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驻乌使馆消息称,基辅当地时间17时第一批留学生从基辅大学红楼出发,前往摩尔多瓦。中国驻乌克兰使(领)馆协调当地警方提供安全护卫。次日还有大批留学生撤离。
杭州留学生小夏作为中国首批从敖德萨撤离的400名中国留学生之一,先到摩尔多瓦,又坐上大巴车抵达罗马尼亚。她向记者讲述了一路经历。在乌克兰做俄语翻译的小宋昨天早上坐上去往利沃夫的火车,他说到了之后再想办法去波兰。记者 毛迪 董吕平 王海峰
第一批留学生从基辅大学红楼出发
据我驻摩尔多瓦使馆消息,摩尔多瓦与乌克兰连接的通关口岸主要是摩北部的Ocnita口岸和南部的Palanca口岸,摩方对持有效中国护照自乌出境人员实现临时免签。中国驻摩使馆正在上述两个关口设置中国公民接待站,提供必要协助。摩政府在口岸同时设置帐篷、简易厕所,提供饮用水和食品。
目前入境点排队车辆拥堵,中国驻摩使馆提醒有关中国公民遵守摩、乌口岸通关要求,保持良好秩序,入境后自驾车人员可直接前往基希讷乌市安置点(地址请留意使馆后续通知),其他人员也可在入境点搭乘使馆准备的大巴。因摩政府接待能力有限,连日来已安置大量乌难民,目前基希讷乌市的几个安置点已十分拥挤,中国驻摩使馆正协调有关备用体育场馆。请中国公民充分评估并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做好选择,同时做好防疫工作。中国驻摩使馆将全力提供协助。
在乌留学的杭州姑娘小夏
已经抵达罗马尼亚
昨天凌晨00:25,快报记者联系上在乌留学的杭州姑娘小夏。
她说,她已在摩尔多瓦边境,手机信号不稳定,“希望下次能告诉你好消息”。
北京时间昨天上午11点半左右,小夏从摩尔多瓦边境坐上了去罗马尼亚的大巴,当地是早上5点左右,温度是1℃,小夏说,外面漆黑一片。“我们坐的两趟车,都是商会的人免费安排的,到摩尔多瓦后,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下了车,之后到了地方,还有人来和我们对接,祝福我们一路顺利。”
再过一小时,小夏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就会抵达罗马尼亚,正一步步踏上回国之路。和她一同去往罗马尼亚的,还有首批从敖德萨离开的约400名中国留学生,他们从当地各所学校出发到领事馆集中。
“昨天上午10点多,学生群发消息说让我们自愿撤离,当时觉得自愿撤离不太安全,大家都没想走,到下午4点左右,通知又说统一出发。”小夏赶紧收拾行李,20分钟后,打出租车前往敖德萨领事馆,路上车不多,有些路段被封锁,司机稍微绕了一点路,但非常友好,车费是人民币20元左右。
之后,其他中国留学生陆续抵达领事馆。
“当时场面很温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中国留学生,大家很高兴,后来我们坐大巴车出发,每辆车都有我们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感觉很放心。”
大巴目的地是摩尔多瓦边境,两小时后,他们就抵达了。“气温还好,但晚上很冷,风大,边境人很多,还有其他国家的人,但大家都在按要求排队。”
小夏说,从敖德萨到摩尔多瓦,虽说是两个国家的边境检查点,走路也就一两百米,但人实在太多,排队花了五六个小时。
因为冷,排队时小夏把所有厚衣服都裹在身上:“摩尔多瓦的边检人员太好了,他们给我们准备好了热水、热的食物,还特意给我们发了衣服和小毯子等保暖物资,排队时,他们挨个送到我们手上。”
到达摩尔多瓦边境时,检查程序很简单,只要把护照等证件交上去,盖好章就可以。
小夏说,从接到通知到过关将近12个小时,一路上心里越来越暖和,尤其在边境排队时,身子很冷,但心是暖的。
浙江同乡会会长季叶贵:
待在原地等大使馆消息,或是最佳选择
昨天凌晨1点左右,记者联系上乌克兰基辅浙江同乡会会长季叶贵,他说,现在大使馆已在用大巴车撤侨。
“第一批接到通知的是学生,接下来我们可能也会接到(通知)。”季会长说,前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些中国华侨和留学生,开车到乌克兰边境,他很担心,“开车到边境,一是安全问题,还有是走边境,接下来如何选择也是问题。”
季会长说,他在浙江同乡会群里也提醒说,越是这时越不要慌,大家等待大使馆最新消息。“从我的角度来说,待在原地等大使馆消息是最佳选择。”
前天早上8点,基辅开始取消宵禁。
“昨天我和另两位中国朋友去附近超市,路上和超市的人都不慌乱,我买了些吃的,做两手准备,一是继续待在这里,二是一旦接到大使馆的撤离消息,也可能要走。”
基辅留学生小陈:
还留在宿舍 有防空警报时躲到地下室
另外,季会长还接到一则来自浙江老乡的求助信息。
“一位宁波老乡加了我微信,说联系不上儿子,她儿子在基辅国立航空大学读书,后来我想办法联系上了她儿子。”
宁波的这位学生姓陈,小陈说,他和学校40多位中国留学生待在宿舍,一旦有防空警报,大家就躲到宿舍楼地下室。“他那边信号不好,国内打来的电话可能没接到,我把他的信息反馈给了老乡。”
昨天凌晨1点半,记者联系上小陈,他正在宿舍休息。尽管学校通电通水,但当地局势不是很稳定后,希望他们晚上7点前关灯。
小陈说,昨天(当地时间2月28日)基辅情况还好,宵禁取消了,白天他和同学去超市买了点吃的,超市物资充足,他们备了蔬菜、肉、方便面、面包和水。
“超市人多,当地人为主,都还挺好的,排着队伍。”
半年前,小陈从国内一所航空大学毕业,学校有公派项目,他和一些同学来到基辅读研。“学校很好,给我们安排在同一楼层,大概40位同学。”
这两天,小陈和中国同学一起吃住。“我们大都来自一所学校,都喜欢吃辣,乌克兰局势不稳的前几天,我们在一起烧饭吃,后来分开吃了,我会烧菜,前两天还烧了鸡胸肉、蟹肉棒加面条,配火锅底料,但这两天比较乱,烧菜不讲究了。”
这两天,基辅上空常会拉响防空警报。
“平时我们在宿舍,防空警报响了,就去宿舍地下一层,宿舍里都是中国学生,我们会打牌打发时间,但到地下一层,大家来自不同国家,会尽可能保持安静,刚开始几天,地下一层还没通电。”
小陈说,大家虽没有说,但心里还是有点怕。
前天(当地时间2月28日),小陈听说基辅大学和乌克兰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部分中国留学生可以回国了,自己和同学们也接到大使馆通知,让他们等通知,随时准备回国。“我们学校的中国学生,统一听从安排。”
在乌克兰做了6年翻译的小宋
挤上了去利沃夫的火车,准备转去波兰
来自郑州的小宋在乌克兰做了6年翻译,2月24日战争爆发时小宋正在乌克兰基辅的家中。
2月28日中午,小宋告诉记者,他所在小区现在空无一人,宵禁时间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他附近的公交和银行已关闭,还有一家超市开着,但东西比较少。
前两天他把超市最后的方便面和水买了下来,还买了袋黑瓜子,说这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零食。另外还买了不少生牛肉,做成熟肉,方便去防空洞时携带。
小宋想告诉在乌的华人,要备好轻巧的食物如巧克力、水、方便面,还有酒精和医药用品。
小宋遇到的乌克兰人都很友好,老师和同学会发安全提醒给他,邻居要去防空洞时都会叫上他。在防空洞,当地人会把食物分享给他们。
昨天凌晨1点(当地时间28日19点),小宋和不少中国人来到基辅火车站,准备坐车去邻国。“火车站人爆满,现在坐火车不用买票,只要能挤上,去西南任何边境国家,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 摩尔多瓦都可以,挤上哪个去哪个。”
但小宋最后没挤上车:“人特多,只有不到一半挤上车,我准备明天再试试……”
昨天早上7点,刚过宵禁,小宋又出发了,当时基辅下雪,大街上没什么人和车。
火车站人也不多,小宋终于上了火车,去往利沃夫。他说:“到了后,看怎么去波兰吧。”
他这次带的行李不多,一个行李箱和一袋零食。“原本我这个地方坐6人,现在挤了13人,除了我和一个朋友,其他都是乌克兰人。”小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