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五(5)班师生合影
记者 黄莺
别哭,不疼的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五(5)班 蒋乐晗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但又令我害怕的一天——要去打新冠疫苗。
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怕疼的人,每次去打针、抽血,都会抓着妈妈的手,撕心裂肺地边哭边喊疼,如果有机会我一定逃。但我明白这一次不能逃,和平时的打针不一样,这一次是打新冠疫苗。疫情反反复复,危险无处不在。打了这个疫苗后,就相对安全了。
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开始排队,那队伍似长龙一般。我的心开始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的脚开始情不自禁地颤抖着。
“别怕,别怕,心理作用罢了!”我这样安慰我自己。所以我深呼吸,调整了心态,逐渐让自己心平气和。
随着人流移动,我们到了接种处,忽然我看到了护士手中拿的针筒,那细细的针顿时让我脸色苍白,都迈不开步子了。“这针好尖锐,它不会不小心戳偏了吧?不会疼死我吧?
妈妈紧紧握住我的手,生怕我逃:“加油,勇敢地做一个女汉子!”
我咬紧牙关,小心翼翼地把手臂放到桌子上,告诉自己:勇敢!可当针靠近我时,我下意识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缩了回去。我感觉到眼眶里有闪闪的东西在打转。但弟弟在我身边,作为姐姐我应该以身作则,给弟弟做榜样,所以我忍住了眼泪,对自己说:“别哭,不疼的!”
针飞速地戳进了我的皮肤,如同被蚂蚁咬了一口似的,让我颤了一下。护士阿姨轻轻地按动着针眼附近的肌肉,我感觉痒痒的:原来真的一点都不痛,我真的做了一回女汉子!弟弟在边上笑着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打完针之后,我感觉如释重负:有些事情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写作挫败记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五(5)班 马肖潇
前不久去湖州玩,我一高兴,写了一篇游览太湖古镇的作文。
写完后我读了一下,更加满意了,觉得自己写得挺不错的。我沾沾自喜地拿给妈妈看:“母亲大人,请雅正。”
妈妈看完,淡淡地说:“不怎么样,还没有妹妹的作文写得好。”我的心顿时如同跌落谷底一般,可我强忍着眼泪想听妈妈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妈妈并没有发现我的脸色不对,拿出笔给我指出了许多问题,还给我修改了很多地方。我心里又生气又难过。我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为什么还没有三年级妹妹的作文写得好呢?
我忍不住了,这挫折对我这个带有“小作家”光环的人来说太意外了。我跑到了自己的房间,一关门躲在床上大哭起来。这些年来,我好歹作文也拿了很多奖。现在倒好,连三年级的都比不过了。我就好像从天上掉进了地狱,你说谁受得了,妈妈怎么能这样,她实在太坏了。
我不服,擦干眼泪要再看看究竟。我拿起作文一看,看着妈妈做的记号,好像的确没有那么好,光是错别字就错了好几个,有些句子读起来也没有那么通顺。
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作文一点都不有趣了,甚至讨厌它。可是等我静下心来,再次去读妹妹的日记,字字都是真情实感,写得的确不错。
我茅塞顿开,写作其实更多需要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写作套路”太多了,总是喜欢追求好词好句,结果文章读起来“华而不实”。另外我也需要多去看看书,学习那些作家是怎么把一个地方写得令人向往的,怎么把人物写生动,怎么把事件写翔实……这次我是没发挥好,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我拿起笔将我的太湖古镇改呀改修呀修,再给妈妈一看,她表扬了我,告诉我作文有了“灵魂”。我又找回了自信,我觉得我又重新做回了那个小作家。
这次令我哭泣、感觉挫败的写作记,让我明白: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不努力付出,怎么会有收获?
二十年后的家乡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五(5)班 沈梦洁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时光飞逝,一回头,二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我每日每夜都思念着我梦寐不忘的家乡山河,怀念着我美好的童年。
到了家乡,令人大吃一惊!周围的绿化非常完善、漂亮,到处绿树成荫,走在大街上,花儿不由自主地向我“招”手。看!那大树,古木参天,没有一丝颓废残缺的。一眼望去,我的眼睛着了魔似的被吸引了,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
走在大街上,一辆辆飞驰的汽车不再是烧汽油污染环境的了,而是环保便捷的太阳能车。开在路上,只要有阳光,汽车无论开多久,都不用担心能量不够而突然停住。要是在阴天或雨天,汽车就会自动转化为电量维持,并且,这电量是永远用不完的,可真是神奇啊!
你以为二十年后的家乡只有这些吗?不,那你可就错了。汽车在高速上行驶时,还能讲“悄悄话”呢!如果前面一辆车突然停住,后面几辆就会接收消息自动带你安全撤离。从此,世界上的车祸,就不复存在了。
回到母校,一踏入校园,我就感受到这新颖的变化气息了。整个校园为五层,第一层是高大的体育馆,里面足足可以容纳上千人集会;二到五层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楼。那么高你也不用担心爬楼梯,有光速电梯呢,安全迅速。最有趣的是每层下来都有安全滑滑梯,用韧性极强的材料做成,耐磨不易撞伤。
听,孩子们正在书声琅琅地读着课文。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上学的美好时光。这时,我的鼻子一阵发酸。“丁零零”下课了,只见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往顶楼跑。原来上面全是游乐设备,就是一个造在学校的游乐场。
二十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是我的骄傲。
日落即景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五(5)班 杨俊熙
天空是变幻莫测的,无论何时都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美。清晨,是那绚丽的朝阳徐徐上升;傍晚,是那美丽的落日缓缓下降。
你见过金沙湖边的日落吗?“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不知什么时候,我爱上了日落。
这一天,我和同学来到金沙湖畔,正好赶上了那美丽的日落。
夕阳还在西面的低空中,正在努力地释放着自己那独特的光辉,把周围的一大片天空都染成了橘黄色。波光粼粼的湖面也变成橘黄色的了,全世界都变成橘黄色的了。
过了一会儿,太阳开始收敛了强烈的光芒,悄悄地向西边移动下来。她像一位慈祥的老者,披着橘红色的外衣,温和地对我们笑。周围的天空在她的映衬下也染上了淡红色,整个天空变得绚丽而迷人。
没过一会儿,太阳又化身一位俏丽的女子,身着红色的纱裙。虽然害羞地隐去了半边脸,但依然释放着最澎湃的激情。她让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了那迷人的光辉,散发着震撼心灵的美。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在霞光的包围下,渐渐闭上了双眼。但那陪伴她已久的霞光却久久不肯和她一起落下。月亮姐姐不知何时,早已悄悄挂在了半空中,她会陪伴我们度过漫长而寂静的黑夜。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曾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日落就如昙花一现般短暂,但太阳一直在努力绽放出属于她独特的美。或许日落不是最美的,但它却是最独特的。
奇特的外婆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五(5)班 石少祺
我有一个奇特的外婆。
她十分幼稚。我那么大了,她还总是把我当作三岁的小宝宝一样搂在怀里,对我的称呼还是“宝贝”,不仅如此还经常教育我“饭要好好吃,要一口一口慢慢嚼!”“学习要认认真真好好学”之类的话,活脱脱把我当作幼儿园的小宝宝看待。
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玩时,正盘坐在沙发上看《朱元璋》。看着看着,我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一双温暖的手将我抱在怀里,听见了熟悉的声音“宝贝,你怎么这么乖”。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满面笑容的外婆。她把我紧紧抱在怀里,像摇篮一样,左一摇右一晃,逗得我哈哈大笑喘不过气来:外婆,我不是来了很久了吗?怎么还感觉是刚刚见面似的。我想下来,外婆居然还说:“宝贝,别下地,会着凉的!”外婆可真有趣!
我的外婆非常好学,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一直努力学习各种知识。虽然她60多岁了,但依旧在学习普通话,在认真地学认字!听妈妈说,外婆小时候没上过学,所以她大字不识一个,大概只能认识几个数字。但是她现在通过学习,已经学会了读书认字。她现在能和我一起读故事书了,还能发微信聊天。最棒的是,外婆认字后还学会了网购,从此我们家的快递总是络绎不绝,储藏室塞得满满当当,丰衣足食。外婆可太棒了!
暑假里,太婆生了病,大家轮流照顾太婆。轮到我们家时,外婆来帮我们一起照顾太婆。空闲的时候,外婆就陪我一起看书写作业。有一次,我写作业时,外婆坐在我旁边津津有味地看书,她时而大笑,时而皱眉。我作业都做好了,外婆还拿着那本书饶有兴致地看着,叫都叫不应。外婆可真好学啊!我想:要是外婆当年读过书,或许她现在就是位大文人了!
我的外婆还十分爱吹牛,她不是吹自己的本领,而是吹我的学习。每次外婆带我出去见她的朋友,她都觉得脸上有光,每次都向人夸赞我的学习成绩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聪明,在她眼中我仿佛是个稀世珍宝,常常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的外婆很奇特,可我真的很爱她。
指导老师:翁桂芬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语文老师,江干区教坛新秀、杭州市教坛新秀。工作二十多年来,热爱学生,致力于语文教学工作,工作认真,勤恳负责,所带班级学生对写作热爱,多人发表习作。
习作点评:
《别哭,不疼的》:小作者通过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把打针前、打针时、打针后的内容写精彩了,让我们对这个女汉子有了更新的认识。
《写作挫败记》:小作者是个开朗幽默的小男孩,文中讲述了他的作文受到妈妈的批评的事,他从自傲到受挫,再到冷静反思,最后懂得写作的真谛,看得出他是懂得反思的好孩子。这篇文章就写出了小作者的真实情感,值得鼓励。
《二十年后的家乡》:小作者充满了想象,文字里充满了对美好的追求,对曾经的回忆,活泼生动,读起来觉得很有趣。
《日落即景》:小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细腻的描写,把金沙湖边的日落的过程写得很美丽、动人,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美好的文字总是来源于生活,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记录生活,真好!
《奇特的外婆》:小作者通过外婆抱他、外婆好学、外婆爱看书、外婆爱吹牛几个事例写出一个聪慧、可爱、有爱、好学的老太太的形象。文笔自然,字里行间也看出了小作者对外婆的膜拜和深深的爱意。