坚持,从坚持到喜悦,向读者娓娓道来,一个小梦想的嫩芽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尝试、坚持中茁壮成长。期待未来你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哦!

暗夜的心跳

杭州市人民小学四(2)班 杜政勋

“儿子,爸爸妈妈要出去办事,估计要几个小时,照顾好自己。”爸爸轻声地对我说。随着关门声,我开始了第一次黑夜独自在家的经历。

爸爸妈妈走后,我就觉得草木皆兵。那足球,被风吹得微微滚动,多像一颗炸弹!那“炸弹”左摇右晃,似乎一晃就是倒计时少了一秒,而只要到了时间,它就会轰然爆炸。窗边那晃荡来晃荡去的,像幽灵趁着黑夜来抓我!握着球棍蹑手蹑脚走近一看:原来是挂着的衣服!

从没觉得家里那么吓人!我赶紧以百米赛跑的速度把家里的灯都打开,唯独忘了阳台的灯,结果我后面被吓得心惊肉跳。

把灯打开后我安心多了,开始进入玩玩具、看看书、吃吃东西的悠闲状态。虽然我看着悠闲,但是神经一直紧绷着,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不时还警惕地看看四周。半小时后我略微放松了些警惕,因为什么都没发生。

“唰啦”,阳台忽然传出了声响。“呼——呜——”,似乎还伴随着“嘶嘶”的声音,让人心怦怦直跳。尤其是门那边,“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有手在推开它,关上它,再推开,再关上……我一下子定住了,就像被孙大圣使了定身术的妖怪,可我的身体却又不自主害怕得发抖。我又打了个冷战,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来。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嘶嘶”的声音还没有停下的意思,这下我更加恐惧了。“哐啷”我在后退的时候顾不上看,一下踢翻了一个凳子,这下我全身的鸡皮疙瘩更是抖了一地。

惊恐交加之间,手碰到了一样冷冰冰、硬邦邦的东西,一回头:知识百科!对对对,要转变观念,要相信科学,要相信科学,世上是没有鬼的!

最终,勇气战胜了恐惧,我拿起砖头厚的百科全书,仿佛手上拿着照妖镜,冲进阳台。“啪!”灯亮了起来,原来刚刚恐怖的声音只是风在搞怪。我舒了一口气走回客厅,放心大胆地看起了书。

指导老师李碧翔:

文章颇有“一波三折”的效果。小作者像个高明的导演,非常擅长进行场景描绘,镜头感十足,拟声词的出色运用,丰富大胆的联想,加之小作者波澜起伏的心理描写,让人发笑的动作描写,让这篇文章的可读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